人在兒童時代會以極大的勁頭學習和吸收一切,而且,在這期間會耕耘心靈的大地,建立人生的基盤。
——池田大作(日)
兒子剛學步時,還不能獨立行走,就對家里的VCD特別感興趣。那段時間每天摸索著走到電視柜跟前,一次又一次地去按VCD的光驅按鈕,他盯著光盤驅動器推出縮進,縮進推出,看得眼睛放光。
三四歲時帶他去動物園,看過鳥獸,再去水族館看魚。水族館布置在一個長長的“黑洞”里,巨大的魚缸一只挨著一只,魚缸里的水在燈光的照耀下清澈明亮,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魚兒在水中游蕩,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兒子一個一個地看魚缸,看魚缸上的日光燈,看日光燈上的電線,他沒在看魚。他跟他爸說:“這幾個魚缸的電線是連在一起的,那個電閘管這幾個魚缸,那幾個魚缸又是另外一個電閘。”他的興趣點不在魚。
或許是出于理工男的敏感吧,看魚回來不久,他爸給兒子買回來一大盒剛剛上市的價值不菲的電子積木,里面有一些元器件,比如導線、二極管、電池、電阻、電容、開關、喇叭、集成塊等,這種電子積木可以拼裝出各種有趣的電路。在大人的指導下孩子自己動手將這些元器件安裝在電路導線上,電路導線由一些長短不一、帶子母扣的塑料小條制成,子母扣將這些塑料小條連接起來就接上了電。根據說明書上提供的電路圖,拼裝各種不同的電路,每拼成一種電路就能聽見、看見小電器發聲、發光、運動,比如燈泡閃爍、蜂鳴報警、門鈴“叮咚”、風扇轉動等,兒子不懂電路,但拼裝出的各種電路在他面前呈現不同的狀態,把他帶入了一個奇妙的電子世界,他十分感興趣,愛不釋手,坐在地板上可以幾個小時不動,憋不住了才往廁所跑。那套玩具其實超出了一個三四歲孩子的年齡,他力氣也不夠,子母扣他摁不下去,起初需要大人幫忙。這套電子玩具伴隨了他整個童年。兒子上中學后我幾次想處理掉,零件也不全了,他不同意,還要留在身邊,直到他高中畢業出國留學,還帶了幾個電路導線走。我笑他干嗎還帶這個,他說也許還有用呢。我想他應該是用不上的,但那里面有他的童年,有他的歡樂,有他的記憶。
兒子喜歡電器,他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地方不是動物園、游樂場,而是電器城。那時候還沒有電器專賣店,多數是在大商場的頂層設置一個“電器城”。兒子可以在上面待上一整天,不知疲倦,不想回家,對每一種電器都要摸一摸,打開看一看。他看見洗衣機,讓我抱他看里面的轉筒(那時還沒有滾筒洗衣機),恨不能把頭栽下去。那是兒子幼時最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