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就差一首詩

“為什么是嬴悝?”

這個問題,太學的學正也想知道。

昏暗的諸子閣密室中,還是學正和祭酒二人。一個寬袍大袖,冠冕端正,十分體面,一個邋遢落魄,不修邊幅,如同乞丐。

此時二人正在讀著一首詩:

天地有眼高懸,杯中有影如盤。照落萬里江山,盡在你我席間。

這首詩是前幾日呂公搜羅的,跟《明月詞》《月神賦》一起讓大家品鑒過??上М敃r幾人的注意力都在劉知易的作品上,后來受到太學諸子閣震動影響,都跑了回來。今天呂公托學正將這首四大才子的詩作,帶回來給祭酒,讓祭酒好好看看。

“此詩如何?”

學正問道。

祭酒點了點頭:“尚可?!?

能的祭酒這樣的詩道大家一句尚可,殊為不易。要知道他對自己的名詩《送徐太傅至十里亭》的評價,也不過是尚可。

學正笑道:“江南四大才子果然名不虛傳,尤其這謝玄,有大才啊。今科狀元,非他莫屬?!?

祭酒搖了搖頭:“可惜,修的是兵家。”

學正皺眉:“你的意思是,魏無暇是兵家宗師?”

兵家不是門派,一家宗師對弟子并沒有約束力,但影響力卻無可避免。

祭酒點頭。

學正不解:“祭酒的意思是,太后和太師姐弟有隙?”

因為魏無暇是兵家大宗師,魏太后是他姐姐,現在垂簾聽政就不用兵家?這邏輯解釋不通,學正不敢茍同。

祭酒笑道:“終究不是一人?!?

人心隔肚皮,哪怕是姐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條心。

“依你這么說,法家要大興了!那嬴悝能奪魁?”

學正冷笑。魏無暇是兵家大宗師,所以魏太后不用兵家,而儒家大宗師則是徐謙,此人可跟魏家姐妹斗了半輩子,按照這樣的邏輯,魏太后更不會用儒家。那就只剩下法家了。本屆科舉,最出色的法家弟子,除了嬴悝,找不到別人。

他不相信這樣的結果,亂世重法家,太平重儒家,這是千百年來的鐵律。他不相信一個婦人能扭轉大勢,敢扭轉大勢。

“何不賭一賭??!?

祭酒提議。

學正哼道:“賭就賭?!?

現在朝局穩定,朝堂鐵板一塊,是魏氏一家之言,魏氏姐弟沒有明顯的隔閡。沒有黨爭,政局反而清明了一些。這幾個月,查了不少貪腐官員,百姓歡欣不已。

學正不相信,魏太后會因為謝玄是兵家,就不點謝玄做狀元,那樣等于跟弟弟撕破臉。目前姐弟倆聯手控制朝堂的局面,就會被打破。

“賭什么?”

學正問道。

祭酒道:“賭一個人?!?

學正嘆道:“你也看上了劉知易?!?

祭酒看上劉知易,他一點都不好奇,看不上才奇怪。劉知易詩才絕倫,堪稱如今夏京第一,祭酒一心復興詩道,如果不想把劉知易收入麾下,才是奇怪的事情。

祭酒道:“你以為呢?”

學正道:“你詩道未成,收他有何用?”

祭酒回到太學后,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諸子閣中,其實就是在跟諸子閣中的諸子英靈神交,將詩家納入諸子百家,必須得到這些英靈的認可。

祭酒微笑不語。

學正皺眉道:“即便你詩道大成,他也未必肯轉修詩家!”

祭酒笑道:“兼修即可?!?

祭酒倒是不貪。

學正松了一口氣,也支持劉知易兼修詩家,詩才那么出眾,不修詩家太可惜了。

笑道:“祭酒放心。劉知易必然兼修詩家!”

祭酒有些意外:“你何以如此篤定?”

兼修是要耗費精神的,而且諸子百家是一股精神力量,越是純粹,力量越大。所以追求極致的高手,往往不會兼修。他們只會反復打磨自己的精神,信念十分堅定。對本家信念堅定,對其他家就越排斥。即便是有道無術的儒家,許多高手都不會胡亂兼修,最多兼修醫家,因為醫者仁心,與儒道不謀而合。

劉知易已經是醫家,兼修法家,如果他兼修詩道,除非放棄法家,否則很難大成。

學正道:“他天生虛谷?!?

祭酒一驚,隨即大喜:“真是天佑詩道?!?

學正又道:“是郭鎮輔告訴我的?!?

祭酒一愣,隨即大贊:“郭掌院是真法家?!?

學正哼道:“那老匹夫,也就是品性尚可?!?

祭酒沒接話,心情愉悅之下,氣息隨性外放,仿佛無數吟誦的詩篇環繞著他。

學正嘆道:“祭酒。詩寫的如何了?”

或許就差一首詩,將這些詩篇凝聚起來,形成一股,就能奠定祭酒的大道。

這首詩祭酒打算親自寫。

祭酒正看的入迷,擺擺手:“不急,不急。詩乃心聲,由心而發,還差些機緣?!?

說著祭酒再次入定。

學正沒有打擾,悄悄退出諸子閣,一個時辰后,再次返回,面帶不悅。

跟祭酒說了一個消息:“嬴悝奪魁了!”

……

劉知易也等到了同樣的消息。

他不死心,郡主不著急,兩人就等著一個已經注定的事實,直到正午放榜。

“恭喜劉公子!”

消息確定后,郡主笑道。

劉知易悶哼一聲,抄起竹桌上的筆墨,落筆一首詩寫成。

一首很符合郡主氣質,霸道女總裁文風的五言絕句。

明明贏了,還要恭喜我,諷刺我嗎?

劉知易沒好氣,卻不敢說出來,把詩交給郡主,拱手就要告辭。

郡主卻叫住他:“你真的不想知道,我為什么會知道是嬴悝奪魁?”

說不想知道是假的,郡主雖然位高權重,但應該還操控不了科舉,別說郡主了,嶺南王都不行。沒人操控的了,除非是太后,因為狀元是太后點的。

難不成因為都是女人,所以郡主能猜透太后的心思。還是說,郡主跟太后是好閨蜜,聽說太后年紀并不大,是一個中年喪偶的寡婦。

劉知易胡亂想著,自己都覺得這些理由不靠譜。

“請郡主解惑?!?

實在想不出來,又太好奇,干脆向郡主低頭,主動求教。

金川郡主道:“你知道徐謙嗎?”

劉知易沒來由汗毛豎起,他聽不得徐謙這個名字,尤其是從郡主這樣有分量的人口中說出。

“與徐謙有關?”

他疑惑問道,豎起耳朵聽著,徐謙被劫,差點連累的他家家破人亡。他對徐謙這個名字實在太敏感,簡直陰魂不散,明明已經被人滅口了,竟然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自己耳中。就連嬴悝一個法家意料之外當上了狀元,都跟他有關。

金川郡主點頭:“徐謙與魏無暇是政敵?!?

劉知易點頭,天下誰人不知。

郡主又道:“徐謙當年阻撓過太后封后?!?

封后,封的當然不是太后,而是皇后。這是一件陳年舊事,當年魏太后風華正茂,夏桓帝新君繼位,大選秀女,魏太后被魏家送入皇宮,頃刻間贏得帝心。桓帝一心立魏太后為皇后,可是徐謙率領朝中徐黨,堅決反對,反而支持太子妃為后,認為桓帝做太子時的太子妃當皇后,名正言順。

當時桓帝剛剛繼位,也沒有后來那么昏庸,就聽從了徐謙等大臣的建議,立了太子妃為后。不過心中始終偏愛魏太后,對太后恩寵有加。與魏無暇這個小舅子,更是超越了君臣,朋友一般。后來魏無暇能斗倒徐黨,靠的就是皇帝的支持。

劉知易搖頭:“這跟嬴悝當狀元有什么關聯?”

郡主苦笑嘆息,似乎對劉知易的智商很無奈。

“徐謙是儒家大宗師,所以太后不會點一個儒家狀元?!?

不是儒家,那就只能是兵家或者法家,是法家的話,肯定是嬴悝。

但劉知易還不明白:“沒有儒家,還有兵家,魏太師是兵道大宗師,魏太后沒道理不選一個兵家弟子做狀元,更何況,謝玄這個兵家做狀元,實至名歸?!?

郡主繼續搖頭:“如今都說朝中魏黨專政,這魏黨是誰的魏黨?”

劉知易道:“當然是魏太師的了。”

魏黨權傾朝野十余年,靠的是魏無暇的政治才能,而不是魏太后在皇帝耳旁的枕邊風。

郡主道:“你也知道魏黨是魏太師黨,魏黨權傾朝野,你以為太后會痛快?”

劉知易不由驚訝:“不會吧??ぶ髂闶钦f,太后跟太師姐弟倆之間也搞黨爭?”

這實在超出了劉知易對政治的想象,他跟大多數人一樣,認為魏太后后宮干政,垂簾聽政,靠的是弟弟在朝堂上的支持,姐弟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所以姐弟倆應該是最緊密的同盟,沒想到還會有斗爭。

可這種想當然,經不起推敲??ぶ饕稽c,劉知易馬上反應過來,這姐弟倆之間會有斗爭,幾乎是一個必然。魏無暇是權謀大家,入朝為官后不久,就跟當時一代權臣徐謙為敵,魏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燈,雖然沒能封皇后,可一直能以貴妃身份,力壓皇后一頭,姐弟倆,都不是屈居人下之人,所以兩人之前必然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辦法,唯有黨爭。

所以魏太后一定會培植自己的黨羽,儒家是自己仇人徐謙的學派,兵家又是弟弟魏無暇的學派,魏太后一定都不會選,那就只能選擇法家,選擇法家就是選嬴悝,因為嬴悝是這屆法家考生中,當之無愧的魁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门头沟区| 乡城县| 新安县| 达尔| 大连市| 黑河市| 东阳市| 双城市| 临高县| 阆中市| 平安县| 博野县| 温泉县| 黄龙县| 三亚市| 邵阳市| 南平市| 双桥区| 北海市| 大悟县| 泉州市| 甘孜| 田林县| 长宁区| 拉萨市| 肇庆市| 浦东新区| 兴仁县| 顺平县| 安远县| 乌鲁木齐县| 子长县| 大英县| 文成县| 资阳市| 忻州市| 璧山县| 延川县| 民乐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