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5章 皇太后的決斷

修儒家之前,劉知易修過醫家、法家,還兼修武道,他都很想學,算得上勤奮。對儒家也沒有什么偏見,主要是領悟不了,也不認同儒家的道理。卻從不否認儒家是諸子百家的重要地位。

可是儒家高手強行逼他學儒道,向他強行灌輸儒家道理,就差灌頂了。人總有許多雜念,更何況是如今衣食無憂,名利、錢財、美女唾手可得的劉知易,他是靠著上百年社會打磨后的毫無菱角的心態,來面對那些雜念的。無所事事的時候,誰不會想“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宇宙的起點在哪里,終點在哪里”這些終極哲學命題呢,劉知易之前還能靠究竟磨礪的心態,用“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樣的茍且心態瓦解。突然被儒家強行灌輸一些理念之后,一下子心里的雜念失衡,再也無法平復,一時間他看什么東西都不對勁,看什么都能聯系到儒家的道理上,讓他覺得中了儒家的毒。

終于通過道家的坐忘,讓他將那些強行灌輸進他思想中,自相矛盾的雜念驅散。心中一意難平,很不爽。

但要把場子找回來,談何容易。儒家是不是百家第一家不好說,但肯定是百家第一大家,是太學的中流砥柱,他一人之力,不可能對抗儒家。他需要好好思謀一番。

經過一晚上坐忘,他此時心性通明,純凈無暇。不由感慨道家真是好東西,不知道為什么沒什么人修道家?

在系統中,很明確他領悟了道家,而且又給了超額獎勵。

之前領悟儒家,獎勵了十萬積分,這次領悟道家,竟然給了三十萬積分,難道說,在系統的評價中,道家的重要性是儒家的三倍?領悟武道時候,也給了三十萬積分,難道說,道家其實就是跟武道并列的文道?劉知易弄不清楚,諸子百家的溯源,到現在都是一團亂麻,只能確認道家是最早的百家,其他爭議就很大了,連諸子百家的圣賢都弄不清楚,劉知易自然也弄不清楚。索性放下這個雜念。

另外,系統對道家的信息表達,讓劉知易頗為納悶。

【文道】

【角色1】【角色2】【角色3】【角色4】

角色4(文)

級別:未定

職業:道士

領悟道家之后,他的文道角色達到了四個,法家是七品進士,醫家是舉人境界,儒家是秀才境界,可道家,級別竟然沒有明確的等級,讓他頗不理解,是道家無法評級,還是說系統定義不了?

道家真氣是實實在在的,卻跟其他各家也有不同,醫家、法家和儒家都有自己確定的行氣路線,可道家沒有,只有丹田中一口活潑潑的氣團。劉知易嘗試著驅動真氣,沒有任何阻滯,竟然可以在儒家、法家、醫家的行氣經脈中暢行無阻。而且行氣醫家就是醫家真氣的表象,行氣法家就是法家,行氣儒家就是儒家。

這不由讓劉知易想起太學對各家學派的評價,所謂儒家無術,道家無法。儒家沒有本家的法術,道家甚至連本家的功法都沒有。原來指的是這個意思!

沒有本家行氣路線,連修煉都不知道怎么修煉,只有打坐參悟。他從道玄那里學到的,就是一個坐忘之法。

昨晚一夜坐忘,坐忘的過程中,對外界的變化沒有任何思維,仿佛自身融入了外界的變化。等到醒來,外界發生的一切,竟然毫無保留的映射在自己記憶中。一片片昨夜發生的變化,都呈現了出來。

昨天晚上,宜春院中發生的一切,他竟然都了如指掌。包括許多不能描述的事物,原來謝忠喜歡腳,尤所為在床上竟然那么狂野。

“劉公子。醒了?”

劉知易早上起來,已經先后將法家、醫家、武道真氣都運行了幾個周天,完成了日常晨練,此時憐花、憐月姐妹才從床上起來。

“今日王公子一案就該有結果了吧!”

兩姑娘一邊穿衣服一邊說著閑話,那么自然,似乎沒把一旁打坐的劉知易當成一個男子。

王鑠案確實該出結果了,刑部難以裁決之后,上報朝堂,皇帝一般并不會馬上裁斷,而是交給另一個司法機構,大理寺進行審議,大理寺如果也無法裁決,會再次上報,這時候一件案子會上升到最高級別,交給翰林院進行辯法。一般翰林院辯法的結果,皇帝會進行確認。除非皇帝想親自干涉。

如今掌權的是太后,也遵循了這一些列流程,昨天翰林院已經進行了辯法,結果還不知道,今天應該就有結果了。

……

皇宮,甘露殿。

魏太后面對翰林院的辯法結果,陷入了矛盾之中。

作為女人,當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案子的時候,她很同情王鑠,可她還是按照程序,發回大理寺重申,因為她不僅僅是一個女人,她還是一個皇太后,她不僅僅是一個皇太后,還是一個臨朝聽政的皇太后。

結果大理寺也審不出個結果,再次上奏;她又交給翰林院,讓大學士辯法。不是她不能獨斷,只是她不想得罪人,她是皇太后,垂簾聽政,一言九鼎。可惜她不是皇帝,自從他垂簾以來,反對的聲音就沒有停息過,靠著女人的隱忍,懷柔,勉強維持著一個貌合神離的朝廷。王鑠是江南王家子弟,在地方上影響很大,她不想得罪這種豪門。所以他希望大理寺也好,翰林院也好,能拿出一個沒有爭議的結果,這樣她就可以進行認可,而不需要她去決斷。

可惜大理寺也好,翰林院也罷,竟然都拿不定主意。皇太后不由惱恨,懷疑是這兩個部門也不想得罪人,把鍋推到她頭上。但轉念一想,應該不至如此。兩個部門都進行了激烈的爭辯,確實拿不定主意。力主王鑠罪不可赦的,在大理寺占據多數,大理寺中法家弟子眾多,他們認死理,可在翰林院中,則力主王鑠無罪的居多,因為翰林院中儒家弟子居多,他們向來主張刑不上大夫,王鑠一個新科進士,能無罪當然好,更何況還有無罪的一套邏輯。

這套在皇太后看來,頗有些強詞奪理的邏輯,是那個太學才子提出來的。

“劉知易!”

皇太后皺起眉頭,她不止一次聽說過這個名字了。只是還無心關注一個太學學生,聽說這個學生才氣縱橫,出口成章,寫了不少名詩詞;跟嶺南王府往來密切,是嶺南王的人。最讓皇太后關注的,則是劉知易辯法贏了嬴悝,而嬴悝是她親自點的狀元。

如果沒有這個劉知易進行的辯訴,王鑠罪行沒什么爭議,他自己都承認了,白紙黑字,就是王家也說不出什么來。可劉知易那一場強辯,讓刑部無法定案,送到了朝堂,輾轉經過大理寺和翰林院,最后送到她的案頭。

面對這復雜的卷宗,太后的筆提起來又落下,反復多次沒有下定決心。

就像劉知易猜測的那樣,太后決斷此案,根本不在乎法理。她考慮的只有政治利弊,判決王鑠有罪,得罪了王家這棵江南巨樹,江南郡是天下第一大郡,不是土地最大,而是人口最多。夏京所在的夏郡,加上京城,也不過五千萬人口,已經是一個大郡,可江南人口高達八千萬;不但人多,而且地富,江南平原,北面夏江,南依吳山,一水的沿江平原,河渠縱橫交錯,沃野千里,桑基魚塘,十分富庶。大夏朝堂四分之一的財稅,從江南郡出。

江南郡富庶,人口眾多,出的人才也多,朝廷四分之一的官員出身江南,同氣連枝,得罪了王家,間接得罪了多少官員,皇太后不得不反復斟酌;可如果不判王鑠有罪,也要得罪一批人,那些守舊的官員,本就對她以婦人的身份臨朝不滿,三翻四次上書要求皇帝親政。自己判王鑠無罪,顯然又會給這些官員制造口實,會再次掀起一股反對她的浪潮。

反復權衡了一夜,皇太后終于下定了決心。

“判王鑠無罪。革去功名,永不敘用!”

她覺得她做出了做合理的決斷,判王鑠無罪,不得罪王家,甚至王家要對她感恩戴德;又進行了一定的懲罰,也算給了守舊派一個交代。當然那些人依然會借機刁難她,可她很明白,即便沒有這個案子,這些人也不會站在她一邊。那她何苦為了這些人,而委曲求全呢。

太后朱筆御批之后,卷宗重新發還刑部,刑部大佬們剛剛上值,馬上就處理完這件棘手的案子,王鑠就被無罪釋放。

……

王鑠獲釋的消息,第一時間就進了宜春院,因為火急火燎的王鑠跟謝玄等江南才子第一時間就跑到了宜春院來,他們是來找劉知易的。

“劉兄果然在這里!”

王鑠一把抓住劉知易的袖子,將正打算離開宜春院的劉知易揪住。

“王兄來的好早!”

大早上逛青樓。

王鑠嘆道:“我是找你的。去了太學,打聽到你不在。一猜你就來了這里。”

劉知易疑道:“剛剛出獄,不先休息。王兄找我何事?”

劉知易看著王鑠身上還穿著入獄前的女裝,此時已經發酸,發餿,不由嫌棄。

王鑠道:“劉兄。聽說你找到楚兒了!”

真是個情種。

劉知易嘆息一聲:“并沒有找到,不過有了線索。王兄你還是先洗漱一番,我們在一起從長計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乐至县| 奉新县| 巴中市| 楚雄市| 仲巴县| 香格里拉县| 德令哈市| 青浦区| 宾川县| 共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时尚| 江山市| 福安市| 泸水县| 出国| 新河县| 叶城县| 崇礼县| 确山县| 平塘县| 北京市| 谢通门县| 永春县| 芜湖市| 庄浪县| 普洱| 错那县| 漳平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中超| 松阳县| 庆城县| 祁阳县| 台北县| 鸡泽县| 原平市| 六盘水市| 闽侯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