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心中的傷口

“一個英國官員是不會做這種事的。這就是原因……”

“什么的原因?”

“一個英國官員。這就是原因。就是這樣。”

女王庭院外,我倚著柱子,試圖理解得到的消息。這座庭院是在伊麗莎白女王1954年4月偕愛丁堡公爵訪問烏干達后,為紀念她而命名的。庭院被四周的建筑圍成矩形,前面矗立著希臘式石柱,是包括英語系在內的藝術園區的中心。我的同學巴哈杜爾·特賈尼、彼土利·庫魯圖、賽琳娜·科埃略和羅達·凱揚迦經過我身邊,招呼我一起走,但我沒有理會他們的提議。他們能感受到我的苦惱嗎?

彼得·納澤瑞斯也許會理解。在大學里,他雖然比我高一級,但實際上要小我兩歲;他在1940年生于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而我則于1938年出生于肯尼亞的利穆魯。我們曾一起供職于英語系的文學雜志《筆尖》,但他剛剛畢業,已將主編職位轉交給我。因此我獨自思索,試圖把思緒集中到我無力改變的這一現實上:我所寫的獨幕劇《心中的傷口》被禁止在坎帕拉國家劇院的全國戲劇節上演出。

我們住在不同的宿舍樓里,生活中充滿著從體育到戲劇上的友好競爭,而每一出在山上各樓間的英文競賽中獲勝的劇目,都會在鎮上唯一的大劇院里再度上演。這出戲劇隨后若能登上國家級舞臺,就是最令人夢寐以求的獲勝結果。這勝利不會帶來任何物質性獎賞,有點讓人想起那些在古希臘衛城中演出的戲劇[1],在那里,虛構創作所獲得的認可超越了任何物質獎勵。

去年(1961),我的第一部獨幕劇《反叛者》作為羅富國[2]樓的參賽作品取得亞軍。獲勝的是納澤瑞斯的作品《勇敢新宇宙》,作為米歇爾樓的入選作品,此作有望登上坎帕拉國家劇院的舞臺。即便是在他寫出《宇宙》時,納澤瑞斯也已成為一個典型的麥克雷雷學子,在音樂、體育、戲劇、學生政治和寫作上兼具天賦[3]。我把終極榮譽輸給了山上的偶像人物,但我還沒有放棄。今年(1962),我的劇作《心中的傷口》獲勝了。我創作的《鄉村牧師》也將短篇小說獎項收入囊中,兩項成就加在一起讓羅富國樓贏了這場比賽。學監休·丁威迪把這一結果譽為振奮人心的消息:“為贏得比賽所寫的作品質量上乘”[4],也因為“許多本院學生都為此做出了貢獻”。我的機遇得天獨厚,下一步就是國家劇院了,我這樣想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關于國家劇院演出的熱議日漸消散時,我意識到出了問題。那些我認為知情的教授們都閃爍其詞,但我終于堵到了大衛·約翰·庫克。

庫克是兩位最積極支持學生藝術創作的教員之一。庫克畢業于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在南安普敦大學任教期間,曾于1961年在麥克雷雷擔任過短期客座教授,并在1962年返回,獲得終身教職。年輕的他大力支持已具雛形的當地人才,他們是大衛·魯巴蒂爾、艾麗莎·科倫德和麗貝卡·涅爾等早期人才的后輩,指導他們的是瑪格麗特·麥克弗森。麥克弗森是山上第一代學生寫作者背后的精神動力,也是英語系1948年成立時的創始成員之一[5]

英語系是麥克雷雷大學的招牌。這所大學始建于1922年,起初只是一所技術高中,在1949年成為倫敦大學的附屬大學,并具備了頒發學位證書的資格。麥克弗森把這個故事記入了《他們為未來建造基礎》[6]一書中,書名來自麥克雷雷的校訓。大學服務于整個英屬東非和中非帝國,接收主要來自烏干達、肯尼亞、坦噶尼喀、桑給巴爾、馬拉維(時稱尼亞薩蘭)、贊比亞和津巴布韋(時稱南、北羅德西亞)的學生。英語系是教授殖民地權力語言的所在。

我在庫克的系辦公室里找到了他。他曾支持我的創作,是第一個祝賀我獲勝的人之一,還是約翰·巴特勒的朋友。巴特勒是坎帕拉的一所頂級高中——盧比利中學的校長,也是一位詩人,常參加烏干達戲劇節和學生戲劇節。他是裁定我的戲劇在比賽中獲勝的評審人。庫克請我坐下,但似乎并不十分樂于看到我。我直入正題,問他是否知道我的戲劇被禁止在國家劇院演出的原因。

他沒有直視我,說了些與英國文化協會有關的話,種族關系什么的。然后就是那段話。“他們認為一名英國官員不會做那種事。”庫克變得異常忙碌,胡亂擺弄著桌上的紙張。“他們對于戲劇本身并無異議,”他含糊地說道,“但他們覺得一名英國官員是不會那樣做的!”

那部劇的背景設置在肯尼亞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武裝解放斗爭時期。英國人稱此解放運動為茅茅,其本名是土地與自由軍,自1952年起與殖民政府展開斗爭。英國人將許多參與斗爭的士兵和運動的平民支持者關進了集中營——當時被謊稱為“拘留營”。《心中的傷口》的劇情圍繞一位從集中營歸來的土地與自由軍(茅茅)士兵展開,他回家后發現妻子被一名白人地區官員強奸了。這個場景并沒有演出來,只是在談話中有所提及。這里的主旨不在強奸,而在于那人起初拒絕接受變化。

評審人約翰·巴特勒評價此劇寫作精彩,結構巧妙,并稱贊其制作和演出無愧于優秀的原作[7]。由于巴特勒是戲劇節委員會的一員,他一定曾力爭將其納入節目中。難道他在投票中被否決,甚至干脆被排除在外,僅僅因為英國官員強奸非洲女性這種事是無法想象的嗎?那些不喜此劇中的政治之人的政治手段,勝過了戲劇藝術。

庫克只是傳達了壞消息,并非始作俑者。但當我站在女王庭院里,他的話在我腦海中不斷重復,如同一張壞了的唱片:一名英國官員是不會……。最終我走開了,朝著主樓的方向左轉,不確定自己該去圖書館還是回宿舍。麥克雷雷的主樓是倫敦大學主樓的復制品,內有校長、教務主任及其下屬的辦公室,是一座集麥克雷雷大學政治和行政事務于一身的多功能中心:重要集會在此舉行,周末則化身舞場,人們穿著正式禮服翩翩起舞,這些舞會通常由廣受歡迎的麥克雷雷舞廳舞蹈社舉辦。主樓位于山上制高點,是來自校園各處的學生、教員和訪客的交流中心。

我遇到了伽內什·巴格奇和他的妻子沙德哈莎娜。夫妻二人在成立于1954年老坎帕拉的印度政府中學教書。他們是形影不離的一對,兩人曾多次共同登臺演出,其中一些是伽內什自己的短劇作品。與烏干達黑人艾麗莎·科倫德一道,這對印度夫婦在由外籍白人社群主導的文化圈中聲名顯赫。

作為戲劇界人士,伽內什與沙德哈莎娜夫婦似乎很適合做我的傾訴對象。他們在殖民地時期的烏干達生活已久,因此我想知道,身處坎帕拉種族分化的文學界,身為印度作者的他們是否曾有過相似的經歷:戲劇作品因其內容而被禁止上演。

我的聆聽對象們搖著頭,以表達無奈的同情。

我回到自己位于二樓的75號房間,躺在床上,“一名英國官員……這就是原因……就是這樣”伴隨著刺耳的雜音在我腦海中回響,指向同一個問題:一名英國官員真的不會那樣做嗎?

這似乎很荒謬?

有時我們提問,

不是因為不知道答案,

而正是為了已經了然于胸的事。


[1] 狄俄尼索斯的劇院見證了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及許多其他人的作品。獲勝者的獎杯是一座金屬制成、用于火上烹煮的三足鼎。——作者注

[2] 羅富國爵士(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1881—1948),英國殖民地官員,1935年至1936年出任英屬圭亞那總督,1937年至1941年為第20任香港總督。羅富國在1904年加入殖民地部,長期在非洲的殖民地政府機關供職,歷任肯尼亞助理輔政司、北羅德西亞布政司和黃金海岸輔政司等職,在黃金海岸輔政司任內曾署任黃金海岸總督。1935年至1936年,在南美洲英屬圭亞那任總督。

[3] 如今,納澤瑞斯是一位知名小說家,著有《棕色斗篷下》和《將軍起來了》。他也是愛荷華大學的頂級教授之一,在其國際寫作項目中擔任指導員,并撰寫了無數博學且具創造性的作品。與此同時,他亦因對貓王的獨特解讀——一個跨種族、跨文化的第三世界居民——而名聲遠揚。——作者注

[4] 《羅富國樓通訊》,1962年第4期第1頁。——作者注

[5] 直到2011年去世,麥克弗森一生都在編輯并維持《老麥克雷雷通訊》,致力于追蹤每一位麥克雷雷大學教員和學生的動向,無論他們處于世界何方。——作者注

[6] 瑪格麗特·麥克弗森著,《他們為未來建造基礎:麥克雷雷大學編年史:1922—1962》(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1964年出版)。——作者注

[7] 《羅富國樓通訊》,1962年第4期第2頁。格林尼·迪亞斯、羅尼·羅迪克、彼土利·庫魯圖、赫爾曼·魯普高、伊曼紐爾·吉瓦努卡、納扎雷諾·恩古魯庫魯和寶拉·伯納克參演此劇。——作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巴中市| 简阳市| 白水县| 锡林浩特市| 克拉玛依市| 句容市| 石屏县| 济源市| 沁阳市| 称多县| 芮城县| 枞阳县| 萝北县| 拉萨市| 前郭尔| 阿荣旗| 富民县| 扎鲁特旗| 德江县| 竹山县| 东城区| 鄂伦春自治旗| 安西县| 方城县| 普定县| 喀喇沁旗| 德惠市| 山丹县| 璧山县| 大英县| 万州区| 德江县| 沭阳县| 柳州市| 克什克腾旗| 韶山市| 宁河县| 苍南县| 铁岭市|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