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瘟疫時期的壓力和精神創傷作者名: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本章字數: 600字更新時間: 2021-07-09 15:51:37
自然災害
如火災、洪水和地震之類的自然災害通常是短期的、有限定范圍的事件,它不會威脅到非災區的人口。救援人員會快速抵達受災地區,幫助災民。
可以說,自然災難是被研究得最透徹的大規模精神創傷情境??茖W家們揭示了人們遭遇創傷性事件時展現出不同的階段:沖擊前、沖擊中、沖擊后、恢復期和重建期。人們還注意到,災難的沖擊會波及次要受害者,比如施救者和兒童,甚至會波及幾代人。
通常,各種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隨特定壓力和創傷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幸存者、二次受害者和社區經歷的本質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情景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早期研究人員發現了諸如災難的回現(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困惑、冷漠、悲傷、抑郁,幸存者的內疚、羞恥、絕望、疏遠和對存在意義的掙扎,一系列的廣泛癥狀。
在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引發的星期三煙霧之后,(Valent1984,1998)根據生物、心理和社會表現的本能生存驅動,從時間、地點和人,同時從本能到精神維度,對這些不同的反應進行了分類。例如,一名男子相信火焰中出現了一位天使,他被天使的翅膀包圍;一個男孩相信他憤怒的母親是女巫,他吃了一顆有魔力的藥丸來驅除她的邪惡。
災難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援助者會受到二次影響,尤其當他們的救援行動宣告失敗時。援助者可能會與受害者的痛苦產生共鳴,或者因為沒能幫助他們而感到內疚和羞愧。
事實上,受害者的創傷不僅會影響到援助者,還會影響其家人和社區成員,甚至可能會在幾代人中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