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的真相:從1000到1.83億
- 極地之鷹
- 1525字
- 2021-07-09 15:48:28
1 初入市場
記得最初是受了宋鴻兵《貨幣戰爭》一書的影響,覺得白銀的大牛市即將來臨,于是就殺進黃金和白銀的戰場。和很多人不一樣,在開始投機之前,我沒有玩過股票,而是直接擺弄起了杠桿。
甫入市場,一片茫然,總要了解一下前人的經驗教訓吧?于是乎,和各位看官一樣,我開始大量閱讀市場上的各種投機書籍,例如《江恩華爾街45年》《如何從商品期貨交易中獲利》《日本蠟燭圖技術》《短線交易秘訣》等,不下幾十本經典書籍。我從這些書里獲益匪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受累不少。
獲益是因為,前人總結的經驗教訓,大部分是的的確確有道理的,而受累是因為,你接受了人家的觀點,自身卻也被這些觀點勾勒出的“大道”限制起來,而更可怕的是,對于這一點,你渾然不知。
一個市場,永遠是少數人賺取多數的利潤,而多數人陷入虧損的泥潭苦苦掙扎。贏家和輸家的比例,大概是2:8,這不僅是投機市場的定律,也是所有市場的定律,甚至是人類發展的定律。不同的是,在生活中,二八定律這個比例是基本正確的,而在投機市場,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數量比例實際上比2:8要低不少,這其中卻還有一個穩賺不賠的抽水者混跡其中,那就是交易所。

那么,如何讓自己成為那一部分少數人呢?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可以像當年努力讀書考大學一般去努力鉆研投機市場,像高考的應試者一般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只要持之以恒,克服各種艱險阻力,這種努力終將結出碩果,讓自己躋身于那少數的成功者之列。
然而這兩者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從競爭者的素質來看,高考的競爭者們很大一部分都平庸而不專心,他們沉迷于游戲、戀愛、小說,對學習并無太多興趣。而投機市場的競爭者,僅僅從主觀能動性而言就遠遠高于你當年的同學們,更何況當年你的競爭者們時間有限,大多數3年就要上戰場。而如今你的競爭者們,浸淫十年的都不在少數。這簡直是降維打擊!
其次是教材,高考的教材傳授于我們的,是經過明確論證的,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定理或者公理。答案幾乎等于真相,大多數具備唯一性。然而投機市場就悲劇了,你都不確定你讀的那些書里的觀點是否真的正確,也許是真的正確,但也許曾經正確,如今卻不合時宜,甚至也許有的書從頭到尾就是個大忽悠寫的。如何驗證這些作者的水平呢?可能也就只能從他的名氣、頭銜和傳說當中略知一二了。然而,如果一個連續5年盈利的作者,寫出一本精妙的書籍,轉眼第6年重倉虧損,跳樓不治身亡,那么他寫的書,你當如何處之呢?更有一些奇妙的悖論,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者,是有什么樣的邏輯來支撐他分享自己的經驗,從而讓這個市場變得更加復雜,讓自己未來的盈利變得更加困難呢?
我們假設有一個人,在物理學領域,通讀過所有已知的物理學書籍以及從古至今所有的物理學術論文,熟悉所有經典和前沿理論以及假設,那么這么一個人,且不論其是否有創新精神,能不能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我想他至少肯定是物理學領域里,這個地球上最頂尖的人之一,且不說是二八里的那百分之二十,哪怕是十萬分之一他都擠進去了,成功毋庸置疑。
我們再假設有一個人,在投機市場領域,通讀過所有已知的投機書籍以及從古至今所有的投機帖子和文章,熟悉所有經典和前沿指標,那么他在這個投機市場上,最可能成為怎樣一個人呢?答案很好玩,他其實最可能成為一個騙子,只能靠寫書、講座、論壇、上電視節目做嘉賓等方法賺錢,你覺得呢?
這就是這個市場最奇妙有趣又悲哀的地方,而本書的目的,是通過我的真實市場經歷,希望能夠給有緣人指一條真正正確的方向,讓你避開各種理論的陷阱,少走一些彎路,希望各位能夠耐心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