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戶成功密碼:一位股票投資家的真知
- 劉宏
- 1508字
- 2021-07-08 12:13:26
換股不等于割肉
割肉就是止損。股市中的習語很奇妙:股票跌到了買入價以下了,拋掉當然會心疼;越是往下拋,損失越是大,心也就越疼。這種感覺無疑就像是在割自己的肉,于是割肉這個詞匯就誕生了,也只有中國文字能夠這樣形象地表達。
為什么說換股并不是割肉呢?人的習慣性思維是,我原先買入的股票被套了,換股就是先要拋掉股票,拋出被套的股票就是割肉。
我并不回避割肉。割肉有兩種情況:如果割掉了股票以后不再做股票了,那就是真正的割肉;如果割掉處于下降通道的股票換入強勢股,這其實是一種換股的形式,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割肉,同時也是一種自救的手法。根據我多次的割肉經驗,我領悟到了老徐曾經說過的“散戶要學會割肉”的內涵。比如說以10元的價格買入某一只股票,如今股價跌到了8元,并且趨勢依然朝下,很多散戶認為,如果割肉拋掉了,那就等于損失了2元,會很痛。假如股價反彈了呢,那不就白白損失了,于心不忍,會繼續持股等待反彈。但是股票向下的趨勢已經形成,股價越跌越低,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往下掉,最終只能站在高高的山崗上放哨。假如你把跌到8元的股票拋掉,換入平時跟蹤多時的股票,如果這只股票目前股價正好在8元左右,那就等于換了只股票。如果低于8元,那就多買幾股,如果高于8元,只能少買幾股,但總的資金不變。如果上漲,按照資金比例來說是一樣的。
不要懼怕割肉。我們應該改變一下思維的方式:不要把原先買入的價格牢記在心,可以在本子上記一下,然后忘記它;把買入的股票看做是籌碼,拋掉手中的股票,以等量的資金換成等量資金的其他股票,失去的僅僅是兩筆手續費,股票仍然在,只是換了一家上市公司而已,而換入有活力的股票后可以有個全新的開始。如果真的舍不得原先的股票,那么等換入的股票上漲后拋出,再換到原來的股票里。假如操作成功的話,其中的差價就是賺取的凈利潤。
當然,這種換股的方法也有風險,一旦換了股票后,換入的股票不漲,原先的股票卻開始上漲,那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了。不否認有這種可能存在,也有好多人換股后會懊悔。為了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一定要做好功課。在持有一只股票的同時,選擇1~2只股票當做備選股,及時跟蹤其動態。如果手中套牢的股票反彈了,并且達到了相對的高位,各類技術指標都超買了,你不妨拋出即將要進行調整的股票,也就是進行換股操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手中的股票一直處于下降通道,而備選股開始拐頭向上,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采取換股策略。換股千萬不可盲目,要經過細致的觀察和斟酌后再進行,這樣贏面大一點。
在我明白了這些道理后,我的操作開始順當了起來。在那段時間,我做股票很機械,每到周末就買一份報紙,打開全景圖進行瀏覽,尋找股票,先看圖形下面的基本面,再看圖形,隨后就在本子上記下,周一進行操作。每周買兩只股票,再關注一只股票作為備選。一只獲利了馬上換入另外一只,一旦下跌馬上止損。為了及時掌握股票的動態,特意買了只專門接受股票信息的股票機,就是那時候流行的帶股票顯示功能的BP傳呼機。自從有了股票機后,那可真是如虎添翼,駕駛班的那臺收音機就成了輔助設備。那時已經有了電話委托,看到股價上漲,馬上打個電話委托,幾分鐘就能作成一筆交易。那時的頻率很快,漲了拋,跌了買,到了下周末再繼續尋找。
那段時間靠著老徐作參謀,腳步踏得比較準,居然讓我贏了不少。沒過多久,我賬戶里的資金又過了2萬元大關。可讓我郁悶的是,原先處于虧損的中川國際居然漲勢強勁,股價不但回到了原先的價位,甚至創出了新高。上市公司遇到了麻煩,股價居然可以創新高,也許這就是中國股市的一大特色。當時我想,雖然中川國際漲了,但業績那么差的股票不值得我去追。后來這只股票進了三板市場,證明我當初的想法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