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心理分析
- (美)馬克·道格拉斯
- 23字
- 2021-07-07 16:20:19
第1章 成功之道: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或者心理分析
基本分析
誰還記得基本分析曾經是唯一實際或正確的交易決定方法?當我1978年開始交易時,只有少數交易者使用技術分析。市場中的人們認為這些交易者根本就是騙子,這種情形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在此之前,華爾街和大部分主要基金和金融機構都認為技術分析是某種神秘的騙術。
現在的情形當然完全相反,有經驗的交易者多少都會利用技術分析來制定交易策略。除了學術界這種象牙塔外,“純粹的”基本分析幾乎已經滅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家做出180°的轉變?
答案很簡單,就是鈔票,我可以肯定地說對這個答案,大家都不會感到驚訝,根據純粹的基本分析做交易決定實際上很難持續不斷地賺錢。
我要對可能不熟悉基本分析的讀者解釋一下,基本分析試圖針對特定股票、商品或金融工具考慮所有可能影響供給與可能需求之間相對平衡或失衡的變量。分析師主要利用數學模型評估各種因素(包括利率、資產負債表、氣候形態與各種變量)的意義,以預測未來某一時點的價格。
這種模型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少把其他交易者當成變量來考慮。借著展現自己的信念和對未來的期望,造成價格波動的是人,不是模型。如果占去部分成交量的交易者,不知道有模型存在或是不相信模型,那么根據所有相關變量做出的合理與理性預測的模型就沒有什么價值。
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尤其是在期貨交易所的場內從事交易能夠造成價格向任何方向劇烈波動的交易員通常根本不知道影響價格的基本供需因素;此外,任何時候他們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針對情感因素所做的反應,然而這些情感因素卻完全沒有納入基本分析模型的參數中。換句話說,從事交易并進而造成價格波動的人并非總是做出理性行動。
最后基本分析師可能會發現針對未來某個時點所做的價格預測雖然正確,但是在這段期間里價格波動可能極為劇烈震蕩,因而很難繼續持有該部位以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