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花間集
  • 溫庭筠
  • 7200字
  • 2021-07-05 14:27:42

溫庭筠

溫庭筠(約801—866),本名岐,字飛卿,晚唐詩人、花間派詞人。自幼好學,長于詩詞,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由于形貌奇丑,因號“溫鐘馗”。他在政治上遭受到統治者的種種壓迫,郁郁不得志,屢試進士不第,官僅至國子助教。詞風華麗濃艷,而其詞的題材內容,主要是以描寫美人的苦悶情緒、追求真誠的愛情為主。溫庭筠詩風上承唐朝詩歌傳統,下啟五代文人填詞風氣之先,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

菩薩蠻

其一

小山重疊(1)金明滅(2),鬢云欲度(3)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4)羅襦(5),雙雙金鷓鴣(6)

其二

水晶簾里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7),人勝(8)參差剪。雙鬢隔香紅(9),玉釵頭上風(10)

其三

蕊黃(11)無限當山額,宿妝(12)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13),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其四

翠翹金縷雙(14),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15),煙草(16)粘飛蝶。青瑣(17)對芳菲,玉關(18)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團香雪(19),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20)翠幕,妝淺舊眉薄(21)。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22)輕。

其六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23),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24)啼,綠窗(25)殘夢迷。

其七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26)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27)前雙燕回。

其八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28),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29),燕飛春又殘。

其九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金雁(30)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31)。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其十

寶函(32)鈿雀金,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33),此情誰得知?

其十一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34)掩。時節欲黃昏,無憀(35)獨倚門。

其十二

夜來皓月才當午(36),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露月明殘,錦衾(37)知曉寒。

其十三

雨晴夜合(38)玲瓏(39)日,萬枝香裊紅絲拂(40)。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41)長。

繡簾垂簏簌(42),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

其十四

竹風輕動庭除(43)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44)(45)秾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46)

更漏子

其一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47)迢遞(48)。驚塞雁(49),起城烏(50),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其二

星斗(51)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52)上,倚闌(53)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其三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54),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55),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56),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其四

相見稀,相憶久,眉淺淡煙如柳。垂翠幕,結同心,侍郎熏繡衾。

城上月,白如雪,蟬鬢美人愁絕。宮樹暗(57),鵲橋(58)橫,玉簽初報明。

其五

背江樓,臨海月,城上角聲嗚咽。堤柳動,島煙昏(59),兩行征雁分。

西陵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銀燭盡,玉繩(60)低,一聲村落雞。

其六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61)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62)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歸國遙

其一

香玉(63),翠鳳寶釵垂簏簌。鈿筐交勝(64)金粟,越羅(65)春水綠。

畫堂照簾殘燭,夢余更漏促。謝娘(66)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其二

雙臉(67),小鳳戰篦金飐艷(68)。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

錦帳繡帷斜掩,露珠清(69)曉簟。粉心黃蕊花靨(70),黛眉山兩點。

酒泉子

其一

花映柳條,閑向綠萍池上。憑闌干,窺細浪,雨蕭蕭(71)

近來音信兩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銀屏,垂翠箔(72),度春宵。

其二

日映紗窗,金鴨(73)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74)隔,背(75)(76)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雙。

其三

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

玉釵斜篸(77)云鬟(78)重,裙上金縷鳳。八行書(79),千里夢,雁南飛。

其四

羅帶(80)(81)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綠陰濃,芳草歇(82),柳花狂。

定西番

其一

漢使(83)昔年離別,攀弱柳(84),折寒梅(85),上高臺(86)

千里玉關春雪,雁來人不來。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87)

其二

海燕欲飛調羽,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櫳(88)

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樓上月明三五,瑣窗中。

其三

細雨曉鶯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羅幕翠簾初卷,鏡中花一枝。腸斷(89)塞門消息,雁(90)來稀。

楊柳枝

其一

宜春苑外最長條(91),閑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92)

其二

南內墻東御路旁,須知春色柳絲黃。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93)(94)人最斷腸。

其三

蘇小(95)門前柳萬條,毿毿(96)金線(97)拂平橋。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其四

金縷(98)毿毿碧瓦(99)溝,六宮眉黛(100)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闌干半入樓。

其五

館娃宮(101)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

其六

兩兩黃鸝色似金,裊枝(102)啼露(103)動芳音。春來幸自長如線,可惜(104)牽纏蕩子(105)心。

其七

御柳(106)如絲映九重(107),鳳凰窗映繡芙蓉。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108)待曉風。

其八

織錦(109)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110)人。塞(111)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南歌子

其一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112)暗形相(113)。不如從嫁與(114),作鴛鴦。

其二

似帶如絲柳,團酥握雪花(115)。簾卷玉鉤斜,九衢(116)塵欲暮,逐香車。

其三

鬢墮低梳髻,連娟(117)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其四

臉上金霞(118)(119),眉間翠鈿(120)深。欹枕(121)覆鴛衾,隔簾鶯百囀(122),感君心。

其五

撲蕊(123)添黃子(124),呵花(125)滿翠鬟(126)。鴛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127),對芳顏。

其六

轉盼(128)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129),憶君腸欲斷,恨春宵。

其七

懶拂(130)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131)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

河瀆神

其一

河上望叢祠(132),廟前春雨來時。楚山無限鳥飛遲,蘭棹(133)空傷別離。

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

其二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謝娘(134)惆悵倚蘭橈(135),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136),早梅香滿山郭。回首兩情蕭索(137),離魂何處飄泊?

其三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水村江浦(138)過風雷(139),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櫓聲(140)空蕭索,玉容(141)惆悵妝薄(142)。青麥(143)燕飛落落(144),卷簾愁對珠閣。

女冠子

其一

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

雪胸鸞鏡里,琪樹(145)鳳樓(146)前。寄語(147)青娥(148)伴,早求仙。

其二

霞帔(149)云發,鈿鏡仙容似雪,畫愁眉。遮語(150)回輕扇,含羞下繡幃。

玉樓(151)相望久,花洞恨來遲。早晚乘鸞去,莫相遺。

玉蝴蝶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152)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153)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清平樂

其一

上陽(154)春晚,宮女愁蛾(155)淺。新歲清平(156)思同輦(157),爭奈(158)長安路遠。

鳳帳鴛被徒(159)(160),寂寞花鎖千門。競把黃金買賦(161),為妾將上明君。

其二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162),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163),南浦(164)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165),回首揮淚千行。

遐方怨

其一

憑繡檻(166),解羅幃。未得君書,腸斷,瀟湘春雁飛。

不知征馬(167)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其二

花半坼(168),雨初晴。未卷珠簾,夢殘,惆悵聞曉鶯。

宿妝眉淺粉山橫。約鬟(169)鸞鏡里,繡羅輕。

訴衷情

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金帶枕,宮錦,鳳凰帷。柳弱燕交飛(170),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171)

思帝鄉

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172)。回面共人閑語,戰篦(173)金鳳斜。唯有阮郎(174),春盡不歸家。

夢江南

其一

千萬恨,恨(175)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176)碧云(177)斜。

其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178)脈脈(179)水悠悠,腸斷白(180)洲。

河傳

其一

江畔,相喚,曉妝鮮。仙景個女(181)采蓮,請君莫向那岸邊。少年,好花新滿船。

紅袖搖曳逐風暖,垂玉腕(182),腸向柳絲斷。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其二

湖上,閑望,雨蕭蕭。煙浦(183)花橋路遙。謝娘(184)翠蛾愁不銷。終朝(185),夢魂迷晚潮。

蕩子(186)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腸空斷。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其三

同伴,相喚,杏花稀。夢里每愁依違(187),仙客一去燕已飛。不歸,淚痕空滿衣。

天際云鳥引情遠(188),春已晚,煙靄渡南苑。雪梅香,柳帶長,小娘(189),轉令(190)人意傷。

番女怨

其一

萬枝香雪(191)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192)、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其二

(193)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194),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荷葉杯

其一

一點露珠凝冷(195),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196),水風涼。

其二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197),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198),惆悵,正思惟(199)

其三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200)。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風(201)


(1) 小山重疊:形容女子發髻的層次。

(2) 金明滅:形容女子頭飾斑斕。一說描寫屏風,畫屏在晨曦的映照下忽明忽暗。

(3) 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

(4) 帖繡:“帖”通“貼”,蘇繡中的一種工藝。

(5) 羅襦(rú):絲綢短襖。

(6) 鷓(zhè)鴣(gū):鳥名,古人諧其鳴聲為“行不得也哥哥”,比喻戀人間的離別愁緒。

(7) 藕絲秋色淺:指女子衣裙的顏色。

(8) 人勝:又叫花勝,用彩紙或金箔剪刻而成的一種人形飾品,可以貼在屏風上,也可以戴在發鬢上。

(9) 香紅:指花。

(10) 風:搖曳。

(11) 蕊黃:即額黃。古代婦女化妝主要是施朱傅粉,六朝時兼尚黃色,常點額黃,沿至唐朝。

(12) 宿妝:隔夜的妝飾,殘妝。

(13) 牡丹時:牡丹開花的時節,即暮春三月。

(14) (xī)(chì):水鳥,似鴛鴦但比鴛鴦略大,多紫色,喜雌雄并游,又名紫鴛鴦。

(15) 靨(yè):笑時面頰上的酒窩。

(16) 煙草:指春草細柔如煙。

(17) 青瑣:泛指華美的窗戶。此處借指華貴之家。

(18) 玉關:即玉門關,代指邊關。

(19) 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20) 褰(qiān):揭起。

(21) 舊眉薄:“舊眉”指前一天畫的黛眉,因隔夜而顏色變淺。

(22) 蟬鬢(bìn):此處形容古代美女的發式,指發型梳整得很美觀,鬢發薄如蟬翼。

(23) 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

(24) 子規:鳥名,即杜鵑,叫聲凄絕,據說啼時流血不止。

(25) 綠窗:綠色紗窗,借指女子居室。

(26) 雙臉長:指臉頰消瘦。

(27) 社:古代謂土地神,引申為祭祀社神的節日,即社日。有春社、秋社之分,此處謂春社。

(28) 金壓臉:金玉飾物下垂遮住了臉。

(29) 淚闌(lán)干:比喻淚流滿面的樣子。

(30) 金雁:指繡衣上的圖案,此處指遠方親人來函。

(31) 曲:深隱處。

(32) 寶函:即枕套。一說指梳妝盒。

(33) 花枝:女子對鏡照見自己所簪戴的花。借指這位女子。

(34) 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風;床頭小屏,亦名枕屏、枕障。

(35) 無憀:即無聊。憀,通“聊”。

(36) 當午:指月亮懸于正中天。

(37) 錦衾:錦制的被子。

(38) 夜合:合歡花的別稱,又名合昏。古時贈人,以消怨和好。

(39) 玲瓏:空明。

(40) 紅絲拂:指夜合花下垂飄動。

(41) 萱草:草本植物,俗稱黃花菜,傳說能使人忘憂。

(42) 簏(lù)簌(sù):下垂貌。此處指簾子下垂的穗子、流蘇一類的飾物。

(43) 除:臺階。

(44) 山枕:枕頭形狀如山。

(45) 隱:隱沒。

(46) 殘點聲:即漏壺滴水將盡的聲音。表示天將明時,漏盡更殘。

(47) 漏聲:漏壺滴漏聲。一說指雨聲。

(48) 迢(tiáo)遞:遙遠。

(49) 塞雁:北雁,春來北飛。

(50) 城烏:城頭上的烏鴉。城,一作“寒”。

(51) 星斗:即星星。

(52) 虛閣:空閣。

(53) 倚闌:即“倚欄”。

(54) 憐:愛。

(55) 香作穗:指香燒成了灰燼,像穗子一樣墜落下來。此處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

(56) 山枕膩:指枕頭為淚水所污。膩,指淚污。

(57) 宮樹暗:破曉時庭院中的樹影轉暗。

(58) 鵲橋:指銀河。銀河橫斜,謂夜將盡,天將明。

(59) 島煙昏:指水中洲島夜霧朦朧。

(60) 玉繩: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邊兩星。

(61) 鬢云:鬢發如云。

(62) 不道:不管、不理會的意思。

(63) 香玉:泛指頭上精美的首飾。

(64) 交勝:彩勝在頭上交錯戴著。

(65) 越羅:古越國(蘇杭一帶)之地所產羅綢,輕薄美觀。

(66) 謝娘:指美麗的少婦。

(67) 雙臉:兩鬢。

(68) 金飐(zhǎn)艷:金光閃閃,艷麗耀眼。

(69) 清:使簟席清涼,形容詞使動用法。

(70) 花靨:婦女貼了妝飾物的臉頰。

(71) 蕭蕭:形容細雨連綿。

(72) 箔(bó):指竹簾子。

(73) 金鴨:如鴨形的香爐。

(74) 煙靄(ǎi):云氣,這里指室內的煙霧。

(75) 背:指閉滅。

(76) 蘭(gāng):焚蘭香膏油的燈。

(77) 斜篸(zān):斜插。篸,通“簪”,此處用作動詞。

(78) 云鬟(huán):高聳的環形發髻。

(79) 八行書:信札的代稱。古代信箋每頁八行。

(80) 羅帶:古時婦女束腰的絲織帶,可結同心,象征定情,故又是情人贈別的物件。

(81) 惹:引,這里有帶來之意。

(82) 歇:散發。

(83) 漢使:本指漢朝出使西域的官員,這里泛指遠戍西陲的將士。

(84) 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

(85) 折寒梅:折梅花以贈遠人。

(86) 上高臺:登臺遙望,以寄鄉思。

(87) 月徘徊:指月亮也被凄怨的笛聲所感動而在空中徘徊。

(88) 簾櫳:有簾之窗。

(89) 腸斷:表示極度關切。

(90) 雁:此語意雙關,詠雁兼指書信。

(91) 長條:指細長柔軟的柳枝。

(92) 赤欄橋:長安城郊橋名,后多指男女或朋友相會之處。

(93) 何事:何用,何須。

(94) 行:一作“情”。

(95) 蘇小:即蘇小小,六朝時南齊名妓。

(96) 毿(sān)毿:垂拂紛披的樣子,形容楊柳細長的枝葉。

(97) 金線:指初吐芽的柳絲。

(98) 金縷:指春天嫩綠色的柳條。

(99) 碧瓦:青綠色的琉璃瓦。

(100) 眉黛:同粉黛,指代婦女。

(101) 館娃宮:春秋時吳國宮名。

(102) 裊枝:婆娑婀娜的柳枝。

(103) 啼露:指柳枝沾露,黃鸝啼鳴其上。

(104) 可惜:可愛。

(105) 蕩子:久行于外忘返之人。

(106) 御柳:皇宮中的柳樹。

(107) 九重:指宮禁,極言其深遠。

(108) 一面新妝:清一色的新妝。

(109) 織錦:暗用前秦蘇蕙織錦為回文璇璣圖的典故。

(110) 征:一作“行”。

(111) 塞:一作“寒”。

(112) 偷眼:偷偷瞥視,窺望。

(113) 形相:端詳,觀察。

(114) 從嫁與:嫁給他。從,跟、隨。

(115) 握雪花:形容手上也著脂粉,如握雪花之潔白。

(116) 衢(qú):四通八達的大路。

(117) 連娟:或作“聯娟”,微曲的樣子,形容女子眉毛彎曲細長,秀麗俊俏。

(118) 金霞:指帳中的飾物燦爛生輝,光彩照人。一說指兩頰妝色勻稱,有光澤,若彩霞狀。

(119) 細:清淡。古代女妝有濃、淡二種。

(120) 翠鈿(diàn):唐宋女子的一種面飾,用綠色花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圓形貼在嘴邊酒窩的地方。

(121) 欹(yī)枕:斜靠在枕頭上。欹,一作“倚”。

(122) 百囀(zhuàn):形容聲音婉轉動聽。囀,一作“轉”。

(123) 撲蕊:謂取花蕊以增額黃之色。

(124) 黃子:即額黃,古代婦女額間點黃。

(125) 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寫戴花的動作。

(126) 翠鬟(huán):頭發所梳的形狀。翠,形容發色光潤青黑。

(127) 三五夜:十五月圓之夜。

(128) 轉盼:目光左右掃視。盼,一作“眄”。

(129) 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邀約。此處指幽會。

(130) 拂:放置。

(131) 罷:停止。

(132) 叢祠:建在樹叢中的古祠。一解為很多廟宇。

(133) 蘭棹:指用蘭香木所造的船,泛指精美的船。

(134) 謝娘:此處指船娘。

(135) 蘭橈(ráo):劃船的槳。這里是指船邊。

(136) 思歸樂:這里指杜鵑啼聲。杜鵑鳥叫聲,近似“不如歸去”,所以有“思歸樂”之名。

(137) 蕭索:缺乏生氣,這里有冷淡的意思。

(138) 浦:水濱。

(139) 風雷:形容迎神之車馬聲如風雷震蕩。

(140) 櫓(lǔ)聲:離別時船槳擊水的聲音。

(141) 玉容:如花似玉之容貌,借指美女。

(142) 妝薄:指容妝淡褪。

(143) 青麥:麥青時節,約夏歷三月,已近暮春。

(144) 落落:形容燕子飛行時悠然自在的樣子。一說“眾多貌”。

(145) 琪樹:仙家的玉樹。

(146) 鳳樓:泛指華麗的樓閣。這里是指仙家所居之樓。

(147) 寄語:傳信。

(148) 青娥:指美麗的少女。

(149) 霞帔(pèi):古代婦女的一種服飾,類似披肩,以紗羅制成。其形狀如彩虹繞過頭頸,披掛在胸前,下垂一顆玉墜子。因其有云霞樣花紋,故名。

(150) 遮語:以扇子遮著臉說話,言其害羞的情態。

(151) 玉樓: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處。

(152) 雁:候鳥名。此處暗喻行客書信,一語雙關。

(153) 搖落:凋殘,零落。

(154) 上陽:唐代宮名,今洛陽市境內。

(155) 愁蛾:帶愁的蛾眉。

(156) 清平:世道太平。

(157) 輦(niǎn):古時用人力拉的車子,后多用來指皇帝坐的車。

(158) 爭奈:怎奈,怎能奈何,“沒有辦法”的意思。

(159) 徒:空,白白地。

(160) 熏(xūn):加熱香草、香料使之發煙,以其煙熏制衣被,使衣被染有香氣。

(161) 黃金買賦:典出司馬相如《長門賦序》:“漢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

(162) 恣(zì)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爭”。

(163) 離觴(shāng):餞別之酒。

(164)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165) 平原年少:泛指貴族子弟,這里指遠行的人。

(166) 繡檻:雕繪華美的欄桿。

(167) 征馬:以“征馬”指代“征人”。

(168) 半坼:這里指花朵半開。

(169) 約鬟(huán):即束發為鬟髻,未嫁少女多用此發型。約,纏束。

(170) 燕交飛:謂燕子上下雙飛,交互嬉戲。

(171) 夢中歸:夢中見到征夫歸來。

(172) 卓香車:站在散發芬芳的車上。

(173) 戰篦(bì):裝飾在女子頭上微微顫動的篦子。

(174) 阮郎:泛指心愛的男子。此處借指遠游未歸之人。

(175) 恨:離恨。

(176) 搖曳:猶言搖蕩、動蕩。

(177) 碧云:青云。

(178) 斜暉:日落前的日光。

(179) 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里形容陽光微弱。

(180) 白(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花贈別。

(181) 個女:那個或那些女子。

(182) 玉腕:潔白溫潤的手腕,亦借指美人的手。

(183) 煙浦:云煙籠罩的水濱。

(184) 謝娘:此指游春女。

(185) 終朝:一整天。

(186) 蕩子:古代女子用此稱自己遠行不歸或流蕩忘返的丈夫。

(187) 依違:原意是形容聲音忽離忽合。這里是指人的離合,重在離。一說指遲疑不決。

(188) 引情遠:使人覺得晴空寬闊遼遠,含有將感情引到遠方之意。

(189) 小娘:舊稱歌妓。此處指少女。

(190) 轉令:猶更令,更使。

(191)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一類。

(192) 鈿蟬箏:鑲嵌著金蟬的箏。

(193) 磧(qì):淺水中的沙石,這里指邊塞荒漠之地。

(194) 金鏃(zú)箭:裝有金屬箭頭的箭。

(195) 凝冷:凝聚著清冷。猶冷森森,含著涼氣。

(196) 腸斷:這里是魂斷之意,形容神情入迷。

(197) 如雪:指月光。

(198) 寒浪:寒涼的水波。

(199) 思惟:思量,思念。

(200) 濕愁紅:“紅”指荷花,即雨濕帶愁的荷花。

(201) 隔西風:小船已去遠,隔風相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四会市| 伊通| 塔城市| 左云县| 乌鲁木齐县| 乌恰县| 大化| 新郑市| 左权县| 施甸县| 嘉荫县| 黄石市| 涡阳县| 汉川市| 萨迦县| 聊城市| 嵩明县| 望都县| 镇平县| 普安县| 万载县| 常德市| 阳东县| 满城县| 交城县| 盐城市| 奉化市| 阿鲁科尔沁旗| 富宁县| 金秀| 惠水县| 天峨县| 新乡县| 宜兴市| 民和| 腾冲县| 永丰县| 江都市| 阿拉善右旗|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