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有幸隨隊到位于XX市東的“虎石溝萬人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掃墓。由于那里離駐地不是很遠,我們是靠步行著走過去的。
早春的山谷,依然沒有一點生機,順著宛轉的山路前行,遠方是層層迭迭的山巒,望一眼環山路下的深谷,依然讓人體味到當年勞工生活的苦難氣息。
通過了一個當年日本人修造的火車隧道,又走了很長的一段山路,在一座山谷的半腰處我們發現了一排黑色的房子,據說這里曾是日本人關押迫害勞工的地方,再往前不遠就是建國后才發掘的虎石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
在山路的盡頭,基地的大門是敞開著的,進入大門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展廳,里面陳列著當年日本人和漢奸對勞工用刑的刑具,如鐵鏈,刀、斧、電鋸、棍棒等等,及勞工吃過的米糠和橡子面做的窩頭,每一處都有相應的文子說明。
通過解說員的引導,我們有序地進入了一座建筑的地下室,里面昏暗的燈光陰森恐怖。手扶著階梯上的護欄下行,首先看到的是保持著掩埋時的姿態的累累白骨,顯要處有微弱燈光照耀著說明文字。
講解員在一旁不住地喊話:“前面的同志請不要停步,后面的同志請跟上。”隨著隊伍的緩緩而行,年邁的講解員指著燈光處的白骨在不住地解說著。
說到這里,有件事還需要向讀者說明,我們的講解員就是親歷虎石溝礦山勞役生活的幸存者之一,并參與了地下紀念館的發掘工作。自然,這下面埋葬的有許多曾是他當年的‘難友’。
在發掘中根據當時遇難者受刑的情況及面部骨骼特征,他認出了幾個曾在一起受苦的‘難友’。
其中有具失去雙足的礦工,被抓來時已經生病,因不堪忍受礦山的苦難而逃跑時,被漢奸告密抓回,鋸掉了雙腳,活埋時求生的本能與渴望讓他用手掩住了面部。
另一具作頑強抗爭狀的,此人生前身強力壯,且善于斗爭與反抗,日本人和漢奸都很怕他,結合當時被活埋時的情景,也認出了他的遺骨。
當然,紀念館中被發掘的只是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具體遇難者的數字已無法統計,也遠不止萬人的數目。
成批的被抓來的勞工,在酷刑威逼下吃著發霉的橡子面和米糠做的窩頭,做著地獄式的苦力,一旦生病失去勞動能力,就被活埋填入深谷之中,有逃跑的抓回來先鋸掉雙腳,再折磨致死,據說這樣的萬人坑在我國還不止這一處。
最后,在講解員的倡議下,我們全體為遇難的同胞默哀,然后三鞠躬悼念。老人最后囑托:“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希望同志們回去以后,要學會兩樣本領:一個是建設祖國的本領,一個是保衛祖國的本領?!?
當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跨出紀念館的大門,外面早已等候了一隊前來悼念的小學生。這些孩子平日里喜歡打鬧嬉戲的孩子,此時也與我們一樣地莊重、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