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古人如何納涼避暑?

大唐進入七月已經有些時日了。

然而。

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出事了。

炎炎夏日的大唐曬死了不少普通老百姓。

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他們就算沒有走出門。

躲在房子里面。

這些老年人。

也都被熱死。

這一日的早朝。

正在討論如何解決。

因為天氣太熱,熱死百姓的難題時。

朝中一名年邁的老臣,當場暈了過去。

還好李世民擁有先見之明。

這些天上早朝,都把太醫叫了進來。

當著眾朝臣的面。

神醫孫思邈上前,對這位年邁的大臣,進行了救治。

然后吩咐兩名小徒弟,把這位年邁大臣抬回太醫院。

……

對于今天的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李寬并不知道。

他更加沒有想到,大唐的夏日,竟然能夠熱死人。

酷熱之下的后世。

人類一邊吹著冷風吃著冰棍。

一邊吶喊著:發明這些的人都是神仙啊!

此時的李寬。

還真的很想念后世的這些避暑神器啊!

“這么熱的天氣,簡直無法活了。”

李寬的全身。

已經被汗水打濕了。

正當他想著,如何才能讓自己涼快點的時候。

小飛流一個閃身,把天空中一只正在朝著這邊。

飛過來的白鴿子抓在了手中。

然后又是一個閃身,出現在李寬的面前。

“寬哥哥,你看是鴿子。”

“我們今天晚上吃烤鴿子好不好?”

李寬聽到小飛流的話。

輕輕地敲了兩下小飛流的腦袋說道:“不行!”

“這可是信鴿,不能夠讓你把它吃了。”

“寬哥哥還要靠著它,才能夠與江左盟安插在長安城的眼線取得聯系呢。”

“哦!”

聽到李寬說,不能吃鴿子。

小飛流頓時不開心了起來。

還好。

這個時候虎面貓王突然從小飛流的腳下跑過。

虎面貓王那奔跑的身影,吸引住了小飛流。

他好像發現了什么好玩的玩具似的。

立即大笑了起來。

然后朝著虎面貓王追了過去。

李寬從信鴿的一只腳下,解開了一張紙條。

只見紙條上面,只有一行字。

“七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熱到泥土石頭都被烤焦了,很多人都被熱死了。”

看到這個消息。

李寬被震驚了一下。

想不到大唐就有人熱死了啊!

后世的他。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

中學的歷史都是。

曾經說過。

1743年清朝乾隆時期。

7月下旬華北地區下午均溫高于40攝氏度。

峰值最高時達44.4攝氏度。

“看來歷史都是騙我啊!”

“大大唐也要小心被太陽給活生生的熱死啊!”

就在李寬自言自語中。

系統聲音響了起來。

同時虛擬信息面板浮現在他的面前。

【躺平任務——隱藏任務專欄】

【叮呼!】

【恭喜宿主!恭喜宿主!】

【您觸發了系統的隱藏任務】

【任務內容:請選擇一個人,解決酷熱,救大唐百姓于水火。】

【任務時限:30天】

【任務獎勵:未知】

【請問宿主,是否接受這個日常任務。】

【是】【否】

得!

他正好要想辦法解決酷熱呢。

不成想,又觸發了系統的隱藏任務。

三天前。

他剛命人把玉米和紅薯送進了宮里面。

把玉米和紅薯的產量。

以及種植方法等寫在了一封信里。

交給了李世民。

這推廣玉米與紅薯的隱藏任務還沒有完成呢。

想不到這第二個隱藏任務就被自己給觸發了。

就算沒有這個系統任務。

李寬也會想辦法,如何解決酷熱。

他可不想被活生生的熱死。

他身為大唐的皇子。

也不愿意百姓被熱死。

面對這能把人熱死的夏天。

如何才能納涼避暑呢?

話說。

李寬知道吃冰納涼,并非后世的現代人的專屬。

起初。

舌尖上的降暑是帝王高官們的專享。

早先人們沒有掌握夏季制冰的方法,所以需要家中有地下冰窖。

隆冬時節把冰塊放入儲備,來年盛夏啟用。

直到唐朝末期,人們發明了硝石入水吸熱制冰。

這個發現,讓反季節造冰變成現實。

冰沙開始走進街頭巷尾,走進尋常百姓家。

現在才是李世民當政的時期,距離這個大唐末期還早著呢。

雖然硝石入水吸熱制冰,直到大唐末期才出現。

不過我既然穿越到了大唐。

那么。

我就讓硝石入水吸熱制冰之法提前出現吧。

想到了這里。

李寬并沒有立即行動,命人去找硝石。

而是還在思考著。

在古代。

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納涼避暑的。

他記得。

宋朝時。

小攤販吆喝的冰沙中已經添有水果、果醬了。

牛奶冰淇淋的問世是在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發現。

在牛奶中加入冰塊。

冰會凝成像沙泥一樣,入口即化。

口感很好,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淇淋原型。

而后世的現代人用來儲存雪糕的冰箱,

其實古人也早早就用上了。

別看古代不通電,但是古人確實是有“冰箱”的。

這個看著就很有年代感的文物,名為冰鑒。

作用就是古代的小冰箱。

李寬并不是歷史學家。

他之所以知道古代有冰鑒的存在。

那是因為他曾經看過一檔考古探寶的電視節目。

節目里。

考古隊,發現了冰鑒,這冰鑒經過專家的認定。

確定是來源于戰國時期的產物。

冰鑒降溫利用的是內部的雙層設計。

它的內部有一枚缶,夏季,在鑒與缶之間裝入冰塊。

然后再往缶內倒入液體,就可通過外部冰塊傳遞溫度,起到降溫的作用。

冰鑒是王侯貴族使用的高端家庭用具。

但到了清末,普通市民的家里都有了功能類似現代冰箱的冰桶。

冰桶內采用導熱性很弱的鉛和錫,延長冰塊使用時間。

除了吃東西可以降溫,古人們對環境中的物理降溫也很有追求。

這里還要提到一位皇帝——雍正。

正是因為他的挑剔,從而有了早期人力機械風扇。

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雜活作》記載。

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下令做風扇一把。

之所以有這個提案。

是因為雍正嫌扇扇子的奴才身上汗味嚴重。

為了讓出汗的仆人離自己遠一些,他提出在扇柄上增加一根拉繩。

然后在屋子的北墻開一個口子,讓拉繩沿洞口伸出屋外。

這樣,宮女太監就可以在外面通過拽動繩子扇風。

原理類似老式電影放映機。

除了扇子。

古人還為自己做了別致的“空調房”。

他們利用冷水循環,水車送風。

這種以水降溫的涼殿,便是皇宮中另一種消夏方式。

根據《唐語林》記載,唐玄宗有一座為夏日避暑專設的涼殿。玄宗座位后方立著一輪水車。

通過水車轉動,將清涼的水送往屋檐。

水流順勢而下,形成一道人造的水簾。

人們借水汽送來涼意,驅逐悶熱。

而平民百姓想要享有涼殿不太現實。

于是,老百姓們發明了涼棚。

涼棚納涼的原理是避免太陽直射。

人們用席子做棚頂蓋在竹竿上。

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蓋出一個高高的遮陽罩。

把屋頂和院子罩起來,不讓盛夏的陽光直射到墻壁上。

這樣外墻不容易曬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會很快升溫。

涼棚的棚頂是可活動的。

到了晚上,可以拉動繩子打開頂棚。

實現透光透風。

當然除了李寬想到的以上這些古人納涼的方法之外。

也可以像李寬這樣。

心靜自然涼。

不過。

李寬現在全身都被汗水打濕了。

可見這個“心靜自然涼”的方法,不管用啊!

天氣如此的炎熱。

李寬又如何靜的下來呢?

李寬這一下子。

就想到了許多種納涼的方法。

這些方法全是大唐后面的朝代才擁有的。

就算距離現在,最近的納涼方法。

也是在大唐滅亡的時期才會出現。

雖然李寬,想讓這些納涼的方法提前在大唐出現。

可是李寬一想到,之前自己一直咸魚的形象。

自己可不能親自把這些方法說給大唐的皇帝國聽啊!

這樣的話,自己之前一直保持的咸魚形象不就毀了嗎?

自己可不想當皇帝,表現那么好干什么?

大唐的太子是高危職業。

大唐的皇帝也不好當。

“真是夠頭疼的啊!”

李寬敲了兩下自己的腦袋瓜子。

有了眾多的納涼之法,自己卻不能說出來。

那么要如何,才能夠不由我說出來。

父皇也知道我想得到的這些納涼之法呢?

正在李寬為這事兒,頭疼的時候。

一只小奶狗的身影出現了。

“這不是學舌狗嗎?”

當李寬看到眼前,出現的這只小奶狗的時候,他驚呼了出聲。

“我去你大爺的。”

“這學舌狗是兔子嗎?”

“竟然跑到舊城來了,而且還找到了本王,這小奶狗不會是成精了吧!”

“哦!不對,這只小奶狗,早就灰飛成精了。”

“要不然的話,小奶狗也不可能會學人類的語言說話了。”

就在李寬震驚之余。

學舌狗開始學著李承乾的語氣說話了。

“也不知道李治小兒,是犯了什么錯。”

“竟然被父皇下令,禁足陰足殿了。”

“我的禁令解除了。”

“本來以為,我李承乾,能夠重新入住東宮,重新奪回太子之位。”

“可這父皇也不知道是一個什么樣的想法,竟然讓我堂堂一個大唐太子,到藍田縣去當一個小小的芝麻綠豆的小官”

李寬聽到學舌狗,口中不停地學著李承乾說話。

他樂了。

李寬正在想著,如何讓大唐皇帝知道硝石入水吸熱制冰之法,制作冰淇淋之法等等這些納涼方法的時候。

學舌狗的出現,解決了李寬的這一個大難題。

自己不能夠出面。

時時刻刻都想著,恢復太子之位的李承乾正是最好的人選了。

自己要想想辦法,通過一些偶然的巧合。

讓自己的這位大哥,知道硝石入水吸熱制冰之法等等納涼的方法。

然后由他進宮,把這些納涼之法,統統告訴李世民。

這樣一來。

自己就能夠在保持自己咸魚形象的同時,在不知不覺間。

完成了系統的這個隱藏任務了。

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里。

李寬就感覺自己全身涼快多了。

一個字。

“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镇雄县| 江川县| 洛宁县| 东乡| 余江县| 昔阳县| 曲靖市| 吴桥县| 肃宁县| 阳泉市| 侯马市| 锦州市| 平定县| 民和| 和平区| 当雄县| 城固县| 高陵县| 江达县| 定南县| 偏关县| 尼玛县| 遂川县| 灌云县| 宁国市| 泰来县| 泾阳县| 江永县| 册亨县| 永定县| 芒康县| 蒙阴县| 乌鲁木齐市| 环江| 福泉市| 黄山市| 眉山市| 达拉特旗| 安阳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