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這是我的設想
- 重生1980:我只做二世祖
- 山間一寺
- 2057字
- 2021-06-27 16:09:12
現在這報告上居然寫著“高速鐵路”,不用考慮其他的,這顯然不是紀霆風的風格。
但紀霆風之所以保守,是因為進取心不足,不想改變現狀,所以遇到這種事情,他是選擇冷處理,能不做盡量不去做。
那么,現在報告改了,他該怎么辦?
當然是繼續念下去了,在這里紀霆風也是不想改變現狀。
對于自己老爹,紀寧可太了解了,這種情況下他絕對不會做什么改變,會讀完……
一來是他也覺得有道理,雖然不符合自己的意思,但寫得還是很流暢的,二來這也只是進行一個未來展望的研討會,有點驚人之語怎么了。
他原以為,這大家也頂多嘲諷一下。
保守派的人會說兩句,而磁浮派的人則是不屑,都沒他們激進。
這樣就算了,會議結束大家各自回去,然而……
當紀霆風念到后面標準的時候,所有人驚呆了!
紀寧在后面,還附帶了一系列的高鐵中國標準,要知道這年頭鐵路都還沒提速,有時候慢到你們無法想象,你甚至下車跑步都比火車快。
那這個標準就太超前了,林副院長忍不住叫停。
“老紀,對不起你等一下,這標準……哪兒來的?”
所有人都是這個疑問,要知道現在的國內工業差在哪里?就是標準,不僅是鐵路,所有工業都一樣,沒有標準化!
就拿造飛機來說,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誰都知道吧。
送了兩架戰斗機給人家改,也是很多人都清楚吧。
然而飛機上的零件居然不能互換,這讓美方專家覺得匪夷所思。
顯然這個“和平珍珠”是失敗的,表面上咱們的飛機被人看了個底兒掉,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從這以后,國內工業就踏上了標準化的進程。
那將會是一條工業高速發展的大道,但這個認知還得十年后。
紀寧現在就寫入了報告里,在鐵道部率先發起了一種標準化的理念,這比什么聳人聽聞的構想都要驚人,在座的可都是技術人員。
“這……”
紀霆風也不知道怎么說,說不是我寫的嗎?
“這什么這,你怎么想的嘛,這套標準是依據什么給出的?”
“這是根據我報告里的規劃,進行的設想……”
“我感覺這個設想的標準很靠譜,最起碼,設想這套標準的人,熟悉鐵路的全面布局,老紀,你這些年的進步很快啊。”
“呵呵……閑暇時也了解了一下其他方面吧。”
要知道,鐵路的技術建設,其實跟航空航天領域一樣,是個復雜的體系。
沒有人可能全部都懂,細的就是技術各部門研究所負責自己的領域,然后有科技大拿總覽全局,林副院長就是工程院院士。
紀霆風雖然是技術人員,但要寫出這么一份規劃來,對他還是超綱了。
“你這個了解一下……”
林副院長贊嘆地看著紀霆風,“這么著,這套標準我們需要詳細討論,至于這規劃的其他方面,恐怕不是我們技術部門能完全搞定的,還得遞交高一級會議商議。”
“那咱們今天……”
“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為止吧,老紀,這報告你先給我,等我聯系好了求他方面的部門,做個總體評估,到時候咱們再開一次會!”
所有人都看向紀霆風,知道他這個報告的重要性。
你可以放出各種狂言,對未來可以大膽展望,可要寫出這么一份報告,你還得有龐大的調查隊伍,四處勘探,最后匯總得出規劃,然后居然還有標準!
“可以啊老紀,你平時裝得那么保守,現在露出狐貍尾巴了。”
“那是裝得夠久的,這份報告如果只是一個人做,十年時間夠嗎?”
“十年哪夠,這得是從小立志吧!”
都在打趣紀霆風,說的沒錯,現在的階段,想要做出一份這么全面的報告是不可能的。
而里面列舉的數據,以及全國鐵道結構的地形以及解決方案,你不可能胡謅數據,現場全都是技術大能,你以為是后世網上隨便發帖忽悠人呢?
紀霆風心里其實很慌,心情忐忑。
回到家,晚上還沒吃飯呢,就找到了紀寧詢問情況,直接報告摔眼前。
“你告訴我,這報告是不是跟你有關系?”
“爸,你開會念了這份報告?”
紀寧裝傻,“這我是看了你這些資料以后,隨便寫的。”
“隨便寫的?”
紀霆風聲音一下乍起,“我書房里這些資料你都能看完,對全國的鐵道線路都很熟悉?還有,一些規劃的新線路,都沒人去勘測過的,你怎么知道?”
“查資料唄,還有當地風土民情,加上自己的設想。”
“設想……好,這些都不重要,這標準你是怎么的得出來的。”
“也是設想出來的,我要構建一個全世界最先進的鐵路網!”
紀寧看到了桌面上的照片,大佬就出現在r國新干線車廂里,那真是另外一個世界啊。
“爸你看看,這r國的新干線,怎么樣?”
“什么怎么樣,這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先進的鐵鏈系統之一了吧。”
“我們的鐵路,可以比他們的還要先進,還要快!”
“你這孩子,說什么瘋話呢,好高騖遠你知道嗎?”
現在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很忌諱冒進,至于跟r國比,那是天大的玩笑。
r國戰后,經歷了經濟騰飛時期,進入八十年代后增速放緩,但這就是他們的巔峰,只是增速放慢而已,他們還在進步,怎么追?
美日,那就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燈塔,無論怎么努力都比不上的。
紀寧記得零幾年的網絡,有人預計到二十一世紀中頁經濟趕上r國,就是在2050年前后,結果被噴了。
怎么可能,幾十年你就想趕上,知道差距有多大嗎?
那時候看著r國的畫面都有一種壓迫感,只想投奔而去的感覺,更別提花旗國了。
真有人投奔過去了,為什么那時代膝蓋軟的人多,大家要理解。
但堂堂華夏永遠不需要擔心,長骨頭的人什么時候都是有的。
不到十年,經濟上就對世界第二進行了超越……
“我們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