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官儀?上官婉兒的祖父?
- 人在大唐千年,開局搶親公主
- 盡焚
- 2423字
- 2021-07-25 08:09:55
且說方言走到了國子監門口,四下打量著。
看著人來人往的,他尋思著怎么賺錢快些。
可這里清一色的文人墨客,怎么才能賺到錢?
之前走得匆忙,又有美人相陪,故而忘記了錢。
不然可以從長孫無忌家中順點錢出來的。
一直聽到邊上有人用筆敲竹筒發出聲音。
他聞聲而去,只看到一書生正坐在著打盹,手中的動作卻是不消停。
桌子上擺著許多字畫。
原來是賣字畫的書生,這書生二十來歲,看起來溫文爾雅。
他的桌前空無一人,生意十慘淡。
方言走向前,看看來往的人們,再看看這書生,心想,就他了。
通過他來賺錢了!
書生對他的到來似乎沒有任何感覺。
也沒有起身歡迎的意思,或許他知道,方言并不是買畫之人。
“這畫,工筆畫得太差了!還有這字,寫得也是不倫不類的!怪不得賣不出去一幅!”
本來打著瞌睡的書生一聽如此,直接暴跳起身。
“小子,你懂什么!不懂別亂說,哪來的上哪去,別呆著這里礙眼!”
“嗯?草書寫得不夠勁,楷書的結構不夠謹嚴整飭,……”
這下子直接將書生唬住了。
看樣子對方懂得一些書法的門道。
可是在他看來,方言更像是來踢館的。
“哼,鑒賞誰不會啊?空話誰不會講啊?”
書生的音量頗大,直接吸引了一些路過的人們。
這尋常人與賣字畫的吵架,倒是第一次見著。
“怎么?我說了實話,你卻不聽,這也難怪你一張畫都賣不出去!”
方言的話無疑是戳中了書生的痛點。
“哼,你行你來!你要是能賣出一幅,我上官儀拜你為師!”
上官儀?
方言沒有想到,這家伙竟然是上官儀!
讓他有些意外了。
上官儀!唐朝宰相、詩人。
還可是未來女宰相上官婉兒的祖父,現在的他竟然流落于此賣字畫!
傳說,早年的上官儀落魄,其父上官弘也是當官的,曾任江都宮副監,隋末被陳棱殺害。
恰好隋滅大唐上位,原先的資源不復存在,而又少了父親的加持。
所以,上官儀才來長安賣字畫為生?
真是有點意思。
既然都選中了上官儀,那就讓他好好感覺一下自己的強大。
此時的上官儀氣到不行了,從來沒有人這么對他這樣說,這方言還是第一人。
他音量逐漸變大,要知道,他從小也是隨父學習了大量書法,也和名人修習過好些年,不想竟然被一個不知道名字的人批得一無是處!
任誰都會生氣!
伴隨著兩人的聲音漸大,便是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人。
人越多,方言越是開心。
這種買賣性的東西,如果沒有人流量的加持,那你的東西再好,怕也是賣不出去。
這是他有意為之的。
如果不是因為需要錢,看著客棧中的李麗質,正等他著吃飯呢,不然他也不會這么干。
本想隨意處理,不想這上官儀的脾氣卻是大得很。
連拜師的話都說出來了。
不過正合他意,但收不收,就看他心情了。
“某雖不才,但卻精通各大名家的書法,你隨便說出一人的書法,我便可以寫出來售賣!賣不掉,我倒貼你錢!”
這牛可吹大了。
前來圍觀的人們,有一多半都是才人學士,他們精通書法的不在少數。
于是,眾人嘩然。
這便有一老者出來說道:
“這位小哥,某雖然看過各大名家的書法作品,但也不敢說精通二字,你這話說得,可就太狂妄了。”
這老者身上所穿的衣服與他人不同,一看就是有錢人家,他這一說,其他人跟著也附和了。
“是啊,說大話誰不會?”
“吹牛誰不會?得拿出真才實學!”
“社會的輕浮都是被你們這些人敗壞的!”
上官儀對于這些人的出言相助,表現出了感激。
“看來長安城內還是有清醒之人!”
不要試圖叫醒一個裝睡之人,顯然,方言被當成了裝睡的人。
這下倒好,感覺方言錯了一樣。
其實他只是想賺點錢。
也沒有想冒犯大家的意思。
“這樣吧,既然大家不信,那你們出題,若是我能寫一模一樣的來,你們便買走如何?”
與其坐著等人來買,不如主動出擊!
直接激怒他們。
調動大家的好奇心。
這樣還要快一些。
“如果寫不出來呢?或者寫得不像呢?”
上官儀反問。
“寫得不像的話,那便趴在地上學狗叫三聲如何?”
有一中年人出了一個餿主意道。
這種羞辱人的餿主意,竟然得到大家的同意。
方言笑了。
這就是文人們的惡趣味嗎?
哼!
文人不過如此!
坐于客棧中的李麗質并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么事,只看得有許多人圍著方言在說著什么。
她倒不擔心方言的安全,只是好奇,他真的能賺到錢嗎?
“好!一言為定,咱們先說好,誰出題,誰買走我寫下的字!一幅一百文!”
一幅字要價一百文,那可是高價。
上官儀卻是不爽了。
“你小子真是敢講,我這里一幅字才賣一文錢,你卻敢叫一百文?”
方言不理會之。
能一樣嗎?
你自己賣不掉,只賣一文錢,怪我咯?
他看向剛才的人們。
這些人剛才叫得歡,現在卻是一句話都說不上來。
方言又笑了。
“我以為你們都是君子,說到做到,但我錯了,你們是小人,只會逞口舌之實嗎?剛才那個中年大叔,你提的好意見!”
他一激,剛才的老者不開心了。
直接懟道:“我來出題!我手中正好有一份李斯《瑯琊刻石》的篆書拓印范本,不如你寫出《瑯琊刻石》的內容如何?要一字不落,字跡還要一樣!”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魯迅曾經大力稱贊李斯,被稱為書法筆祖。
這老者可真是精明啊。
這一考,直接考了兩方面。
一是書法,二是對于瑯琊刻石上的文字內容的熟知,要一字不落的寫出來才行。
你書法再好,如果寫的不對,那也是白費。
這話一出,眾人等看向了方言。
有許多人臉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些文人們以見他人出丑為樂。
“這題目出得好!老先生,定是高人也!”
也有人直接贊揚起了老頭。
讓那老頭是呵呵的笑。
“光是瑯琊刻石上的文字內容我們都背不全了,更別提寫了。只是這個年輕人敢不敢接?如果不敢的話,現在后悔還來得及!”
還有人勸起了他,讓他快點離開這里,別自討苦吃了。
文人罵起人來,那是更加兇悍。
如果沒有點文學素養的人,往往會被懟得找不著北。
但是方言卻非尋常人,不管是文學還是書法,或者是繪畫,他都已經登峰造極。
區區小事,根本就是隨手一揮的事。
“年輕人,如若不行,就學學狗叫,這事算了了!我們也不會強求你什么!”
“好!我寫!”
在眾人鄙夷的目光中,方言說了一句好。
這令得大家十分震驚。
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無才之人才無所畏懼?
但看著方言的堅定模樣,似乎兩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