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車?yán)瓧U問題,影射出最真實的人性
- 文文莫莫
- 閆俊偉
- 1451字
- 2022-02-13 08:27:46
有一位大哲學(xué)家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名綁匪把五個人綁在了同一條軌道上,這時火車向這條軌道駛來,但你有一個拉桿,拉動它火車就會向傍邊軌道駛?cè)ィ赃呠壍酪步壷粋€人,千鈞一發(fā)之際你會做何選擇?”我覺得大家都會避重就輕,選擇拉動來犧牲一個人的性命換取五個人得以生存。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樣做沒什么問題,都是以大局為重,沒有什么不妥。
但,如果我們就是傍邊軌道被綁著的那個人呢?你是否還按照你剛才的想法,愿意拉桿犧牲自己來保全那個五個人嗎?
我想我不會去拉動那個拉桿讓火車向我駛來,畢竟五個人的錯誤憑什么要讓我一個人承擔(dān)?火車按正常軌道行駛就應(yīng)該撞倒他們,不應(yīng)該是我啊。你看,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你的想法是否兩極反轉(zhuǎn)了呢?
所以有些時候你認(rèn)為自己的想法三觀很正,那其實是因為它更偏向你而已,人們永遠(yuǎn)是會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的。
我們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已經(jīng)看破紅塵,覺得自己是完人,拿著道德的指揮棒來指揮別人,我們來回想一下你批評他人自私自利的那些事情,就好比火車問題一樣,當(dāng)事人換作是你,你會做的更好嗎?其實大家都一樣,處理一件事情時都會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再得出一個看似無私的結(jié)果。大家永遠(yuǎn)是利益至上的。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故事:“一位小學(xué)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一個盒子里一共有20顆糖果,由同桌兩個人一起商量拿糖果的顆數(shù),但是一共不能超過十顆。如果兩個人都按照約定拿了一樣多的糖果,那么兩個人都可以得到糖果,如果有一個人動了歪心思,多拿了幾顆,那么只有多拿的人能得到糖果,糖數(shù)少的人得不到糖果。”老師在這堂課的總結(jié)是‘分享,才能夠讓快樂加倍;而占有,則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如果站在小孩的角度,這堂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換做成年人的角度,大家會在意當(dāng)初約定的數(shù)量嗎?大家只會在意真正進(jìn)入自己口袋的糖果有多少顆,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收獲。老師告訴孩子們要誠實守信,只有這樣大家才都會有糖吃,但卻沒告訴當(dāng)你身邊的人都不誠實的時候,你的誠實就開始變得一文不值,它變成了一個似乎可以利用的東西。那些多拿糖果的孩子利用的就是對方的誠實,而這利用的背后,就是利益在誘惑。
就好像前幾年最熱門的“扶不扶”問題一樣,這世界上真的有完全善良的人嗎,我覺得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會通過同情和幫助弱者來得到心靈上的慰藉,但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這些同情和善意會全部散盡。大多數(shù)人最關(guān)心的人就是他們自己,幫助別人可以是舉手之勞,但絕對不會是犧牲自己的慷慨解囊,這就是我上文提到的“看似無私的結(jié)果”。
然而朋友之間也是一樣。
當(dāng)我們在結(jié)交朋友時,大多數(shù)人最先想到的是“他能在哪方面幫助我一下”,絕大多數(shù)的友情都是利益掛鉤的,我們有時候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認(rèn)為我對他好,我對待友誼真摯就可以了,但反過來就會經(jīng)常問自己“為什么自己對一個人那么好,對方不僅不感激,而且還作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其實,人性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特別是金錢利益面前。生活中,因金錢,父子都能夠成仇,親人都能夠反目,何況是朋友之間呢。人這一輩子很長,永遠(yuǎn)不要把一個人想的太好,無論任何時候,要給自己多留一個心眼,不要把所有期待,都放在別人身上,只有這樣,才不會在被背叛之后,陷入困境。人心是最不能直視的事物,即便是再親近的關(guān)系,也不要過于依賴。
作為聽故事的人,大家都是慈悲和善良的,可一旦會損害自身利益,就會馬上變成兇惡的野獸,過去的同情可能會立刻變成嫌棄和憎惡。這就是最真實的人性,所以我更支持荀子所說的“人性本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都各自發(fā)光,不必吹滅別人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