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一收到……以魔導炮進行第一次試探射擊。”
以蘇葉,晨曦準尉名義登錄軍籍的航空魔導師,經由自己背后背著的與背部大小相差無幾的無線電,以熟練動作淡然進行定時聯絡,在位于拜爾帝國北方大地上的炮擊戰中擔任臨時觀測員。
“確認著彈……確認為偏離彈。著彈點范圍在西約200米。請進行校正射擊。”
“兵一收到。立刻開始校正任務。”
注視著眼前情況的蘇葉盡管絲毫不敢松懈,但眼中也閃爍著名為不耐煩的情感。
該死的神!
為什么自己會在異世界、返老還童、性別轉換,然后參加戰爭啊?
其中最令蘇葉感到難受的,就屬身體上的變化。
小孩子的身體非常不方便。雖說女孩子發育得比男孩子快,但要用長年累積的感覺移動身體,體型實在是差太多了。
外加上從軍后,已經有過數次經驗,讓蘇葉深深感受到自己變成一個多么無力的小孩。
連魔法師的武器“法杖”都握不住,這不僅讓蘇葉無法正常施法(正常人單手握法杖,蘇葉只能雙手),肩膀還會因為魔杖的重量硌得發疼。
直到蘇葉通過魔法術式,理解世界是由無數物質所構成的數據,并學會利用術式干涉這個世界的數據,可以隨時利用魔力在虛空中凝聚一把適合自己的近戰武器,并加以魔力操控。
費盡心血,才好不容易不太依賴身體,而是靠頭腦思考的魔導技術上有所成就。
只要能翱翔天際,以術式干涉世界,就不用再去煩惱嬌小身軀的限制。所以對于魔法對身體的壓力,在戰場上也只能盡力去克服了。
所以平時當然要更加努力的整備、訓練,做好運用的準備。以圖在戰場上盡力的活下來。
只是話說回來,有什么一定要戰爭的理由嗎?這個話題可從帝國與周邊諸國的形勢趨于險惡開始說起,但這也不是最近的事了。
打從三百年以前,拜爾帝國與沃特合眾國就在國境問題上有著非公開的紛爭。
至少在國際政治的舞臺上,雙方就明面上而言,并沒有在爭奪格蘭地區的歸屬權。
不過這單純是因為拜爾帝國占有壓倒性的國力,所以過去才沒有讓這個問題浮上臺面。
就蘇葉看來這其實很單純,就跟三國時期弱者聯合去抗爭強者是一樣的道理。
本來在國境上,時不時爆發了幾件“偶然”的戰事。
雙方國境警備隊非“故意”的誤射,以及基于“誤會”引發的炮火交鋒。
盡管這些都是當地軍分部就能解決的問題,但無法否定情勢開始變得不太安穩。
本來只要帝國宣布開始“準戰時體制”,蘇葉就能退到后方從事非戰斗任務。
畢竟直到開戰前,蘇葉,晨曦魔導準尉的身份都還是“魔導學校出身”的實習軍官。
實習生在最前線就只是個累贅。所以只要帝國認為會開戰從而開始整頓態勢,就可以期待轉調到技術廠或后勤部隊擔任后方勤務。
然而不以為意的高層卻無視這動蕩的局面,判斷這單純只是“危機邊緣外交”,導致蘇葉被分發到當地進行畢業考試的窘境。
雖然這終究只是作為軍官學校教育的延伸,待在飛行巡邏班當中與陸軍進行聯合實習。
但在失去退到后方的機會后,蘇葉就在實習結束的同時升為少尉并就地加入戰斗配置。
軍部賦予她的呼號是蘇葉,晨曦。沒錯,就是他的本名,可能軍部還是沒有把實習生當回事吧。
光就外表來看,她還是個身材矮小的小孩,不對,是幼童。
雖然有著透露堅強意志的碧眼,以及基于整理方便而剪短的黑發略顯干練。但仍就是個孩子。
然后等到領到呼號,正式就任當地的國境警備隊之后,被編入由魔導軍官學校派來的培訓組與其共同編制成的管理部隊的蘇葉,首當其沖的就是接獲不容拒絕的四十八小時待命指示。
還以為在編制完成后,上頭會依照傳統進行訓練,驗證隊員們的快速反應能力并維持緊張感,結果卻是被迫穿著全副武裝備勤。
但,這已經是二十四小時之前的事了。
接著,就在怎么想都只能認為是風平浪靜最多起點波瀾的時間點上,設置在國境各地的前哨警戒地點紛紛傳來緊急警報。
警告后方,沃特合眾國軍有進行大規模越境作戰的跡象。
帝國擔憂已久的沃特合眾國的政策轉換。由于政權交替導致首腦陣營替換,以及隨之而來的軍國主義興起,意外的大幅改變國策方針。
坦白講,不僅是蘇葉,就連全體帝國軍關系人士都難以理解他們為何要在這個時間點發難,就像是在開玩笑般輕率發動這次的軍事行動。
等到察覺時,沃特合眾國已發出代替宣戰布告的撤退勸告。也就是“帝國軍人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立即離開我國固有領土”的宣言。
沃特合眾國的情況,并不是蘇葉一介尉官所能得知的,但由于區域合作沖突“在政治層面上過于敏感”,所以帝國應該是想極力避免正式的武力沖突。但要是無法正視現實,恐怕將會在歷史上留下臭名。
抑或是,他們準備了必勝的策略呢?
帝國雖然難以理解沃特合眾國的目的與意圖,也仍然依照國家規定,動員起嚴謹的官僚機構與軍事機構,根據前線的反饋展開迎擊準備。
就身為其中一片齒輪的蘇葉而言,她只是在做符合薪資的份內工作。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上,她也不是沒有“算了,反正大半是對內的政治宣傳吧”這種樂觀的推測。
畢竟鄰近國的溫蒂帝國,應該也不想有人在自國附近發動軍事行動,可預期的會介入調停或是以軍事恐嚇進行牽制。
而過去多次援助沃特合眾國的諸多公國,應該也會擔憂戰爭會使他們過去的援助化為烏有,畢竟也是他們的心血,而制止沃特合眾國這次自殺性的進駐行動吧。沒錯,大多數的將兵都是這樣判斷。畢竟所謂的士兵,同時也是現實主義者。
因為擺明的,要是與帝國正面交鋒,以沃特合眾國的實力是毫無勝算可言,所以一定會有某國出面調停,然后再由沃特帝國跟拜爾帝國的政治家和外交官收拾善后吧。
然而,令該時代全體人類感到困惑的是,除了當事人沃特合眾國之外,任誰都“難以理解”的事態,居然真的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