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爆款演講的設計邏輯

  • 故事演講力
  • 安妮
  • 6755字
  • 2022-05-06 14:44:23

“金句+故事+使命”模式

運動機理學把運動員分為兩類:一類是訓練型選手,另一類是比賽型選手。訓練型選手,在訓練時表現通常比較出色,但一遇到比賽往往就掉鏈子,成績比訓練時下降很多。而比賽型選手則相反,在訓練時不緊不慢,但一到比賽往往能賽出絕佳成績。

在演講中,也有訓練型選手和比賽型選手。有的人在私下講話時,總是給人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但只要站在臺上,那簡直像變了個人,情緒高昂。是的,他可能天生就喜歡站在舞臺中央的感覺。而大部分人,在臺上可能就會支支吾吾,而在臺下又是滔滔不絕。

鑒于此,我建議大家在學演講之前,先鑒定一下自己屬于哪一類,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練習。

其實我不屬于比賽型選手,我也是訓練型選手。舞臺上的我和舞臺下的我是兩個人,只是過去的我,在舞臺下反而更有氣場。我是通過不斷的訓練和總結,才鍛煉出了自己的演講能力。我研究過很多名人的演講,看過各種演講的書,上過各類演講課程……在這些基礎上,我自創了一種演講結構。這個結構就是“金句+故事+使命”。我發現這個結構特別適合像我這樣的普通演講者。沒有很強的演講功底,也沒有任何天賦,但是有一顆想學好演講的心。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么恭喜你,掌握了這個結構,再加強訓練,我保證你也可以在臺上閃閃發光。

現在,就讓我來詳細解釋一下這個獨特的演講結構。

金句,是能夠讓觀眾記憶深刻,并且會產生反思的話。

故事,最好是你的親身經歷或與自己相關的故事,用很真誠的方式講出來。

使命,就是你做這件事的意義——你的價值觀和主張。比如說,馬云推薦淘寶,他不會直接說:“大家好,我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個電商平臺,叫作淘寶。”他很可能會跟大家說:“大家好,我今天來到這里,是想跟大家分享我人生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其實,這背后的目的也是推廣淘寶,只是把格局拉高了幾個檔次。

演講不是講課。演講的時間不長,觀眾的耐心也有限,所以我們在開講后的最初約十秒鐘,就需要用“共情”的方式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這才是完美的開場。

第一個重點,是金句。在我看來,金句是演講的靈魂。觀眾聽你講了那么多,可能到最后只會記得印象最深的一句。比如,“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怕上火,喝王老吉”,“好空調,格力造”,等等。這就是金句的魅力。因此,精彩的演講,一定要用到有靈魂的金句——有靈魂的意思是,這句話要能打動人,并能深入人心。

第二個重點,是故事。人容易被有血有肉的故事打動,但不容易被干巴巴的圖表和道理說服。最差勁的演講,就是一直在念PPT上的內容,或者一直在講道理。所以,演講者一定要學會講故事。這個故事最好是親身經歷的,有切身體驗的,還要有價值觀的沖突,主人公應該有所成長。另外,在故事的講述中,要用到情感。通常,在開場的時候,情感是幽默的,之后是緊張的,然后是糾結的,最后是溫暖的。結尾要讓觀眾感受到愛和美好。

第三個重點,是使命。精彩的演講一定要有使命感。你要想清楚:我為什么要做這次演講?這次演講和臺下的觀眾有什么關聯?這次演講能為社會創造什么價值?……有使命感的演講,才能打動觀眾。

一次,深圳市海歸協會舉辦海歸論壇,我作為主辦方的代表,要做五分鐘的演講。我按照自己總結的方法和技巧,設計了這次演講。首先,我明確了演講的主題——我們為什么要辦海歸論壇。其次,明確了觀眾的需求。這次演講的觀眾都是年輕的海歸,演講的內容和風格要對他們的“胃口”。再次,演講的時間不能太長,因為我不是主角,海歸論壇的五位嘉賓才是。按照這個邏輯,我寫下了三組關鍵詞:一個故事(告訴大家我們為什么要辦這個活動)、一個金句(我對五位嘉賓的欣賞和尊重)、共情(引發臺下觀眾的共鳴)。

于是,在活動開始前,我上臺進行了五分鐘的演講。

“親愛的海歸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是深圳市海歸協會的秘書長安妮。”首先,自報家門。

“前段時間我去上課,老師跟我說,如果我希望自己持續進步,需要找一個榜樣。可是找來找去,我真的沒發現誰可以成為我的榜樣。但是,后來我去復旦大學培訓,被一位‘女神’圈粉了。她成了我的榜樣。大家知道她是誰嗎?”我繼續與臺下的觀眾互動。

“陳果。”有人喊出來。

“對了,就是陳果。陳果是復旦大學的‘女神’教授。她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的灑脫和隨性。她從不做任何人生規劃,也從來不自律。她常說:‘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個來得更早,所以我為什么要做計劃?’有人問:‘陳果,你都四十歲了,沒錢沒車沒房,你樂什么呀?傻樂。’可是陳果卻回答:‘如果老天爺眷顧我,給我很多物質財富,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老天爺覺得我已經擁有很多,不再給我物質,那么,請大家相信,我一定會用最優雅的方式,來過這種尊貴的貧窮生活。’我被陳果的這番話打動了。”

“這個故事剛好詮釋了我們為什么要做海歸論壇。我們其實就想展現不同海歸的生活方式。我們想告訴你們:有些人這樣生活,有些人那樣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只要努力生活,每個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你們說是嗎?”我繼續和臺下的觀眾互動。臺下響起了一片掌聲。這個時候,我要引入幾位演講嘉賓了。我還加入了金句。

“人生就像一出戲,雖然沒有完美的劇本,但可以有完美的演技。今天演講的五位嘉賓,他們是我心中的奧斯卡最佳演員。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詮釋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每個人都在告訴我,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是:找到你自己,成為你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實現你自己。最后,預祝第八屆海歸論壇圓滿成功。同時,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小伙伴,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雖然演講只有五分鐘,但現場的效果超級火爆。我發現,只要使用“金句+故事+使命”的模式,整個演講效果就好太多了。活動結束后,很多人加了我的微信,說被我的智慧吸引了,想認識我。其實,我并沒有做什么特別的事,只是調整了自己的演講模式,就打造了一場爆款演講。

“金句+故事+使命”,這是我研究出來的獨特的演講結構。掌握這個小技巧,作為一個演講“小白”,即便沒有天賦異稟的演講才能,也可以成為演講高手。

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

前兩天有個小妹妹問我,現代社會節奏太快了,她很希望進步,很想學習,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學。她覺得每天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可是又發覺自己一年到頭什么都沒有學會,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當你的大腦每天被海量的信息充斥著,你可能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了。

那么,如果想改變現狀,要怎么做呢?

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叫作“三化”——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即先找到一個榜樣,再學習他的優點和特點,然后照搬到自己的生活與學習中。在不斷的學習中,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自己獨特的學習路徑,最后,將自己獨特的學習路徑固化。

套用到我們學習演講中,“三化”也是非常好用的一個工具。

首先,是僵化。在學習演講的時候,找到你認為演講最有特色的人作為標桿,參照這個標桿,觀察他。他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他的演講方式和技巧是什么,他的演講有哪些特征、優勢、習慣等。總結研究他演講的規律和習慣,搬來就用,先模仿他。要知道,創新的第一步,是模仿。因此,我們剛開始去照搬就好了。

其次,是優化。在踐行了一段時間模仿練習以后,你可能已經對標桿人物的演講方法比較熟悉了。你大概知道哪些演講方式比較適合自己,哪些方式用在他人身上合適,而用在你身上并不合適。比如說,男女在演講方式上,就大有不同。男士演講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嘲和自黑來形容自己,又或者用一些互聯網上的段子,這樣做,會顯得這位男士很幽默,還很平易近人。而女士在自嘲和自黑的時候,就不是那么游刃有余。特別是使用段子的時候,如果用得好,就會加分,如果用不好,反而會讓別人覺得這位女士很輕浮。所以,不能隨便使用,要把握一個度,不能太過了。不過,當我們講了一段時間以后,就心里有數了。我們知道,在演講舞臺上,哪些方式觀眾們比較受用,哪些不那么受用。我們也知道,哪些方式是適合我們的,哪些并不適合我們。所以,根據現實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和提升,會讓我們的演講越來越有鮮明的特色。總之,有效則用之,無效則改之,這就是優化。

第三,是固化。經過反復的提升和優化,我們慢慢會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演講風格固化下來,變成我們獨有的風格。一個新的演講方式,一定要形成習慣。習慣是有記憶的,只要把好的習慣堅持下來,就會形成標準動作。比如說,有的人喜歡做瑜伽,哪一天你不讓他做了,他反而覺得渾身不自在,覺得這一天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這就是習慣對身體產生的記憶。

再比如,你的榜樣很喜歡用笑話作為開場,你模仿他,可你并不是一個很擅長講笑話的人,你每次講完笑話,觀眾并不覺得很好笑。那么,你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用提問開場。但是,你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很會提問。如果你提的問題很貼合主題,每次都能讓觀眾代入進來,并引發觀眾共鳴,你就可以把提問開場固化成你的標準做法。久而久之,你就會形成最適合自己的演講風格。

我在學習演講之初,也是使用了“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的方法。記得在幾年前,我參加人生中第一次演講培訓課程,老師講了整整三天,光演講結構就有九種,比如時間結構、空間地理結構、問題解決結構、議題對策結構等等,聽起來每一種結構都好像很好用。選擇太多讓我無所適從。于是,我開始觀察老師的演講特色。我發現老師每次舉例的時候,都很喜歡用問題解決結構。即先提出一個社會問題,再找到解決辦法,最后針對這個解決辦法來展開分析。后來我跟老師交流,他說他比較喜歡用這個結構來做商業路演,這是他的撒手锏。他還告訴我,不要學太多,學精一招,就可以打遍天下。

老師的話我記住了,只要能把一種技巧用到嫻熟,便成功了。

于是,我向老師學習,開始在我的商業路演中使用問題解決結構。不管是團隊的小型路演,還是企業的大型路演,凡是有讓我表現的機會,我都會去嘗試。剛開始做商業路演的時候,我還有點兒緊張,因為總是感覺我在模仿老師,我能感受到這個結構是他的,不是我的。當我講了十幾場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能熟練運用這個結構了。但我發現一個問題,老師很喜歡用提問來開場。比如,老師會問,“大家覺得健康重要嗎?如果我有一款有機產品,安全、價格不貴,又能給大家帶來健康,請問大家會考慮嗎?”或者,“在座的各位有孩子的請舉手。大家覺得喝上安心健康的奶粉重要嗎?”可我并不是一個提問高手。我經常想不到好問題,或者我提的問題總不是大家特別關注的。所以,經常會發生這樣的現象:老師提問的時候,大家都踴躍舉手;我提問的時候,參與的人卻寥寥無幾。

我發現我并不適合用提問來開場,這不是我最擅長的。我比較喜歡講故事。于是,我開始學習和研究講故事。我先寫了幾個關于自己的故事,把它們背下來,然后講給身邊的朋友們聽,觀察他們的反應。如果朋友們覺得故事生動有趣,我再逐漸引用到演講中。講故事的方式非常適合我。我不但在開場的時候能吸引觀眾,甚至還能引發觀眾的掌聲和共鳴。

后來,我干脆就把幾個故事按照標簽分類后背下來,根據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故事來開場。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標準化模式,比如,我有故事模板一二三。故事模板一適用于現場都是投資人的商業路演,因為投資人都喜歡聽我的創業故事;故事模板二適用于現場都是客戶的產品路演,因為大家來聽我演講,都是對產品感興趣的,而不是其他;故事模板三適用于現場都是粉絲的品牌路演,大家都是因為喜歡這個品牌而來到這里的,所以圍繞著品牌講一個感人的故事,是這種類型演講的重點。

據說,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世界上怕公眾演講的人,比怕死的人還要多。我能理解人們對公眾演講的恐懼,因為我曾經也是這樣。其實,演講并沒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先找到某個領域里的標桿人物,找到他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模式,然后去模仿,等學會了,再逐步去超越,在不斷地去嘗試和踐行之后,就會發現,演講真的沒有那么難。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你也會不自覺地變得享受舞臺。演講舞臺中央的人,總是自帶光芒,閃閃發光。那種感覺非常美妙。等你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后,你不但會得到臺下觀眾的認可,更重要的是,你會得到自己的認可。而這種認可,會持續地給你力量,讓你走向更優秀的演說家之路。

先做名牌,再做品牌

在我學習演講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路徑就是:先做名牌,再做品牌。在我看來,只要是正常人,只要你愿意改變,愿意練習,你就可以成為演說家。因為成為演說家本來就沒有什么高深的秘訣,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并加上自己的風格,如果再練習一兩百次,那么,我敢保證,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

在理解這兩句話之前,我們要先厘清名牌和品牌到底有什么關系。

十幾年前,都說生意好做,誰家出了新產品,就拿來仿造,即便質量不怎樣,只要懂營銷、會打廣告,幾乎都能賣得出去。而近幾年,這樣做似乎不怎么靈驗了。不管是什么企業,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優勢產品,就很難存活下去。有可能短期內會賺到快錢,但不久以后就會萎靡甚至敗落。所以,好產品是一切的核心,沒有好產品,營銷做得再好作用也不大。

了解了產品,那到底是先讓這個產品出名,還是先讓它有名呢?答案是:先讓這個產品出名,然后才能有名。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很多不出名的產品,因為不斷地積累和沉淀,慢慢出名了,然后就漸漸變得有名,從而造就了品牌。相信大家都有在網上購物的經驗,對常用的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方式支付寶、財付通等,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嗎,現在支付寶作為被大家廣為認同的產品,默默耕耘了很多年,才奠定了它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地位,然后才成功地蛻變成為品牌的。

把這個邏輯套用到演講當中也是一樣。在演講中,我們要先被大家認識。先不要精確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做一場完美的演講,而是先完成一場又一場的演講。等大家都認識你,而且你逐漸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和技巧,形成自己的風格之后,再去打造自己的演講知名度。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從2017年開始學習演講,那個時候的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總是希望給觀眾呈現最好的狀態,所以我輕易不答應演講,一旦答應了,就希望能驚艷全場。可是在一次女性論壇上,我的夢想破滅了。記得那次是被邀請去給一群年輕的創業女性做演講。那個時候的我,還不太清楚如何做有感染力的演講。整場演講我幾乎都處在神游的狀態。由于太緊張了,我總是忘記早就背下來的詞。在臺上的每一分鐘,我都覺得很煎熬。無疑,這次演講是失敗的,而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次失敗,我的總結是自己不適合公眾演講。

后來,我看了很多關于演講的書,發現很多優秀的演講者都很會表達,他們都是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變成了優秀的演講者的。于是我想,我不應該輕易給自己下定論,覺得自己不適合公眾演講,我決定先講滿一百場再說。

我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特點,整理了三類演講主題。第一類是偏商業的,比如“讓銷售更有溫度”“如何成為人脈管理高手”等,這是適用于企業的演講;第二類是關于個人成長的,比如“如何打造個人IP”“高效管理時間的九大法則”,這是適用于朋友圈的演講;第三類是關于女性的,比如“女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等。制定精彩的演講主題以后,我開始策劃演講內容。準備好之后,我就到處聯系朋友,問朋友的公司能不能讓我去演講,甚至一些朋友圈的線下活動,我都主動出擊,尋找機會。我不需要任何費用,只想鍛煉自己。

當我講到第三十八場的時候,奇跡發生了。講著講著,我感覺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站在舞臺中央,有一種霸占舞臺的感覺。以前那種緊張感完全消失了,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力量,很享受站在舞臺中央、成為眾人焦點的那一刻。我對自己說:今天的這個舞臺,是我的!

隨著我講滿一百場,我的名氣越來越響亮,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有很多企業和社團來找我,邀請我去他們的平臺演講。我知道自己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完成了名牌的打造,讓更多人認識了我,之后,再讓別人慢慢認可我,認可我這個品牌。

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演講風格,逐步把這個風格固化,形成自己獨特的演講模式。同時,我認為學會的最好方式,就是會教。我逼著自己開設演講課,先是在朋友圈給小伙伴們上課,后來又開設線上演講訓練營,遠程指導更多的小伙伴,幫他們提升演講技巧。

漸漸地,我的演講課程和訓練營越來越被人喜歡,很多粉絲主動聯系我,希望能報讀我的課程。甚至有的學員和粉絲給我寫了大段大段的感謝信,感謝我的出現,因為他們上了我的演講訓練營課程,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每次看到這類信息,我都莫名地感動。因為在我看來,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為他人、為世界創造價值。

最后,我想說的是,演講是有人格屬性的。把具有你人格屬性的演講,打造成一個品牌,并非遙不可及。你百思不解,自己為什么總是“運氣不好”,其實很有可能是你輸在了不會說話、不會演講上。不要讓演講成為我們成功的絆腳石,而是讓演講成為我們成功的助力。從現在開始,學會演講,先打造名牌,再成就自己獨特的演講品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康定县| 明水县| 上饶市| 方正县| 巴青县| 蓝山县| 津南区| 徐州市| 福贡县| 阳东县| 山丹县| 多伦县| 汕尾市| 衡阳县| 溧阳市| 翁源县| 探索| 温州市| 吉隆县| 明星| 阿克苏市| 满洲里市| 汝南县| 武冈市| 南康市| 遂平县| 交城县| 鄯善县| 定日县| 岑溪市| 海安县| 贺兰县| 巴南区| 湖州市| 鄯善县| 滨州市| 凉城县| 乌鲁木齐市| 衡东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