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溫玉來說,眼前局勢正好。只要敵國不進犯,溫玉也不會開站。
可就在這是,溫玉出現了變故——
公良郁病危,急召公主回宮理政。
“好端端的,怎么會突然病倒了??芍呛卧颍俊?
將士面露沉痛,沉聲說道:“回殿下,并未說明。只說請殿下火速回宮,以防生變?!?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皇帝哥哥病重一事還請先保密,別亂了軍心?!?
傳話的將士領命離開,公良莜看著信件眉頭緊鎖。
君曜接過公良莜遞給他的信,字跡雖然虛浮,但確實是公良郁的筆跡。
“莜兒先回宮,我來收拾殘局?!?
公良莜思索半晌,點頭應下。領走前,君曜給了她一枚丹藥。
“靈氣有限,雖不能起死回生,但也能消一些病痛?!?
公良莜握緊手中的瓷瓶,多少有了一些安慰。君曜抱了抱她,給了她一柄護身的長劍,送她東行百里后連夜返回營地。
宮里此時亂成了一團,全憑皇后奔走主持。除去病危的皇帝,還有一個待產的嫻妃,可謂是讓剛剛恢復元氣的溫玉雪上加霜。
半夜,皇帝寢殿的們被推開,驚醒了桌邊合衣而眠的皇后。
“誰?”
“皇后嫂嫂,是我。”公良莜原本意外殿內無人的,沒想到皇后居然在。
見到來人是公良莜,皇后緊繃的神經稍微送了一些。
“殿下,您總算回來了??炜纯幢菹掳桑t說傷了內里,藥石無醫?!?
公良莜快步行至窗前,給昏迷的公良郁用靈力探脈,卻發現他的五臟六腑全部被蟲蠱掏空了。
“莜兒,你回來了。”
“皇帝哥哥別說話,我幫你療傷?!?
公良郁雖然知道自家妹妹有些本事,可他的身體到了什么程度,他自己很清楚。
“啟稟陛下、娘娘、嫻妃娘娘難產了?!?
聽到內侍的稟告,皇后一個趔趄蹲坐在椅子上,連站立的力氣都沒有了。
“太醫,太醫呢,不是讓他們守著嗎?怎么會難纏!”
面對皇后的責難,通報的內侍嚇得匍匐請罪,大氣也不敢出。
“去,將嫻妃抬到這邊,安置在一旁的偏殿?!?
不多時,眾人抬著嫻妃,按照公良莜的指示安置在皇帝寢殿的偏殿。
雖然眾人覺得污穢會沖撞了陛下,可公良郁不在乎:“按殿下說的做。”
說罷,握了握公良莜的手,艱難地說:“孩子,拜托你了。”
公良莜一邊照顧嫻妃生產,一邊確?;实鄹绺绲男悦鼰o憂。
終于,在經過了小半個時辰后,嫻妃終于省下了小皇子。
可孩子剛落地,公良郁也堅持不住了。
公良莜抱著孩子走到公良郁身邊,告訴他:“皇帝哥哥,他是你的第一個孩子?!?
公良郁瞳孔微縮,又聽公良莜解釋:“皇后嫂嫂失去的孩子,其實一直都在宮里。這一次,借著嫻妃這個母親,再一次回到您的身邊?!?
公良郁伸手想要抱一抱孩子,可沒有力氣。
“皇帝哥哥,這枚丹藥可以暫時保住你的性命,你快服下?!?
公良郁搖頭,充血的眼中滿是遺憾:“莜兒,哥哥對不住你......本來想看著你風風光光的嫁人的......可來不及了?!?
“會的,莜兒有了喜歡的男子,很快就跟他成親的,到時候還要皇帝哥哥送嫁呢。所以,皇帝哥哥,先把藥吃了,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莜兒,救他......溫玉的將來,就辛苦......你了。”
公良莜再也忍不住,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搖頭拒絕:“孩子我有辦法的,哥哥你先吃藥好不好?!?
“莜兒,我去見父皇母后了......他們知道你長大了,一定會......一定會很欣慰的?!?
“不要,哥哥你說過要守護莜兒一輩子的,不要丟下我一個人好不好。沒有親人的日子,很苦的?!?
“別......”公良郁“哭”字還沒出口,卻已經油盡燈枯,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了。
公良莜看著兄長垂落的手臂,心臟像被大手擰住了一般,絞痛又不知如何疏解。
心有不甘,她將那只作祟的蠱蟲引到自己身上,尋著母蠱的方向去了。
冷宮一處,公良莜看著屋里穿著嫁衣的崔英,雙目噴火。
“殿下來了,向來是陛下已經走了吧。哈哈哈,活著做不成夫妻,到了地下,再做?!贝抻⒄f著,撿起桌上的剪刀,就要自刎。
公良莜眼疾手快,彈指間將那剪刀擊飛,搖頭冷笑:“死對你來說,太便宜了。你這樣的毒婦,就該好好活著,為你害死的那些人祈禱,贖罪?!?
想到什么,公良莜將體內的蠱蟲逼進崔英體內:“既然你喜歡這東西,那就嘗嘗它們的滋味?!?
崔英大驚,慌亂喊叫,可那蠱蟲對她十分熟悉,“嗖”一下鉆進了她的腦中。
被公良莜施了法的蠱蟲,比原來的威力更勝,她就要讓崔英這輩子都飽嘗那種被一點一點吞噬的恐懼的痛苦。
等她再回到勤政殿,嫻妃難產后大出血,太醫們慌亂之間沒及時處理,導致她也走了。
皇后初聞皇帝駕鶴西去,整個人因傷心過度,陷入昏迷,等她醒來,嫻妃也走了。
本就只念著皇帝一人的皇后,此時再無生的念頭,哪怕公良莜告訴他小皇子是她曾是失去的那個孩子,她也不留戀,跟著皇帝去了。
一時間,溫玉皇宮被哀傷彌漫,前朝人人自危。
盡管消息瞞的緊,溫玉皇帝駕崩的消息,還是穿到了北雍和西蜀,讓兩地蠢蠢欲動。
可北雍和西蜀的皇帝不知道,經歷過一次亡國的臣民將士,比任何時候都勇敢無畏。
再加上有君曜這樣一尊佛,北雍不僅沒討到好處,還丟了兩座城。
西蜀也沒好到哪里去,率兵的將領被武燁取了首級,懸掛南屏郡城樓,以儆效尤。
帝后新喪,舉國哀痛的同時,對溫玉的前途又多了些迷茫。
包括朝臣,雖然沒有說出口,卻也在心里質疑公良莜是否能挑起溫玉這桿大梁。
君曜回京,已經是三個月后的事了。
國師雖然辭了職,但是這些日子他輔佐公良莜屢立戰功的事,對于溫玉來說并不陌生。
可以說,溫玉在皇帝去世后沒有亂,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君曜這根定海神針還在溫玉。
因此,有人奏請公良莜,給君曜冊封攝政王,由他來輔佐新皇。
公良莜倒是很樂意的,只是君曜志不在此,她也不能勉強。
“此事不急,等回頭詢問過后再做定奪。”
眾人神色各異,想法也是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一山不容二虎,殿下已然輔佐陛下,則不需要新的攝政王;有人則認為殿下與國師君師亦親友,尊重彼此的選擇。
總之,各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