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正賽超車
- 從都市開始當機師
- 我真的好慌啊
- 2901字
- 2021-07-20 07:05:00
隨著Q1的落幕,Q2的十二位爭奪桿位的車手正式確認。
很快,第二輪排位賽Q2正式開始。
一開始第一圈大家都跑的比較保守,但是第二圈開始,所有人都開始拿出自己的實力。
特別是小馬,不愧是被稱之為外星人的存在,才第二圈就創了一個高不可攀的記錄,差點刷新了這條賽道的記錄了。
其他人感受到來自外星人小馬的這股強勁的壓力,更加小心而又激烈的競爭著。
這中間發生了一件事讓楊宇有些以外,羅老板和洛倫左以及另外兩名車手先后在彎道摔車。
幸好排位賽也是刷單圈最佳,而且各車隊都有備用車,所有急忙回到了P房更換車輛,但是這一耽擱時間就不多了。
要知道,Q2的時間本來就只有15分鐘,很多人最多也就可以跑六圈,發揮不好6圈都沒有。
所以兩人這一耽擱只剩下最后兩圈的時間了。
最后,可能是受到摔車的影響,羅老板最后的成績只來到第7位發車,而洛倫左則是第九位。
最終,不出意外還是由外星人小馬奪得桿位,而楊宇呢,因為兩位大佬的摔車,再加上他的狀態還不錯,所以最終成績是第四名。
Q2結束,經過練習賽、排位賽的角逐,motoGP魔都大獎賽正賽的發車順序終于確立。
其中第一位發車也就是桿位是小馬,第二位和第三位則是杜卡迪和KTM的車手,第四位則是楊宇,第五第六的車手是本田外卡車隊的車手,羅老板第七位洛倫左第九位,剩下的按成Q1的成績和Q2的排位成績依次發車。
很快,時間來到了9月12日,星期天。
今天是motoGP魔都大獎賽的正賽日,不管是motoGP還是moto2和moto3都是在這一天舉行。
首先是各組別的熱身賽,沒有什么看點,很快就過去了。
緊接著從moto3開始的的正賽,然后就是moto2的正賽。
很快經過幾小時的精彩角逐,moto3和moto2的比賽終于結束,結果冠軍是誰我們不管。
最后來到了最讓人期待的MOTOGP 1000CC最高組別的正賽。
這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的8點。
整個賽道周圍都被各種燈光籠罩,當然為了不影響車手的視線,所有的燈光效果都經過專人調試處理,保證的賽道的清晰度的同時還保證的車手的騎行安全。
而這時候,全國各地已經是晚上了,受比賽的各種宣傳以及網上的熱搜影響,電視機、電腦、手機等的前面已經有很多的觀眾在關注著這場比賽的賽況。
雖然這場賽事本身就宣傳的很好,再加上這幾年國內的騎行環境的改變,所以這場比賽本來就有很多人關注,但是由于楊宇的參賽,各大媒體包括CAV體育頻道都大力宣傳,所以才導致選在不管是不是圈內的人,都有很多人在直播間或者電視機前觀看。
當然,楊宇的家人也在內,不過由于楊宇一直很有組建,駕駛公司的防護服,所以也沒有出現什么反對的情節。
反而是家里的親戚朋友都紛紛聚在一起觀看這一次比賽,同時,為了避免看不懂,他們還專門到網上去查了比賽規則。
比賽即將開始,所有車手和各自的車輛在車隊團隊的擁護下來到賽道上。
這也是整個大獎賽第一次在賽道上發車。
按照順序,楊宇排在第二排的第一位,前面就是小馬。
這幾天比賽比較忙一直沒有和小馬有所接觸,作為小馬的忠實粉絲,楊宇當然很快就把注意了放在了他的身上。
也許是感受到楊宇的目光,小馬轉回過頭來,看到是楊宇很給面子的對著楊宇笑了笑,伸了一個大拇指。
楊宇也回了一個大拇指表示尊重。
比賽即將開始,兩人并沒有交流,開始等待技工對車輛進行最后的檢查。
比賽開始時間還有三分鐘,所有人確認車輛沒問題之后,退出賽道,只留下參加比賽的車手以及他們的機車。
盡管有了前面幾次的鋪墊,楊宇對比賽的氛圍也有些熟悉了,但是正賽這種場合,而且還是在賽道起跑線上發車還是第一次,不可避免的有些緊張。
見比賽馬上開始了,楊宇深吸了一口氣,一瞬間整個狀態就上來了。
帶上頭盔,發動機車。
“嘟..”
隨著比賽提示響起
“轟...”
整個賽道響起一陣劇烈的內燃機轟鳴聲。
所有的機車像是原地起飛一樣瞬間串了出去。
比賽開始,楊宇抓住機會向著右邊快速貼近。
因為前面馬上就是第一個向右的螺線型收縮的彎道,所有的車手必須在入彎之前減速并且貼近內圈。
但是,楊宇的速度還是慢了一步。
畢竟第一次這樣發車,而且是這么多人一起搶道,沒有經驗,所以等楊宇貼近內圈的時候已經落到了第七名。
不過好在,出了彎道之后,各車輛都是排著的,所以一時之間后面的車子也沒法超過來。
不過楊宇也知道,必須盡快調整速度,不能和后面的速度相差過大,不然就得無條件讓位,要不然就要被犯規處罰。
很快楊宇穩定好當前的車速和狀態。
這時候,處于第一梯隊的是93號外星人和36號車手,40號、43號則是第二梯隊。
而原本處于第七和第九的羅西以及洛倫左分別來到了第五和第八加上第六的9號車手以及66號楊宇處于第三梯隊。
所以楊宇現在的局勢很尷尬,為了防備被洛倫左超車,又要在僅有的條件下利用各種優勢盡快的超越30號前車。
而且就算超越了9號前車也很尷尬,46號羅老板也不是那么好超的。
就這樣,就這樣前面三個梯隊的隊形繼續保持著,而后面的車手的斗爭才叫激烈,才僅僅三圈就已經有兩人摔車出局。
時間來到第5圈,楊宇后面的99號洛倫左有些按耐不住了,準備在下一個彎道對楊宇進行超車。
而楊宇現在并不打算讓位,這就導致第三梯隊的戰斗開始打響,楊宇和洛倫左兩人你追我趕的誰也不讓誰。
但是楊宇也感覺很吃力,還好楊宇的體力強悍并沒有感覺到體力過度流失。
而受到楊宇和洛倫左的影響,9號和46號羅老板也只能忙于應對。
這場緊張的戰斗一直持續到第14圈,連續超高強度的9圈的競爭,9號車手有些體力下降,在T7號彎道的時候翻了一個錯誤導致摔車退場,楊宇乘積來到第六,洛倫左跟上第七。
現在第三梯隊就只剩下羅老板、楊宇以及洛倫左。
這時候,所有的觀眾都為楊宇捏了一把汗,被兩位大佬夾在中間,楊宇的下場很多人已經可想而知了。
盡管楊宇現在的表現再次讓所有人驚訝,但是并不妨礙大家想楊宇取得更好的成績,不過這都得看楊宇接下來的表現。
時間來到第17圈,比賽已經進行大半了,這時候場上的各梯隊的差距已經很大了。
處于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差距已經來到達了4秒多了。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以在此車手的速度,就算是最慢的車手加上彎道的減速也可以跑上兩三百米,這種情況如果前面兩位不失誤的話,一直保持基本就是穩拿領獎臺。
而第三梯隊之后的車手時間相差更大,來到了七八秒的地步。
不過好在,楊宇他們的第三梯隊和第二梯隊的距離并沒有加大,反而拉近了一點來到了一秒出頭。
就在這時,他們前面即將抵達一個弧度較大的彎道,而彎道過后就是一條不是很短的直線,楊宇覺得必須冒險發力了,不然后面的時間根本沒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所以他必須冒險,他想像小馬一樣把壓彎角度加大,這樣在彎道的速度就可以不用下降太多,在這樣的大彎很有機會超過前面的羅老板。
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很大,畢竟他從來沒有試過這么大的壓彎,而且還是像小馬一樣的68度左右的高難度。
不過考慮到自身的身體素質已經剩余的體力優勢,楊宇覺得還是有很大的成功幾率的。
“嚓...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暗自給自己打了一個不靠譜的氣,楊宇在彎道即將到來的時候開始減速。
但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楊宇的速度并沒有降到前面的那么低,而是保持住了一部分速度。
然后在所有人目光中側身把車子向下壓,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是楊宇失誤可能會因為速度過快而沖出跑到的時候。
楊宇繼續把車子向下壓,知道肩部也輕微摸到了賽道上才保持著這樣的姿態,完全不故觀眾和很多專業人士呆滯的目光,迅速從46號羅老板的身邊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