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記者還會多問幾個關于《與神同行》問題,沒想到就提了這么一嘴。
又回答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羅陽送走記者。
“小陽,你還是個編劇?”回到片場,吳岡老師拉住羅陽問道。
他的戲份差不多快拍完了,等明天梅亭進組,和她還有幾場對手戲。
倪大洪老師已經殺青,他的戲份本來就不多。
羅陽一陣無語:“吳岡老師,《匹諾曹》就是我寫的,您不知道?”
“是嗎?我還真沒注意!”吳岡老師驚訝道,“那你在編劇方面比當演員有天賦啊!”
“我就當沒聽出來您其實是在說我演技不行…”羅陽笑道,“我以后可能會在導演編劇這方面著重發展,請您的話,您可別推脫。”
羅陽已經徹底認清了自己的演技實力,片場里是個人就比他演的好。
倪大洪老師和吳岡老師是前輩就不說了,張新城和陳興虛在學校就比他強,也不提,連孟梓義和白鷺都跟他有的一拼!
“沒問題,不過最好別是偶像劇了,我確實不適應偶像劇的表演節奏。”吳岡老師說道。
“吳岡老師,小陽,你們聊什么呢?”潘岳明剛結束一場戲,也湊了過來。
他在劇里演的是羅陽,也就是崔達布的主管,和白鷺的角色有一條搞笑隱秘的感情線。
本來這個角色找的是個羅陽不認識的演員,那個演員家里出事,才臨時請的潘岳明。
潘岳明只有一部話劇要演,又沒有經紀公司管著,看完劇本就過來了。
“聊我以后當導演的事兒呢。”羅陽說道,“到時候潘老師也別推辭啊!”
看到潘岳明,羅陽就想到了一部韓劇,《我的大叔》。
簡直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一樣,同樣是人到中年諸事不順,同樣莫名承受其他人莫須有的惡意,最重要的是老婆都出軌了…
不用演,潘岳明根本就是現實中的大叔。
“能想到我就不錯了,我現在哪還有挑劇本兒的權利啊!”他笑著說道,笑容里既有無奈,也有看透一切的灑脫,矛盾卻共存。
雖然打贏了官司,可是他的形象暫時還沒恢復,對方死皮賴臉,就是不執行判決,登報道歉。
第二天,梅亭到了。
梅亭是那種十八九歲的時候看著不太漂亮,年紀越大卻越耐看的那種,和俞非鴻一個類型。
接近四十歲的她和剛剛十九歲的孟梓義站在一起,竟然毫不遜色,甚至還略勝一籌。
……
3月20號晚八點,愛奇異正式上線《信號》,一次放出6集!
當然,需要開通會員才能觀看全部6集,非會員用戶一天解鎖一集,一個星期剛好還能休息一天。
這天晚上,張新城、陳興虛、白鷺和孟梓義全都聚在他的房間,守在電視前,一起慶祝羅陽的第一部影視作品問世。
羅陽嚴重懷疑他們是舍不得花錢開會員…
打開手機app,打開《信號》,投屏到電視上,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竟然不能播放!
羅陽只能找到電視上的愛奇異,登錄自己賬號。幸虧現在已經把郊區的戲份拍完了,那里的酒店裝的不是網絡電視。
第一集開頭,鏡頭從操場上緩緩拉起,給到了一個小女孩兒,女孩兒怯生生的,一個人坐著…
“畫面不錯啊!都跟電影差不多了!”張新城贊道。
隨著劇情發展,小女孩兒被拐走,顧明哲一次次地去警局,大家漸漸進入看了進去。
尤其是孟梓義和白鷺兩個女孩兒,一會兒因為顧明哲不和女孩兒一起打傘,導致女孩兒被拐兒生氣,一會兒又因為警察不重視顧明哲的建議而著急…
另一邊,從人藝下班回家的吳岡老師吃完飯后罕見地坐到了電腦前面,也打開了《信號》。
“老吳,看什么呢?”吳岡老師妻子端了杯茶放到書桌上。
吳岡老師已經看到第一集中半,眼睛盯著屏幕答道:“一個小朋友寫的劇,我看看他寫的怎么樣。”
“怎么樣?”王岡老師妻子問道。
“不賴。”吳岡伸手在桌子上摸茶杯。
吳岡老師妻子眼看茶杯要被打翻,趕緊端起來放到他手里:“就不能看著點兒?這劇就好看到你眼睛離不開?”
吳岡老師笑著點點頭,吹了吹手中的熱茶,抿了一口:“寫的好,拍的也好。找我演的怎么不是這部劇呢?”
“你往那邊兒點兒,我也看看!”吳妻推了推他。
“你不是守著電視看你的婆媳劇呢嗎?”
“插廣告了,下一集還沒開始呢,我先看看這個,你快起來點兒啊!”
吳岡老師把皮椅讓給自己老婆,去旁邊辦了凳子,回來發現進度條被重新拉回到了第一集開始的地方。
“你…”
“你什么你啊!看就看,不看去一邊兒!”
吳岡老師默默坐下,開始二刷。
一集接著一集,直到眼角的淚珠控制不住地往下流,吳妻才看了看時間。
“呀!”
“怎么了?”
“都十一點多了!”
“是該睡覺了,看完這集就睡吧。”
“不是!”吳妻急道,“我的電視劇播完了!”
……
《信號》一集一個小時,節奏緊湊,懸念迭生,很容易看進去。
像吳岡老師妻子這樣,一發不可收拾的觀眾大有人在。
十點,《信號》登上微博熱搜,到了十二點,熱搜前五里就有三個是關于《信號》的。
這說明什么?說明韓佳女買熱搜了!
呸,劃掉。
說明網友們對《信號》的討論熱情極其高漲:
“這才是一部電視劇該有的樣子!沒有主角眼瞎式的偶遇,沒有為了湊時長而塞的毫無意義的對話,沒有突兀膈應的廣告植入…總之,我宣布,這是我心目中2015年最好的網劇!”
“作為一部刑偵劇,《信號》超額度完成了自己的人物,節奏緊湊,環環相扣,雖然涉及兩個時空,又有插敘倒敘,但一點都不會讓人混亂。導演牛逼,編劇牛逼!”
“怪不得作成網劇,尺度確實可以,刑偵之余,還有一絲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本來很擔心對講機發揮的作用太大,導致破案過程無聊,沒想到如此精彩,對講機的作用恰到好處,多一分顯得努力無用,少一分則讓這個設定雞肋。”
“只有我一個人發現編劇里有韓佳女了嘛…”
“韓佳女怎么了?又不出名,羅陽可是《與神同行》的作者,知道《與神同行》在國漫中的含金量不?”
“韓佳女是三爺女兒,還含金量,人就是金子好不?”
“別爭了,倆人都牛逼,一個是大佬女兒,另一個是漫畫大神作家,這么想想,合作出這么一部劇,好像也正常…”
好吧,最后幾個是貼吧的討論,羅陽費了好大勁兒才從網上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