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2007年對玉龍雪山地區常見的經濟植物進行調查,調查路線從海拔1800米的南麓虎跳峽,至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流石灘,高差近3000米,常見的野生經濟植物有81科177屬387種。依據植物資源的類型劃分及其經濟用途,將區內野生經濟植物分為8類,其中藥用植物172種、花卉126種、芳香植物21種、油料植物19種、鞣料植物19種、纖維植物10種、淀粉和膠質淀粉植物10種、野果植物10種。
玉龍雪山常見藥用植物資源共31科90屬172種,其中金鐵鎖、云南重樓是云南白藥的主要原料。當歸、巖白菜等名貴、珍稀藥材種類比較豐富。
玉龍雪山海拔高差懸殊,具有寒、溫、熱3帶若干氣候類型,且濕度較大、日照多、紫外線充足,因而植物花大色艷,是云南高山花卉的主要產地,素有“天然花園”的美稱。常見的觀賞植物資源共有8科32屬126種,尤以杜鵑屬45種、報春花屬44種和龍膽屬36種植物居多。區內芳香植物資源涉及樟科、蕓香科等7科13屬21種。區內常見纖維植物有8科8屬10余種。
玉龍雪山常見的鞣料植物資源4科7屬19種。如松脂含量高的有云南松、華山松、高山松;可生產生漆的漆屬植物有5種,栲膠資源有板栗和青岡等,單寧含量在7%以上的樹種有水冬瓜和野核桃等,區內常見淀粉植物有5科5屬10種,如各種櫟類的果實。常見的野果植物資源有4科6屬10種。
玉龍雪山總面積為2.6萬公頃,天然林面積7663公頃,占總面積的29.5%;疏林地面積1235公頃,占總面積的4.8%;灌木林地2288公頃,占總面積的8.8%;無林地面積1269公頃,占總面積4.9%;非林地面積10545公頃,占總面積52%。主要有云南松林、鐵杉林、華山松林、高山松林、麗江云杉林、長苞冷杉林、大果紅杉林、小果垂枝柏林、櫟類林等森林類型,積量1857796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5%。
玉龍雪山已記錄到的主要野生經濟動物有59種,屬于獸類的有8目21科 42屬57種,多分布在高海拔和人跡少至的地方,有種類多、數量少的特點。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25種,其中國家級一類保護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云豹、綠尾虹雉4種;二類保護動物有:獼猴、黑熊、小熊貓、石貂、大靈貓、小靈貓、鬣羚(野驢、蘇門羚)、斑羚(巖羊)、巖羊(青羊)、原麝、林麝、馬麝、藏馬雞、白鷴、紅腹角雉、金貓、穿山甲、水獺、毛冠鹿、白腹錦雞、鸚鵡21種。
玉龍雪山自然保護區當地和周邊有4個鄉12個村,有納西、漢、藏、彝、傈僳、白、普米等7個民族10000余人。早期的森林采伐、過度放牧、環境污染等人為活動的影響造成了保護區動植物棲息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和破碎化,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自然保護區成立,由于生產生活的需要,一些優良用材和觀賞樹木如云南榧樹、長苞冷杉、瀾滄黃杉、麗江鐵杉、棕背杜鵑等因過量采伐,林地生境惡化,植株數量極其有限,且多散生分布,天然更新困難,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受市場高額利潤的驅使,一些珍貴藥材和花卉如蟲草、松茸、短柄烏頭、云南黃連、金蕎麥、喜馬拉雅紅豆杉、紅景天、黃牡丹、龍膽花、蘭花、綠絨蒿等因長期濫采亂挖,資源破壞嚴重,分布范圍日益減少,已瀕臨滅絕。
因傳統習慣或利益驅動,周邊社區村民非法進入保護區偷捕盜獵野生動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保護區偷捕盜獵的野生動物種類主要有野豬、巖羊、林麝、穿山甲、水獺等獸類和紅腹角雉、白腹錦雞、鸚鵡、畫眉、山斑鳩、竹雞等鳥類。
玉龍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少有的植物模式標本的集中產地,有800多種種子植物模式標本采集于此。國內外科研單位頻繁涌入,年進入玉龍雪山進行科學考察的人員達2000多人次。
玉龍雪山上有3條索道,活動范圍從海拔2400m的麗江古城擴大到了保護區核心的海拔4506m雪山冰川,每年接待的旅游客流量超出了玉龍雪山的接待能力。同時玉龍雪山旅游服務,活動范圍深入到了海拔3800~ 4000m的雪線附近。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游客踐踏、破壞;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滇金絲猴、野驢、黑熊等珍稀動物已難覓蹤跡。
1982年到2002年,玉龍雪山最大的白水1號冰川冰舌大約后退了250米,厚度和積雪面積也在減小。冰川末端海拔高度由2004年的4255米上升至2009年的4320米;海拔4680米處的冰川寬度由2004年的336米縮減為2009年的318米。全球氣候變暖是玉龍雪山冰川退縮的主要原因。
1957—1999年,玉龍雪山冰川消失了4條,總面積減少了3.11平方千米,冰川表面形態破碎嚴重,冰面破碎化趨勢已從消融區發展到積累區,2008年和 2009年在冰川積累區已形成冰面河和冰面湖等。
2001和2009年,玉龍雪山地區由1957年的19冰川縮減為13條,總面積由11.6平方千米分別減小為5.30平方千米和4.42平方千米,1957~2009年冰川年面積變化率為-1.19%,遠大于中國其他典型冰川區冰川面積年變化率。
2011年,白水1號冰川表面已陸續發育為一系列規模較大的冰裂隙,冰體凍結能力降低,冰緣帶巖體穩定性下降,誘發了2004和2009年玉龍雪山漾弓江5號冰川的崩塌。
甘海子位于玉龍雪山東麓,原為高山冰蝕湖泊,后因雪線上升,積水減少以至干涸,人稱“干海子”,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高原草甸,整個大草甸長約4公里,寬約1.5公里。
藍月谷玉龍雪山冰雪融化成河水從雪山東麓的一條山谷而過,因月亮在藍天的映襯下倒影在藍色的湖水中,又因英國作家希爾頓筆下的《消失的地平線》中的藍月亮山谷近似于此。故名“藍月谷”。
藍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過程中因受山體阻擋,形成了4個較大的水面,人稱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湖岸四周植被繁茂,遠處雪峰背襯。
滑雪場位于扇子陡東坡下,海拔在4500-4700米之間,四季積雪,東西向長1000米,南北向寬600米,且雪質好,適合四季滑雪。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滑雪場,中國一年中滑雪時間最長的滑雪場。
白水河,從干海子到云杉坪之間,有一條山谷,谷內林木森森,清溪長流,谷底清泉長流的河,叫白水河。因河床、臺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塊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從石上流過,亦呈白色,因色得名“白水河”。白水河之水來源于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
云杉坪海拔3240米,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約0.5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納西語稱為“吾魯游翠閣”,意為殉情之地,在納西東巴經典《魯般魯饒》中,曾把云杉坪描繪成白鹿當耕牛、赤虎當坐騎、雉鳥來報曉、白雪釀美酒、樹上結金果、潔凈無蒼蠅的理想樂園,即納西族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
牦牛坪納西語稱為“閣展古”(閣是高山草甸,展為有如星朵羅列,古為一方或一隅),意思是一方有如星朵羅列的高山草甸。海拔為3700米,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兩天之后。一對俊美的男女。行走在這座富有神話興致的雪山之上!
“老公,你現在,真是越來臉皮越厚了,原本你還裝著一點,現在,怎么,你這都已經開始照著手機。給我讀了是吧!”玉如櫻氣憤的說道!
“嘿嘿,這不是,比較官方嘛,你要知道,這可是最為官方的記載!哎呦!如櫻,你得溫柔一點!哎呦,你還打我。哎呦。如櫻啊,得得,我給你說一下關于這里的神話傳說吧怎么樣,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