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識,有風度,有魄力,不愧出身名門,知道權貴就吃這一套。”
“你的精神層次就止步于此了嗎?她才不是為了別人的看法實施的技巧呢。那叫人格魅力。”
“Hallo effect ”。短發男人有一種玩世不恭的獨特氣質。
電視上,論壇直播依舊在進行。
金發碧眼面容精致的女人接過麥克,問了一個問題。屏幕下則是專業地實時出現字幕。
“Jacqueline,我非常喜愛您的作品,并且認為您是H國最有實力的作家,請問這些年的寫作,您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女人語調愉悅,精神風貌十分良好,看樣子早已對這種場合駕輕就熟。
“哈哈,你們猜她讀得懂中文嗎?就在這標榜自己的審美水平,真是太不走心了吧……”
紀然嘲笑著。
“一碗飯而已,那么在意干嘛。”鄺逸鴻向來一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姿態,仿佛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一場游戲而已。
“You know what?”
女人拿起麥克,聲音很低,甚至有些沙啞,卻格外清晰并且充滿了力量感。
“I am dead inside.”
一句話略顯悲傷,令原本玩笑著的幾個屏幕前的觀眾放下了酒杯。
“前幾天,我整理自己寫作初期的文字,”
女人娓娓道來,一旁的交替傳譯則是認真聆聽,邊拿起麥克,給在場的非中文嘉賓翻譯話里的內容。
“It’s very female,and sexy.”
“it's belong to me and my close friends.”
“那是剛剛開始寫作時,我描繪出來的自己的世界。那里很美,被情感圍繞著,我沉浸其中,十分滿足。”
“然而,漸漸的,我發現自己在改變,我的文字在改變,過去的那個自己,似乎死掉了。”
“對了,就在我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正拿著一束大紅薔薇花走在街上,卻看見了路邊一只狗的尸體。”
“Oh,god.”金發女聞之以手捂嘴,表示震驚。
“It’s a signal, right?”女人側臉,看向旁邊兩位嘉賓,像是在尋求認同。
“Oh yeah.”金發女表情夸張地表示認同。
“是的。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事物不會是毫無緣由的。”另一側的長者回答。
“鮮花與死亡,那個下午,令我震驚不已。”女人回答,似乎思緒依舊在某個時刻的定格里。
“當我開始寫作,我的靈魂似乎從那個原本只有我的世界,慢慢突破,來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就像一幅三維立體畫,世界的真實緩緩展現在我的面前,我不再只屬于我自己,不再是那個沉浸在浪漫薔薇世界中的小女孩,我來到了真實的世界,而這里,不僅有鮮花,還有死亡。”
“我感覺自己被環繞著的生態、語境,在不斷降級,這種降級的感覺,類似一種死亡。”
“那您是怎樣面對這種感覺的呢?這種巨大的落差感?”又是一個問題。
她側著頭,略微沉思,又端坐了起來。
“我終于明白了一個事實。過去的我,完全生活在情中。而真實的世界,在法的邊緣。到達這里,就像那天下午,看見的暴烈陽光下的尸體,殘酷而真實的景象,就像一種時空的穿梭。”
“所以我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要寫作,寫作的意義是什么。”
“情、理、法。這是一個層面順序。我要用寫作,呼吁人文素養,這里不是說簡單的感性的兒女情長、愛美之心,而是把人引向更像人的層面。有情有義,情就是美,是道德,是人生境界。一個人,即使千金散盡,依舊應該有作為人的復雜系統和無形財產。不可以除了錢Nothing to loose了。也不可以除了錢,再無其他追求了。”
“所謂未開化,就是完全理解不了情、義、道德、美的層面,而在法的最底線,花樣百出。”
“人該有人的尊嚴與美好,需要啟蒙與開化,需要擁有覺醒的靈魂,而不是終結于流浪動物一般,曝尸于烈日下。”
“這就是我在寫作生涯中,逐漸意識到的,作為一個執筆者的社會責任。”
“有時候我在想,所謂人文素養,或許就是在一個人被世俗的洪流沖擊得妥協于存在主義哲學之前,大腦中已經有根深的先驗美學體驗,拒絕靈魂的徹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