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79. 一個牛販子的愛國情懷
- 東周五百年
- 湛兮若存
- 2093字
- 2021-08-05 12:20:11
周王室那位好牛的王子頹雖早死了,但卻給洛陽城留下一份遺產——發達的養牛販牛產業。當時周邊的鄭衛各國商人都把牛販到這里來賣,洛陽城里有全天下最大的牛市。
話說鄭國有一個牛販子叫弦高的,雖是不入流的商賈,卻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此時正收了數百頭肥牛,準備趕到洛陽去賣。走到黎陽津時,遇見一個叫蹇他的故人,剛剛才秦國來。
弦高不過順嘴一問:“秦國最近有什么新聞嗎?”
“秦國的三帥馬上要攻襲鄭國了,十二月丙戌日出兵,怕不多久就會到地方了。”
弦高聞言心下大驚,心道:“鄭國是我父母之邦,不知道便罷了,如今既知道了怎能不救?要是國家亡了,我有何臉面回故鄉?”
于是一個念頭涌上心頭,他辭別了蹇他,一邊派人星夜疾奔鄭國去報信;一邊選出二十頭肥牛假作犒軍的禮物,其余的暫時寄養在客棧。自己駕車,一路迎著秦國軍隊來的方向走去。
進入滑國地界一個叫延津的地方,恰好遇見秦軍的前哨,弦高攔住高叫:“我是鄭國來的使臣,求見秦國元帥!”
中軍的孟明視聽到前哨的消息,大吃一驚,心想:“鄭國怎么知道我軍來奔襲?莫非走漏了消息?”
孟明視只得傳那弦高來車前相見。弦高打定主意自家偽裝成鄭國使臣,說:“寡君聽說三位將軍即將出兵吾國,特派下臣前來犒勞。吾國地處大國之間,屢遭欺侮,不知有何處不敬得罪了上國,日夜思之,不敢就寢。請將軍見諒!”
“鄭伯既派你來勞軍,怎么沒有國書?”
“將軍是冬十二月丙戌日出兵的,聽說大軍行軍甚急,怕繁文縟節多了,趕不上貴軍的腳程。所以口授下臣前來請罪,沒有其他意思。”
孟明視眼珠一轉,命弦高附耳上來輕聲說:“寡君派咱們來原是為征討滑國的,與你鄭國沒什么關系。”
接著傳令:“駐軍于延津!”弦高這才拜謝而出。
西乞術,白乙丙問為什么要在延津停下,孟明視很是無奈:“咱們千里奔襲,只在出其不意,才有制勝把握。如今鄭國連咱出軍的日期都知道了,必已做了不短時間的戰備了。要攻吧,必然城堅難克;圍城吧,兵馬太少難以為繼。如今滑國沒有準備,不如攻破滑國得些俘獲,回去還可以勉強交差,不算師出無名了。”
當夜三更,三帥兵分三路,合力攻破滑城,逼得滑國國君逃往翟國而去。秦兵在城中大肆擄掠,金銀財物,青年男女,通通擄走。
滑國遭逢此難,自此不能復國,秦兵走后,很快這個地方被衛國所吞并。倒揀了個大便宜,不費一兵一卒,白白拓了好大一塊國土。
再說鄭國那邊,鄭穆公接了弦高的密報后,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此時正是二月上旬,便派人前往客棧,窺視杞子,逢孫,楊孫三人的動靜。
探子見到這三人與轄下隨從已經整治車馬,磨刀霍霍,個個精神抖擻,只等著秦兵一到,便獻出北門。
鄭穆公大吃一驚,忙令老大夫燭武,手捧束帛來為他們餞行,說:“各位將軍已經在敝邑呆久了,供給不起了,連原圃中的麋鹿都快被吃光了。如今聽說各位已整裝待發,要走了嗎?孟明將軍已到了周與滑之間,莫非要去相投?”
杞子心跳快停了,暗暗思忖:“必是此事已泄露,等秦軍到了,遠征無功,必會歸罪于我等。不但鄭國留不得,秦國看樣子也回不去了。”
杞子拿話搪塞燭武,當天便帶著數十名親隨逃奔齊國去了。逢孫與楊孫也逃奔宋國去避罪。他們帶來的千余秦國戍卒沒了主子,聚在北門生亂。鄭穆公派佚之狐分發些錢糧給他們做路費盤纏,讓他們各自還鄉去了。
鄭穆公記了弦高一大功,拜他為軍尉。這事算是過去了,鄭國躲過一劫。
晉國曲沃,晉襄公正在殯宮守喪,忽聞諜報:“秦國的孟明視將軍領兵東去,不知要到哪里?”
襄公大驚,即刻召集群臣議事。中軍元帥先軫早已探知全部敵情,直接對襄公說:“秦君不聽蹇叔,百里奚的諫言,千里奔襲鄭國。這便是‘有鼠西來,越我垣墻’,咱們要趕緊布置截擊他們,此機不可失!”
欒枝反對:“秦國對先君有大恩,如今未報其恩德,反而攻伐他的軍隊,置先君于何地?”
“這正是為了繼承先君的遺志。先君薨逝,秦也是盟國,不來吊憫,反而越我國境用兵,伐我姬姓同姓國,無禮之至!先君知道必也會含恨九泉,又有何德可報?且之前兩國有約,彼此同兵,但圍鄭之時,秦國卻背我而去,他們不講信義,咱們還顧什么恩情?”先軫反駁道。
欒枝又說:“秦國又沒侵犯我國的邊界,這么出擊未免太過了些!”
先軫越辯越勇:“當年秦國立先君并非為了咱們好,只是為了輔助陪襯他們秦國。等到先君做了霸主,秦國表面不說什么,實際打心里忌憚。如今乘我國喪用兵,實是欺負吾國不能庇護鄭國,要是咱不出兵,就真是顯得沒那個能耐了。恐怕他們將來勢必會攻伐晉國,這此不給予迎頭痛擊,未來何以自立?”
趙衰亦覺不妥:“秦軍雖可痛擊,但主公現在居喪,這般擅動兵戈,怕是于禮不合。”
“翦強敵以安社稷才是最大的孝道,你們都覺得不行,那我一個人去好了!”先軫置地有聲,胥臣等人也站在他一邊。
于是這事算是定了。襄公問先軫:“元帥估計秦兵什么時候回來?從哪里走?”
先軫掐指一算:“臣料定秦兵不能克鄭,這般勞師遠征,又后繼乏力不可長久,一來一回總要四個月時間,初夏時節應該過澠池了。此地是秦晉交界處,西邊有兩座崤山,東崤西崤相去三十五里,是秦兵歸國必經之途。這地方草木茂密,山石陡峭,有好幾處兵車通不過,必須解下馬絡下車步行通過。是絕佳的伏兵場所。”
崤山設伏?全不出蹇叔所料,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