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get到宋國的求救信號,當然是樂于出兵的。齊桓公之所以成為霸主,無非是因為其尊王攘夷的功績。如今尊王這一項,他平定太叔帶之亂,是已經做了,如果這回擊退了老來中原生事的楚國蠻夷,那他這個霸主就坐穩了。
大Boss做了決定,該下頭臣子們出主意了。還是狐偃在戰術上出謀:“曹國新近朝貢于楚,而衛國剛剛與楚通婚,這兩個國家又恰巧是主公的仇人。如果我們舉兵去伐曹衛,那楚國必要移師來救,則齊國與宋國那邊就可解圍了?!?
文公定謀之后,囑咐公孫固回去告知宋成公務必堅守??梢c強大的楚國對抗,重耳又擔心自家兵少。
趙衰說:“從古至今,大國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曲沃武公當時只有一軍,后來獻公發展成兩軍,就滅了霍,魏,虞,虢諸國,拓地千里。我晉國現在,也是大國了,應該有三軍才對?!?
“要立三軍,就得有元帥,你看由誰來擔當此任?”文公對此很沒底。
“為將者,勇不如智,智不如學。主公要是求那智勇之將,那有的是人,但有學問的,臣能想到的只有郤縠一人。此人雖已五十多歲,但仍然手不釋卷,熟讀《詩》《書》《禮》《樂》。兵事以民為本,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晉文公于是召郤縠為元帥,在國中廣驀兵士,立為上中下三軍。郤縠將中軍,郤溱為佐;狐毛將上軍,狐偃為佐;命欒枝將下軍,先軫為佐。此外荀林父駕馭御用戎車,魏犨為車右,趙衰為大司馬。
操演軍陣時,郤縠親自登壇發令,坐作進退,皆有成規。有不會的教三次,還不會的便以違令論處,施以刑罰。一連操演了三天,陣中奇正變化無窮,指揮若定。眾將無不佩服。
正在此時,將臺之上忽刮起一陣旋風,將那帥旗生生折為兩段,眾將見之色變。只有郤縠不動聲色:“帥旗折倒,當應在我本人身上??峙挛也荒芎椭T位共事多久了,但主公必會大獲成功?!?
大家問其緣故,郤縠只是笑而不答。
周襄王二十年春,晉文公準備兵分兩中分伐曹與衛,郤縠表示反對,他說:“臣已和先軫商議好了。要是分兵,的確可以取勝于曹衛,但卻不能與楚國相抗。主公可以假借伐曹為名,向衛國借道,想那衛國必不會同意。我們便可從南陽渡河,出其不意,直搗衛境,這樣以迅雷不及掩耳這勢,可有八九成勝算。打敗了衛國,再乘勢直逼曹國。想那曹伯素來失盡民心,又畏我軍威,必定能順利攻破!”
“你真是個有學問的將領啊!”晉文公贊嘆。
于是派人出使衛國,提出借道伐曹的要求。衛大夫元咺對衛成公說:“之前晉君流亡時路過衛國,先君未曾禮待。如今來借道,主公一定要答應。否則,他們必先攻衛再破曹。”
衛成公不許:“寡人與曹國都是臣服于楚國的,如果讓晉師借衛道而伐曹,必會惹怒楚國。晉國怒了,咱們還可依靠楚國,要是連楚國都得罪了,那能依靠誰呢?”
重耳聽到回稟,曰:“果然不出元帥所料!”于是下令繞道南行。
過了黃河,來到五鹿,晉文公忽認出這就是介子推割股的地方,不覺凄然淚下,諸將皆同懷感悲。魏犨說:“我等自當攻城掠地,為主公一雪往年之恥,何用嘆息?”
先軫請命:“說的是。臣愿領本部士兵,先去拿下五鹿。”
“我來助你一臂之力?!蔽籂咭沧愿鎶^勇。文公點頭,于是二位將軍登車前進。
先軫多奇謀,他命令士兵們多帶些旗幟,經過山林高崗時,便要把旗子插遍,桿頂還要高出樹冠來。魏犨不解:“所謂‘兵行詭道’,今這樣遍插旗子,不是讓敵人早做了防備嗎?”
“你不知道。那衛國本來一直是臣服于齊國的,最近才改投了楚國,國人心中不大順氣,總怕中原諸侯來討伐他們。我們主公要繼隨齊桓的霸業,自然不能示弱,得先聲奪人?!?
話說五鹿百姓,哪里知道晉軍突然來到,登城遠望,見山林高崗遍布旗幟,不知來了多少晉兵。城中人心大亂,人們爭先出城逃竄,守臣根本止不住。等先軫大軍來到城下,根本無人守城,一鼓作氣進了城,便向晉文公告捷。
晉文公喜形于色,特特對著狐偃說:“舅舅之前說得土是好兆頭,如今果然應驗了!”
遂留下老將郤步揚屯守五鹿,其余大軍拔營向前,于斂盂駐扎。此時元帥郤縠突然得了病,晉文公親自前往探視。
郤縠于病榻前說:“臣蒙主公知遇之恩,本應該肝腦涂地,以報知己。怎奈天命有限,應了那折旗之兆,臣臨死前有一言奉告主公?!?
“你有什么話盡管說,寡人沒有不聽的?!?
“主公要想戰勝楚國,必得先合齊與秦。如今秦國遠而齊國近,主公應速遣使結好于齊侯,若能齊侯合兵,則曹衛必懼而請和,這是壓制楚國的上上之策?!?
此時不甘心的齊孝公已薨,偏偏他連兒子都沒一個,國人推立他的弟弟公子潘,也就是葛嬴生的那位姜潘來繼承大位,是為齊昭公。
昭公新立,正憂心著陽谷的事,聽說晉侯有意結盟,馬上親自前往衛地斂盂會見晉文公。
衛國那邊,成公聽說五鹿已失,立刻派遣寧速之子寧俞,前來晉營中謝罪求和。晉文公說:“衛國不借道,如今只是懼我兵威而求和,并非出自本心,寡人必將踏平楚丘?!?
一言既出,楚丘城中紛紛謠傳晉兵馬上到了,人心惶惶。寧俞回城復命后勸衛成公出城避一避兵鋒,衛成公嘆氣:“先文公不幸失禮于晉君流亡之時,寡人又一時不明,沒答應借道,如今連累國人,真是無面目呆在楚丘了!”
于是,衛成公將國事委托于大夫元咺與弟弟叔武,自己逃往襄牛去了。一面還派出大夫孫炎,前往楚國求援。
當月,郤縠病逝于軍中,晉文公痛惜不已,命人送棺歸國治喪。軍中人事變動如下:因先軫有取五鹿之功,升為元帥。再用胥臣佐下軍,補先軫的缺。
文公想著要不就干脆滅了衛國算了,先軫諫言:“如今齊宋的危機尚未解除,就先滅了別人的國家,就違背了霸主存亡恤小的道義了。況且衛國雖無道,但衛君既已出亡,廢立我們說了算。不如移兵往東去伐曹,等楚國來救援衛國,咱們已經在曹國了。”
讓他們撲個空也好,晉文公點頭同意了。于是到了三月,晉軍圍了曹國。這可是曾讓重耳大大受辱的國家,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