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秦昭襄王在位太久,占了后代的壽數(shù),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只在位三年,便得病薨逝了。呂不韋扶太子嬴政即位,此時這位少年君王只有十三歲,未及弱冠,尊呂不韋為尚父。尊趙姬為太后,封異母弟成嶠為長安君。
此時的秦國,正式進(jìn)入?yún)尾豁f時代。呂不韋父親死時,四方諸侯遣使吊喪,車馬堵塞了咸陽的街市,比秦昭襄王下葬時還要隆重。真正是“權(quán)傾天下,威振諸侯”。
秦王政改元首年,呂不韋知道信陵君已失勢,準(zhǔn)備要對魏國用兵了。先命大將蒙驁與張?zhí)朴懛ペw國,攻下晉陽城。
秦王政三年,呂不韋再派蒙驁與王龁伐韓,韓將公孫嬰領(lǐng)兵來拒戰(zhàn)。
王龁發(fā)狠說:“我第一次敗給趙國,再敗于魏軍,蒙秦王大恩赦罪不誅,這回定要以死相報!”
他帶領(lǐng)自己的千名私屬,直犯韓營,力戰(zhàn)而死。趁著韓營被沖擊的這股子亂勁,蒙驁領(lǐng)軍殺入,大敗韓師,殺了公孫嬰,奪取了韓國十二座城池,得勝歸國。
自從信陵君失勢,魏趙兩國也斷了交好之情。趙孝成王派廉頗伐魏,包圍了繁陽城,沒等攻下來呢,孝成王便薨逝了。太子趙偃即位,是為趙悼惠襄王。
新王登位時,廉頗已攻下了繁陽,準(zhǔn)備乘勝深入。趙國朝堂上有個叫郭開的大夫,因為素愛阿諛被廉頗所嫌,好幾次當(dāng)面叱責(zé)他。郭開是個小人,便借此機會在趙悼襄王面前進(jìn)諂言,說:“廉頗老了,沒用了,伐魏這么久卻勞而無功?!?
趙王聽進(jìn)去了,派武襄君樂乘去前線代替廉頗為將。
廉頗十分憤怒:“我自從在惠文王手下為將,至今已經(jīng)四十多年,從未挫敗,樂乘是什么人,憑什么取代我?”
他指揮手下要攻擊樂乘,樂乘怕了,逃回邯鄲。廉頗知道自己抗命有罪,只得逃奔魏國去了。魏王雖尊他為客將,但畢竟心有疑慮,不肯用他。廉頗此后便定居于大梁城。
秦王政四年的十月,大批蝗蟲從東方飛來,遮天蔽日。弄得秦國境內(nèi)莊稼絕收,疫病橫生。呂不韋下令,百姓納粟米一千石,可拜爵一級,以增加國家糧食儲備。
同年,信陵君因若干年沉緬于酒色,傷了身,得病身亡。馮諼太過于哀傷,也跟著去了。信陵君府上門客,自刎從死的有上百人,可見信陵君其人有多得天下士子之心。
轉(zhuǎn)過年來,魏安釐王也薨逝了,太子魏增嗣位,是為魏景湣王。秦國趁魏國國喪之機,派遣大將蒙驁,接連奪取魏國的酸棗等二十座城邑,設(shè)立東郡。
收拾完魏國,蒙驁又把矛頭指向衛(wèi)國,接連攻下朝歌與濮陽。衛(wèi)元君是魏王的女婿,向東逃到野王,依山而居。
魏景湣王此時才醒悟道:“若是信陵君在,秦兵也不至于如此縱橫無忌!”
大梁遣使欲與趙國修好,重新“合縱”抗秦。趙悼襄王本也有此意,效仿當(dāng)年平原君與信陵君行“合縱”聯(lián)兵之事,不料忽然接到邊報:“今有燕國拜劇辛為大將,領(lǐng)兵十萬,來犯北界?!?
這個劇辛原本也是趙國人,和龐煖還有些交情。后來龐煖在趙國出仕,而劇辛則投奔了燕昭王,被任命為薊郡太守。當(dāng)年燕王喜被廉頗圍困,全仰仗將渠講和才解圍,整個燕國深以為恥。
之后,趙國雖強逼著燕王喜任用將渠為相,但君臣都心懷芥蒂,不過一年多,將渠便辭了相印。燕王喜便任用劇辛為相國,兩人同心同德,日夜思謀著如何向趙國復(fù)仇。之前因為有廉頗在,燕國一直不敢動彈。如今聽說廉頗被趕到魏國去了,秦兵又攻下了趙國的晉陽城,燕王覺得正是報趙之時。
劇辛聽說龐煖憶取代廉頗為將,心里十分看不起他,對燕王說:“龐煖不過是個庸才,跟廉頗沒法比,何況晉陽已被秦兵攻下,趙人疲于奔命,咱們乘此機會痛擊,定可洗雪當(dāng)年栗腹之恥。”
燕王喜十分興奮:“寡人正有此意,相國能為寡人辛苦一趟么?”
“臣熟知趙國地理,定會生擒龐煖,獻(xiàn)于大王之前?!?
燕王喜命劇辛領(lǐng)兵十萬伐趙。趙悼襄王得到消息,馬上召龐煖來問計。
龐煖說:“劇辛自以為是老將,必有輕敵之心。李牧在代地,應(yīng)該讓他引軍向南,從慶都行軍,截斷劇辛后路。臣引一軍正面迎戰(zhàn),讓他腹背受敵,必可生擒劇辛?!?
趙悼襄王依計而行。
劇辛渡過易水,取道中山境內(nèi),進(jìn)犯常山,一路甚為順利。龐煖屯軍于東垣,筑起深溝高壘,等著燕軍過來。
劇辛問帳中諸將:“我軍深入趙境,若對方堅壁不出,則成功無望。誰敢挑戰(zhàn)?”
栗腹之子栗元此時也在帳中,為報父仇,欣然愿往。劇辛覺得不夠:“還要有一個人相幫才行。”
有一個叫武陽靖的下級將官請求出戰(zhàn),劇辛便給了這兩人一萬精兵,前去進(jìn)擊趙營。龐煖讓樂乘與樂閑兄弟張開兩翼等著,自己親自領(lǐng)軍迎戰(zhàn)。交鋒了二十多個回合,忽然一聲炮響,樂家兄弟兩翼齊進(jìn),用強弓勁弩亂射。
武陽靖中箭身亡,栗元回車要走,被龐煖與樂氏兄弟從后掩殺,一萬精兵損折了三千多。劇辛大怒,親自率領(lǐng)大軍前來接應(yīng),龐煖卻不肯接戰(zhàn),撤退了。
劇辛攻不進(jìn)趙營,便命人來送戰(zhàn)書,約定明日于陣前單車相見。龐煖一口答應(yīng)了,兩軍各自做準(zhǔn)備。
次日,燕趙兩軍各自列陣,約定:“不許施放冷箭。”
龐煖與劇辛各自駕單車與陣前相見。龐煖在車中施了個禮說:“將軍風(fēng)采依舊??!”
劇辛還禮道:“當(dāng)年別君離趙,不覺已四十多年了,我已老了,君亦是蒼顏白發(fā)。人生如白駒過隙,看來所言非虛啊!”
“當(dāng)年燕昭王禮賢下士,將軍投奔而去,一時燕國境內(nèi)豪杰依附,猶如云之從龍,風(fēng)之從虎??扇缃裾淹跄鼓疽压埃K代與鄒衍相繼離世,昌國君也回歸我趙國,燕國的國運,可想而知。老將軍已六十歲了,還孤立于衰庭之中,猶自貪戀兵權(quán),做這危險之事,是要做什么?”
龐煖這番話,可謂是絲絲入扣,那么劇辛?xí)绾螒?yīng)答?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