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57. 蘇秦合縱抗秦
- 東周五百年
- 湛兮若存
- 2068字
- 2022-01-30 14:32:11
蘇秦問:“聽說大王讓諸侯們割地獻秦,是想安坐不動而吞并天下嗎?”
秦惠文王說:“是的。”
“大王東有函谷關與黃河天險,西據漢中平原,南有巴蜀富饒之地,北有胡與貉,分明是四面雄關要塞。秦國沃野千里,雄兵百萬,以大王的賢明,臣愿獻謀出力,吞并諸侯與周室,一統天下,易如反掌。哪有安坐而成事的道理呢?”
這時候,秦惠文王剛剛殺了商鞅,對于滔滔不絕的游說士人發自內心的反感,推辭道:“毛羽不成,不能高飛。先生說的事,孤雖有志,但力有不逮。需等待數年,秦國兵力強盛時,再考慮這事吧。”
蘇秦退下后,又絞盡腦汁將三皇五帝,春秋五霸的攻戰得天下之術,洋洋灑灑寫了一本十多萬字的書,獻給秦王。惠文王雖然看過書了,但依舊不想用蘇秦這個人。沒法子,蘇秦又去走相國公孫衍的門路,可人家剛拿到相印,怎會推薦才華在自己之上的人呢?這條路也走不通。
一晃蘇秦又在咸陽呆了一年多,早年變賣家產換得的黃金百鎰早就用完了,黑貂裘也穿破了,生計艱難。只得將車馬仆從變賣了,換幾個路費,背著一個空布袋子走回了洛陽。
父母看到他這個狼狽樣子,大聲辱罵。蘇秦進來時,妻子正在織布,眼見丈夫歸來,也不肯下織機相見。蘇秦一路奔勞,已是腹中饑餓,跟嫂子要碗飯吃,嫂子只說灶下沒柴了,不肯為他生火。
此情此景,蘇秦不覺落淚:“我如今一身貧賤,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子不把我當小叔子,母親也不把我當兒子,都是我的罪過呀!”
蘇秦搜檢家中的舊書,忽然看到一篇姜太公所著的《陰符》,想起出山之時,鬼谷子曾說過:“若游說失意,只須熟玩此書,自有進益。”
莫非這才是屢次失敗的根源?蘇秦忽有所悟,于是閉門讀書,晝夜不息。夜里實在困得厲害了,上下眼皮打架,便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頓時鮮血流到腳跟。研學數月頓悟,然后將天下列國的形勢細細揣摩一番。一年之后,天下之勢盡在掌握。
蘇秦覺得自己的學問已登峰造極,是時候“貨賣帝王家”了,于是對弟弟蘇代與蘇厲說:“我已學成,取富貴如探囊取物,你們可以資助我出去游說列國。一旦有出頭之日,也好引薦你們。”
怕弟弟們不相信,蘇秦還將《陰符》細細講解了一番,蘇代與蘇厲似有所悟,欣然同意各出黃金,資助二哥出行。
辭別家人后,蘇秦本想再去秦國,又一想:“如今七國中,只有秦國最強,可成就帝業。可是秦王一直不肯用我,要是再去,又是一樣不肯用,我又有什么臉回家呢?不如想一個法子,讓天下其余列國同心協力,共抗秦國。”
于是,他先投奔了趙國。此時在位的是趙肅侯,用的相國正是趙侯之弟公子成,號奉陽君。蘇秦先去求見奉陽君,沒討到喜歡,只得離開趙國,向北轉去燕國,求見燕文公。可是,沒人引見啊。這般一蹉跎又過了一年多,蘇秦盤纏用盡,連旅店的飯錢都付不起了。
客棧里有位客人見他可憐,借給他一百錢,勉強度日。正好聽說燕文公出游,蘇秦在路旁伏地求謁。燕文公一聽說他就是蘇秦,十分高興:“聽說先生曾向秦王獻十萬言書,寡人心中仰慕得緊,恨不能親眼讀到。如今先生肯惠教寡人,實乃燕國之幸。”
于是,燕文公載蘇秦回朝,虛心請教。蘇秦奏曰:“大王位列諸侯,地方兩千里,兵甲數十萬,兵車六百乘,輕騎六千,但比起中原其他國家,數目不及一半。可為什么這么些年從未遭受過兵伐之苦,安居無事呢?”
燕文公說:“寡人不知。”
“那是因為趙國在南面充當了燕國的屏障。大王不與近前的趙國結好,反而割地去取悅遙遠的秦國,不是太愚蠢了嗎?”
“那應該怎么做呢?”
“依臣之見,不如與趙結為親好,進而結聯六國為一體,協力共抗秦國,為燕國求得百世之安。”
“先生要合縱以安我燕國,這也是寡人之愿,只是怕其他諸侯不肯啊!”
“臣雖不才,但愿面見趙侯,一起定約。”
燕文公大喜,資助蘇秦許多金帛作為路費,派出高車駟馬,和許多壯士一路護送他到趙國。
此時,相國奉陽君趙成已逝,趙肅侯聽說燕國送蘇秦來出使,特意在大殿上降階相迎:“貴客遠臨,有何見教?”
蘇秦奏曰:“天下的布衣賢士,無不仰慕賢君的高義,愿意效忠于前。怎奈奉陽君嫉賢妒能,所以游士們才裹足不前,卷口不言。如今奉陽君成了牌位,臣才敢獻上愚忠。保國莫如安民,安民莫如擇交。如今山東六國,趙國最強。地方兩千里,帶甲數十萬,有兵車千乘,輕騎萬匹,糧草也可支用數年。秦國最忌憚的便是趙國,然而之所以這么多年不敢大舉伐趙,就是怕韓魏斷其后路。
韓魏兩國無名山大川之險,一旦秦國大兵出關蠶食,兩國投降,禍必及于趙國。臣考察天下地圖,六國的地方合起來比秦國多萬里,兵力比秦國多十倍,若六國能凝成一股繩,并力西向,破秦又有何難?如今秦國恐嚇諸國,要求割地求和。無緣無故割地,無異于自破。依臣愚見,不如約會六國君臣于洹水,定立盟誓,相為唇齒。
一旦秦國來攻哪一國,則其余五國共同援救,如有敗盟背誓的,則諸侯共討。秦國雖強暴,但怎能以一國之力與天下爭勝呢?”
趙肅侯說:“寡人年輕,立國日子不久,從未聽過先生這樣的計策。如今您愿糾合諸侯共同拒秦,寡人不敢不敬從!”
于是,將趙國相印交給蘇秦佩戴,并賜給他一座大宅子,又贈百輛馬車,千鎰黃金,百對白璧,千匹錦繡,號為“合縱長”。
從此以后,一會兒合縱,一會兒連橫,縱橫家們攪得天下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