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名叫智瑤,是智武子智躒之孫,智宣子徐吾之子。當初智徐吾要擇立嗣子,曾問過族中最知名的謀士智果:“立智瑤怎么樣?”
智果答曰:“不如立智宵。”
“智宵的才智都在智瑤之下,還是立智瑤好。”
“智瑤的確有五個過人之處,一為美須高大,二為善射,三為多才藝,四為強毅果敢,五為智巧過人。但惟有一個短處,便是貪殘不仁,他雖有五個優點,但只憑這一短處,誰能容得下他?若立智瑤,那智氏這一宗便完了!”
徐吾沒聽進去,依舊立了智瑤為適子。智果長嘆道:“我要不跟智氏一族劃清界限,只怕將來會跟著一起覆滅!”
他私下謁見太史,悄悄給自己改了氏譜,自稱輔氏。
智徐吾死后,智瑤嗣位,獨專晉政。很快,便因趙無恤之事與趙氏結了梁子。趙鞅臨終前,囑咐兒子無恤道:“他日晉國若有難,晉陽是個可以依憑的地方,你一定要記著。”
周貞定王十一年,趙無恤代父而立,是為趙襄子。晉出公早就與四卿不兩立了,他秘密派人向齊魯兩國借兵,以討伐四卿。這消息被齊國的田氏與魯國的三桓反告給了智伯。
智瑤大怒,伙同韓康子虎,魏桓子駒,趙襄子無恤,四家合兵反過來討伐晉出公,逼得出公逃往齊國。之后,智伯立晉昭公的曾孫姬驕為君,是為晉哀公。自此晉國的大權,盡數歸于智瑤之手。
此時的智伯,在內有智開,智國等同族親臣,在外有浠疵,豫讓等忠勇有謀之士,位高權重,漸漸生出代晉之野心,時常召集諸臣來密議此事。
謀士浠疵說:“四卿勢均力敵,若一家起,則引三家共拒。若要謀奪晉侯之位,必須先削減另外三家的勢力。”
智伯問:“如何削減?”
“如今越國風頭正盛,晉國已失去盟主地位。主公不如托言說要興甲兵與越國爭霸,假晉侯之命,讓韓趙魏三家各獻上百里之地,以充軍資。他們三家若肯割地,則咱們白得了三百里的封邑,而他們則實力大損。若有不肯的,再以晉侯之命,率大軍滅了他。這便是‘食果去皮’之法。”
“此計甚妙!但不知先從哪家割起?”
“智氏與韓魏關系甚好,而與趙家有嫌隙。應該先韓次魏,然后趙家則不能獨善其身了。”
智伯先派出智開來到韓家,韓虎迎入中堂,問其來意。智開說:“我兄長奉晉侯之命,準備整兵伐越,命你們三家各割地百里,入于晉國公族,以增加稅賦以充軍用。特派我來問一問,韓氏打算割哪塊地?”
“你且暫回,待來日再回報。”
智開走后,韓虎召集手下問:“智瑤挾晉侯之命,要削弱三家實力。我想要興兵除掉這個賊子,你們覺得怎么樣?”
謀士段規說:“智伯是個貪得無厭的,假借君命削我之地,如果起兵反抗便是抗君犯上,他便有了罪名了。不如給了他,他既從我韓氏得了地,必會再向趙氏與魏氏伸手。若趙魏不從,必會相攻,到時咱們不就可以坐觀得利了嗎?”
次日,段規畫出地界圖,由韓虎親自進獻于智伯。智瑤大喜,于藍臺設宴款待韓虎一行。酒至半酣,智伯命人取出一軸畫,放在案幾上,請韓虎觀賞。原來畫的是魯卞莊子刺三虎的故事,上頭有題詞:“三虎啖羊,勢在必爭。其斗可俟,其倦可乘。一舉兼收,卞莊之能!”
智伯有意捉弄韓虎,說:“我也曾閱讀史書,發現列國中與足下同名的人,有齊國的高虎,鄭國的罕虎,如今與足下正好湊成三虎!”
在中國古代,直呼對方的名字是避諱的,也是失禮的。一旁的段規不能容忍,進言道:“依禮,不能直呼其名,故稱名諱。如今您如此戲弄我家主人,豈不是太過分了?”
智伯一見這段規生得特別矮小,估摸著站起來也就只到自己的胸口,頓起輕蔑之心,拍著腦門說:“你這小兒知道什么?竟敢來饒舌?畫上三只老虎吃剩下的,莫非就是你嗎?”
這話說完,似乎覺得特別有趣,智伯還拍手大笑。段規不敢懟他,只得目光轉向主人。韓虎裝作喝醉了,閉著眼睛答道:“智伯說的是啊!”
二人告辭后,智國來勸諫道:“主公如此戲弄韓氏君臣,他們必會恨咱們,若不防備,必會有大禍。”
智瑤瞪大眼睛說:“我不禍害別人就謝天謝地了,哪個敢來禍害我?”
“螞蟻蜜蜂都能害人,何況是一氏之主?主公若不防備,他日悔之晚矣!”
“那我便仿效那卞莊子刺殺三虎,什么螞蟻蜜蜂,能奈我何?”
次日,智瑤再派出智開來向魏桓子駒求地。魏駒打心眼里不想給,謀臣任章勸道:“把地給出去,失地者必會生懼,得地者必生驕狂之心。驕則輕敵,懼則相親,屆時我三家可同仇敵愾,智氏之亡便指日可待了。”
魏駒同意獻出一座萬戶邑。智瑤派兄長智宵向趙氏求取蔡皋狼之地,趙襄子可就沒那么好說話了,新仇舊恨涌上心頭,大怒道:“土地是先人一代代傳下來的,怎能輕棄?韓魏兩家有地給你,我卻不能拿著自家土地來獻媚!”
聽了智宵的回報,智瑤大怒,帶上所有智氏家甲,再邀上韓魏兩家,共同攻打趙氏。約定滅了趙氏以后,將趙氏的土地三家平分。韓虎,魏駒兩個,一來懼怕智伯之威,二來也是貪念作崇,各自帶領著一支人馬,跟著智能伯出征。
智伯自將中軍,韓軍在右,魏軍在左,一齊殺奔趙府而來,準備擒拿趙無恤。
趙氏謀臣張孟談預先得到消息,急奔來告:“寡不敵眾,主公應該速速出逃避難!”
趙無恤也慌了手腳:“該往哪里逃呢?”
“當然是晉陽。當年董安于曾在這里修筑公宮,又經尹鐸一番治理,城中百姓感念其數十年撫恤之恩,個個愿效死力。何況先君有臨終遺言在,他日家國有難,晉陽可恃。主公趕緊走吧,不能遲疑。”
趙無恤立即率領家臣張孟談,高赫等人,望著晉陽疾走而去。智伯引領三家兵馬,在后頭窮追不舍。
究竟趙氏命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