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情,不。應該說是少司命,此時她的潛意識里有對李木的好感。可是她的表意識卻沒有對過去的記憶,所以現在李木的感觸很奇妙。
一方面他很希望李詩情的記憶可以恢復,可另一方面因為楊小蜜的事,他又有點兒希望維持這樣的情況。是的,真的很渣。他并不是想要開后宮,而是不想讓這件事被李詩情知道,因為這確實是背叛。
少司命現在沒有以前的記憶,她現在的記憶是陰陽家灌輸的記憶,所以是貼合大秦的。而在封建社會開后宮這件事比較普遍,所以這個時候少司命知道,其實很大可能并不會離開李木。這樣一來,李木也不用背著負罪感。
可沒有以往記憶或者說不是完整的李詩情,真的是李木喜歡的李詩情嗎?李木以前喜歡看穿越小說,重生回自己的小時候,改變自己的過去,站在東風口,趁著風飛上天空。
可有個問題我們得去思考,你重生回去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這個心愛的人是你一直以來喜歡的人嗎?人的性格塑造,一般由教育和環境因素影響。所以,少司命是李詩情嗎?
賤人就是矯情,李木很想罵自己一句后,繼續沉迷在少司命的軟玉溫香之中。早上有少司命溫柔的投喂,下午有她精致的按摩手法,晚上還能抱著小姐姐睡覺,這樣的生活不美嗎?
東皇太一勒令大、少司命抓他回去,李木能猜測到一點。陰陽家以陰陽五行,七種屬性為根本。每一種屬性對應都會有一個天資聰穎的長老為代表,如今五行部都有。陰屬性有月神,陽屬性有東君,那么作為陰陽家最強的東皇太一呢?
李木推測東皇太一九成可能是陰陽合一的混沌屬性,就是李木現在的靈力屬性。其實李木很不理解,為什么修行一定要單一的屬性去修煉,雖然前期進步神速,可之后呢?留下的那些暗傷怎么辦?
御劍術上對于修煉的靈力并不提屬性,基本都是李木這樣的混沌屬性。只是每個人天賦不同所以在法術的側重上會有偏頗,但靈力絕對不會讓弟子發展單一屬性。
蜀山派,源自太上圣人老子一脈,其出函谷關時曾留《道德經》一書給尹喜,而尹喜也就此入了道家。后來更名為長眉真人,建了蜀山一脈。
由此可知,圣人道統不偏科,你怎么回事?所以李木在教導項少羽大的時候,教的就是蜀山心法。
這里要插一句,自從那天李木和少司命深吻,林妙妙摔門出去之后,李木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自由。只要不跑路,干什么都行。嗯,除了對林妙妙口花花,少司命雖然對他很容忍,但每當這個時候都會發火。
因此,李木這些天確實教導了項少羽不少東西。不過李木也發現了,這家伙雖然喜歡修行,但更多的是想要獲得實力,然后沖鋒陷陣,馬踏聯營。
項少羽出生楚國項氏一族,是楚國貴族,心里對于大秦有不少怨恨。對此李木很理解,畢竟從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貴族子弟,到如今這樣的地步自然接受不了。
不過,想要正真成為一個挺帥,只會打仗行嗎?自然不行,所以李木今天問了他一個問題:大秦為什么能滅六國?
對此,項少羽當時張口就說:“六國腐敗,國君昏庸無能,不能任賢選能。”
李木翻了個白眼,就這?初中歷史課本都不會這么寫!就這政治覺悟,怪不得藍星歷史上被劉邦給滅了。
“當年周王室分封諸侯,秦的土地有多少?其他六國的土地有多少?為什么后來的秦國能以一國對其他六國?只是國君昏庸?只是朝政腐敗?”
“這……,秦國,豺狼虎豹之國,秦人,野蠻兇殘之人。”
“哈哈哈。”李木無語的笑道,“不能正視別人的強大,你永遠也打不敗他!”
“我……”項少羽不知道該說什么,這些都是他聽來的,他也問過范增。可是每次范增只讓他去看書,然而他特別討厭看那些各國書籍。六國文字各不相同,他想要看那些書,就必須要學六國文字,那得多累!
“六國在時,連年征戰,每年死傷的人數都以數十萬計。可如今大秦一統,天下承平,百姓生活平平安安,你為何思念故國?”
“秦,虎豹之國,怎么會讓百姓過好日子?”項少羽梗著脖子,顯然死鴨子嘴硬。
李木氣笑了,嚴肅道:“大秦國都你去過嗎?我去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你的故國可曾做到過?大秦商貿繁榮,百姓賦稅徭役都遠比六國時低上不少。你的故國呢?你有鴻鵠之志,可你裝不下整個天下,只有你那一畝三分地的故國,你怎么能完成志向?”
“我……”項少羽一時語塞,呆愣的坐在馬車上。
李木也不勸他,這事得自己想明白,沒有裝下整個天下的心胸,怎么可能得到天下?不明白這個道理,項少羽的結局和藍星歷史也不會有變化。
少司命端著一碗湯藥來到李木身邊,遞給他。眼波流轉,盡顯溫柔。可李木此時很矛盾啊,他很沉迷少司命的溫存,可他也明白這是少司命不是李詩情。這算不算出軌?
低著眼,李木不敢看她,喝完藥之后,李木將碗遞給少司命,趕緊上車在榻上打坐。打坐可以抵制誘惑,李詩情對他就是最大的誘惑。
漫天的群星,不斷的閃爍,天地間巨大的陰陽魚這一次將李木囊括在中間位置。無數陰陽色氣流不停地進入李木身體,而那漫天的繁星也在每次閃爍時,盡好像形成了一個神奇的大陣。
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間那土黃色的麒麟。五只神獸虛影交相輝印,連帶著無數五行靈氣涌入李木身體。
這些氣流進入李木身體之后不斷打磨著他的肉體,這就是筑基。因為李木已經練氣九層,所以在他丹田之中,靈氣團也在每次修煉的之后更加凝實。
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道德經》上所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尤其身旁還有個老爺爺,不停地闡述天地之間的奧妙。李木有時也會想著,將這些深奧的道都記下來,之后好好體悟。
然而,這種做法完全沒有用。哪怕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記,等他結束修煉的時候也會忘記所有內容。因此,之后進入修煉幻境,他便不再做無用功。
“桑海城快到了,按照我們的腳程,大概三兩天我們就能見到東皇閣下。”大司命看著遠方,急迫的心情每一個人都能看到。自從那次撞破李木和少司命接吻的事后,大司命這些天看到李木,只有鄙夷和蔑視以及冷哼。
今天這是第一句話,李木給了回應:“是啊,到時候我也會成為你們這樣吧!忘記過去所有的記憶,成為陰陽家的一份子,為東皇太一賣命!”
少司命走到他身邊,與他十指相扣。大司命對于李木的話半個字也不相信,她的記憶里,她父母雙亡后,就和少司命進入陰陽家。記憶如此清晰,怎么會失去記憶?
因此,她正想嗆李木兩句,誰知道李木和少司命竟然旁若無人的十指相扣,頓時氣不打一出來,冷哼一聲,鉆出車廂和項少羽一起坐在駕車位上。
說到項少羽,那天之后他變化有點大。或者說格局打開了,每次路過城池的時候,都會主動要求進城采買食物。回來的時候會和李木交談所見所聞,從他的話語里,李木欣慰地表示這孩子時是真的聽了進去。
“一個國家想要興盛,那么一定要有嚴明的法紀。法律不是為了評判別人的道德標準,而是守住每一個國民的做人底線。法律嚴明的國家才會興盛,就像大秦。法紀松散的國家必然失敗,比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所以,你得想清楚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去定律法。”
“師傅,一個國家的強盛不應該是人口和土地嗎?”
“親的崛起就是你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秦最開始的時候十分弱小,什么時候開始被天下人矚目?商鞅變法!自商鞅變法之后,秦奮六世之余烈,到如今鞭笞天下。靠的是什么?法度嚴明這是其一,其二,底層的平民可以向上晉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師傅,平民中有人才?”項少羽這樣的貴族是不能理解的,不要看他和墨家走得近。其實他能接觸到的墨家的那些頭領,哪個不是以前吃穿不愁的?
“你世家貴族每年能有多少人出生?這九州每年能有都少人出生?是你這幾十個貴族里產生天才的機會大,還是我這幾十萬平民中產生天才機會大?”
“師傅,我不太懂。貴族之所以是貴族,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因此,貴族肯定比平民要強啊!”
“蒙恬,今天大秦黃金火騎兵的統領,騎兵中最強的一支。他家往祖上數四代,是什么人?平民!基數的龐大自然會有更大的概率產生優秀的人,你老是著眼著將諾大一個國家,寄托在那么幾家人,期待著他們能有個優秀的后代,這是有病!”
這一個月來的相處,項少羽已經對李木有所了解。提問的問題即使會讓李木很生氣,他也會完整的解釋完,因此項少羽真的很勇,特別敢問。
“那師傅,貴族子弟從小就對國家大事耳熟能詳,而平民有接觸不到這些,那怎么選擇優秀的人才呢?”
“人才是個長期培養的過程。平民和貴族,其實差的是什么,你剛剛已經說了出來。那為什么不提供一個相同的環境呢?你可以辦鄉學啊,開設政務、軍事、經濟、法度等各種課程,連農業你也可以開設。
反正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能成為家里的勞動力,讓他們在家務農,只會讓孩子身體受損。如果國家庫房寬裕,不如給所有進入鄉學的孩子提供一日三餐。等學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安排考較。選擇優異的一批人進入府學,教授更加重要的內容。最后,等這批孩子弱冠之年,正好為你所用。”
“師傅高啊!這樣每一年都有優秀的人才可以用,只是第一批人培養起來有些耗時耗力。而且平民們不愿意孩子進鄉學怎么辦?這考較如果有人賄賂考官怎么辦?”
“第一,樹立起正確的態度。要讓百姓們明白,從鄉學畢業的孩子將會成為縣里官員的儲備人員,之后是有機會直接當官的。第二,提供餐食,誘之以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和你的繼任者必須一直堅持做這件事,而且必須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