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2 月12 日,程少堂姐弟五人與父母親合影。前排為父母親。后排從左至右為:老四少兵、老三少庭、老大姐姐菊青、老二少堂、老五少波。父親于半年后的8 月7 日去世。
1963 年10 月,外祖母家三代同堂的全家福。這張照片上沒有程少堂,但卻對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教育部語文出版社 2008 年初出版的“名師講語文”叢書之《程少堂講語文》開篇“內在的童年”,記錄的就是關于這張照片的故事。抱著雙胞胎(老三少庭、老四少兵)的是程少堂的母親,程母右手邊是外祖母。第二排右一站立者為程少堂的姐姐菊青。
程少堂1977—1979 年連續三年參加高考用的準考證。因當時家里經濟條件特別困難,三年高考用的準考證都是使用同一張照片。
1979 年6 月15 日, 第三次參加高考前夕,程少堂在老家生產大隊(現在叫村)辦的王龍學校做民辦教師期間與老師們的合影。后排右一為程少堂;前排左二為程少堂小學三年級時的語文老師程烈夫先生,《程少堂講語文》一書中有關于程烈夫先生的詳細回憶。
1983 年春, 大學畢業前夕, 不滿二十四歲的程少堂引用巴爾扎克的座右銘“拿破侖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我用筆去完成”,來抒發自己的雄心壯志。
1976 年,程少堂兄弟四人最早的合影。從左至右為:少庭、少兵、少波、少堂。
1983 年大學畢業后至1990 年,程少堂在原航天部066 基地第一中學(地處鄂西山區宜昌地區遠安縣)任高中語文教師期間所進行的教育文化學研究,是語文味研究的前(潛)研究階段。這是1988 年7 月他與所任課的066 基地第一中學1988 屆高中班學生的畢業合影。前第二排右二戴墨鏡者為程少堂。
2011 年6 月30 日上午,程少堂應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之邀,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題目為《從“冷美學”到“熱美學”——中國語文教學美學新體系》的講座。這是進北大中文系所在地北大五院時的照片。
1994 年秋,程少堂與夫人、女兒在他的工作單位珠海教育學院校門口的合影。
1988 年全國中語會當時的會刊《語文教學論壇》雜志編輯部與全國中語會聯合舉辦全國青年教改新秀評比,程少堂被評為第一名。參評論文《現代控制論思想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在該刊發表后,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1989 年第9 期全文轉載。這是1989 年4 月程少堂在湖南張家界參加頒獎會時的照片。后第二排左一為程少堂。
1992 年12 月31 日,程少堂在華中師大進行全日制教育學原理碩士學位論文《教育規律研究》的答辯。
經過十六年漫長的語文味理論與實踐探索,在語文味“一語三文”教學模式已然誕生(2007)八年之后,程少堂才從容地在北京《中學語文教學》2014 年第2 期發表重要論文《建構一種新的教學法:語文味教學法》,中國語文教育史上第一個表現性教學法——語文味教學法正式誕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中語文教與學》2014 年第2 期,用雜志三分之一的大篇幅舉辦“程少堂之教改探索”專題,全文轉載該文(2016 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又先后各用雜志近三分之一的大篇幅,推出語文味教學法在初中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專題)。2015 年12 月,由程少堂主編的近80 萬言的《語文味教學法》一書在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中國語文教育史上第一部表現性教學法,其出版是中國語文教育理論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2013 年11 月28 日下午,在《致語文——語文味網開通十周年紀念會》上,程少堂向業師、著名文學家、武漢大學中文系原系主任、榮休教授孫東臨先生敬獻鮮花。《程少堂講語文》與本書,都有對孫東臨先生的深情回憶。
2013 年11 月28 日晚,在“致語文——語文味網開通十周年紀念會”活動結束后,本書作者梁青參觀程少堂家中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