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千百年傳承,已浸潤于每個國人靈魂深處,構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品格。在舉國上下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中,如何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延續中華文脈,培養和造就具有文化底蘊、文化自信的一代新人,是小學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而又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且幾千年來長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源于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挖掘和啟動文化這個最深沉、最根本的力量。2014 年教育部頒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從愛國、處世、修身三個層次凝練概括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2017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強調要把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讀經典一部,勝雜書萬卷。中華文化傳世經典,凝聚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精髓,是中國人精神和智慧的源泉,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譬如“萬經之王”《道德經》“旨理淵微,一語括萬象之機,千言悉三才之奧”,其本身就是一首哲學詩,道盡了老子對于天地自然與人文的哲思,飽含著中國人修身齊家與安邦治國的方略。國學經典所蘊含的根文化已經固化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而最新科技成果也表明,中國語言文字特別是“非恒道”的經典還具有開慧啟智的作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通過國學經典誦讀,學生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精神營養、文化智慧,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生命觀、自然觀、社會觀、價值觀,從小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并作為滋養生命的精神營養寶庫而使讀者受益終生。

本教材對經典的選取和編寫遵循對中華文化“追根溯源”的原則,堅持“正經為本,良典為輔”的指導思想,盡可能多地選取那些能代表中華文化源頭活水的經典,加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元典”所占的比重,選擇的教材富含道德能量和精神營養,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在先圣流傳的成千上萬的經典中,中國的伏羲、黃帝、老子以及孔子的學說是最優秀也最具代表性的,他們的言說能夠自由穿越有相世界和無相世界,闡述和揭示恒久的自然規律。依據老子“得一”“執一以為天下牧”的教育理論和“上善若水”的教育方法論,以《道德經》和“四書”為主要誦讀課程。其中,牢牢確立以《道德經》這部萬經之王、百科全書、總覽宇宙陰陽的巨著,作為首選教材,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基于以上原則,構架科學規范的中華經典誦讀課程內容體系,形成本教材鮮明的特色。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冊。上冊選自《道德經》《千字文》《詩經》《聲律啟蒙》等國學經典共48 篇課文;中冊選自《道德經》《孟子》《論語》《大學》《中庸》等國學經典共48 篇課文;下冊選自《道德經》《莊子》《古文觀止》等國學經典共48 篇課文。為了便于誦讀和理解,每一課課文均注有拼音,文后安排有“注釋”“譯文”“日積月累”“拓展閱讀”等輔助讀物。

本套教材亦是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 年度重點課題“小學國學經典教育課程化的理論與實施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編者所在的學校從2007 年就開始小學生國學經典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典誦讀策略。嚴復先生說:“其早歲諷誦,印入腦筋,他日長成,自漸領會。”南懷謹先生亦說:“人類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背誦。尤其是中國古書,更要高聲朗誦,讀得多了,自然懂得語言和文字的音韻。”本教材的誦讀以道家教育學說和冥想教育學為理論支撐點,運用冥想內觀誦讀法展開課程實施。本教材的初期誦讀可以“不求甚解”地“素讀”,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細講解,只在乎背誦的熟練。這種做法成年人很難做到,但小學生卻毫不費力。后期誦讀遵循道家經典教育的“經典誦讀,開悟本性;靜坐冥想,反躬自省;技藝載道,美善相諧”之特色方法展開,積極踐行熊春錦先生倡導的“恭熟忘合靈”五字訣——“迅速掌握- 反復練習- 提升技法- 領會意蘊- 感悟作者”,實現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與“古人居、與圣人謀”的學習實踐方法。因此,本教材主張對經典反復誦讀,并不追求即刻獲得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畢竟,經典是需要終生去感悟的!

實施常規經典誦讀,養成日日誦讀的習慣,堅持每日三誦。晨讀、午誦、暮吟經典各20 分鐘,讓經典誦讀成為溫暖孩子身體的陽光,滋潤孩子心靈的甘泉,吹拂孩子發際的和風,氤氳孩子氣息的芬芳……堅持每課一念。每節課前5 分鐘,在古典音樂的浸染下,全班學生齊誦《道德經》“雙一章”和第三章各一遍,構建“強大的正能量矩陣”,營造神圣、寧靜、開放、活潑、歡樂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集體上課的精氣神。

堅持每周一課。每周開設一節國學經典誦讀課,運用“內觀誦讀法”體驗國學文化之旅。將國學經典爛熟于心、倒背如流之時,學生的精神,學生的靈魂,學生的意識,完全融入到經典思想之中,彼此無痕,一靈獨耀,毫無掛礙地暢游于經典的精神之中,體悟海闊憑魚躍的自在,感悟經典的精神內涵,感而遂通,心心相印。這樣,就會自然而然地獲得經典的真髓而融會貫通。

堅持將國學經典融入常規管理與學科教學。“成在化讀”,把國學文化滲透到少先隊主題活動與德育常規,實現“生活就是經典,經典就是生活。真正的經典應該是落實在我們的每一天,分分秒秒,每一個行為,每一個起心動念上”。當前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了其傳承傳統文化教育的歷史使命。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基因,融進國學經典教育,啟迪學生生命智慧。把國學文化融入音體美課堂教學,能夠為音體美課堂增添氣度與神韻。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古詩詞”、京劇唱腔創作,融入對古典名曲和古典舞蹈的欣賞等;在美術教學中融入國畫、題畫詩賞析創作;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中華武術元素,滲透“少兒太極”……國學誦讀效應輻射到其他各個學科和學校管理的各個領域,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深入傳承,更是對學生生命成長的深度關懷。

堅持將國學經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價值觀念、行為規范、辦學理念、管理方式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合,體現著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質。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支撐,再美麗的校園環境,也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奇。

校園文化中融入國學元素,可以營造出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和美好精神風貌的校園,讓國學經典無聲地熏陶和感染每一位師生。老子言:“居善地,心善淵。”在學校文化長廊、宣傳櫥窗、墻壁上展示國學經典佳句,如《老子》之“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大學》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等;走廊、墻壁上張掛智者伏羲、黃帝、老子、孔子等古圣賢的畫像;校園廣播利用午間課間循環播放《道德經》《論語》等誦讀錄音及古典音樂《高山流水》《平湖秋月》《漁舟唱晚》《靜觀山河》《文王操》……每個班級開辟經典文化誦讀角,讓學生耳濡目染,不學以能,潛移默化,自然似之,最終實現“以德為鄰,道不遠人”之境界。文化顯性的創設,讓學校師生恍兮惚兮漫步于經典的情懷,意境的空靈。

堅持將國學經典融入學生假期生活。在寒暑假,開展“快樂國學,日日誦讀”的評比活動,讓家長也參與進來,不僅豐富了孩子寒暑假的文化生活,營造了良好的家庭誦讀環境,而且養成了孩子良好的誦讀習慣。開學初,再全面統計每位孩子的誦讀情況,評選出優秀的“經典誦讀達人”,召開隆重的頒獎儀式,邀請每位家長參加。頒獎儀式上,通過學生、家長、教師的國學經典表演誦,享受融經典、舞蹈、音樂、太極于一體的文化盛宴;通過聆聽國學優秀教師的講座,強化家長的國學經典誦讀理念,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踐行經典誦讀教育;表彰優秀誦讀家長和孩子,激發他們的誦讀熱情。周末和假期,建議家長自由組合,帶領孩子們到河流湖泊邊上,聆聽著細浪踏歌,迎著撲面而來的綠意,高聲誦讀經典,吸收自然的天德地氣;寒暑假,鼓勵家長帶孩子到歷史文化景點旅游,在觀感其文化內蘊的同時,誦讀領悟國學經典之精義,如家長帶學生到終南山旅游,在全方位觀感其景觀后,讓孩子在樓觀臺老子說經臺高聲誦讀《道德經》,似穿越時空,問道先賢,聆聽與感悟圣哲老子的智慧和教誨。

通過經典誦讀,學生由誦讀前的疑惑不解走向誦讀后的豁然開朗、柳暗花明、茅塞頓開。他們更加身心和悅、快樂健康、熱愛生活,精氣神有了顯著提升。學生開始在語言表達、圖文思維、行為舉止、作風習慣上合德了,慧性力和創新力得到了極大的彰顯。語文素養上有質的轉變,質的升華:提高了記憶力,強化了注意力,積累了大量的語文素材,閱讀和寫作水平顯著提高。德性素養明顯提升:自強不息,處事圓融,文化自信,民族認同感、自豪感、責任感增強,愛國情懷落地生根。“多識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彰顯著先哲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曲成萬物而不遺”“彌綸天地之道”之智慧,又內蘊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同學們,讓我們手捧經典,聆聽圣賢的教誨,擔負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繼往開來,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棟梁之才。



張乃美

2019年5月1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黔南| 饶平县| 揭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上蔡县| 军事| 宜城市| 莎车县| 澄迈县| 竹北市| 凉城县| 即墨市| 肥西县| 浑源县| 内江市| 司法| 二连浩特市| 简阳市| 绥芬河市| 临桂县| 贺兰县| 宣化县| 黑龙江省| 汝州市| 确山县| 寿光市| 黄平县| 阜南县| 正宁县| 锦屏县| 伊金霍洛旗| 凌云县| 古浪县| 尚志市| 伊通| 和平县| 伊通| 阜康市| 泌阳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