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善者
- 大佬的名諱叫災(zāi)厄
- 愛吃骨頭的骨
- 2269字
- 2021-08-06 11:01:29
林嘉萱動作一頓,她還是首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是污蔑造謠,還是確有其事?
收斂了面上表情,接過陳嬸兒的話道:“的確荒繆。”
“嬸兒,我先前怎么沒聽說過?總不能是今日才有吧?”
“哪能?我雖是今日才知道,但聽給我傳消息的人講,一直都有小規(guī)模的這樣傳聞,只是很少人相信罷了。”
“今日這么一場大規(guī)模的聚眾抗議,也是相信那個言論的人帶頭的。你走的早,你不知道?崩了兩人腦漿子后,山海號官方把聚眾鬧事的領(lǐng)頭人給逮捕了,據(jù)說要審問,也不知審出了個啥?他們也就簡單的安撫了我們幾句,疫苗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投入使用?這紅皮膚真是又痛又癢。”
陳嬸兒嘆道,她身上的紅皮膚癥狀,可比林嘉萱來的嚴(yán)重。
“可不是嘛!休息干活都不方便的緊,為了防止撓出個大血窟窿,還得轉(zhuǎn)移注意力。”
林嘉萱手里的動作不慢,只這一聊天的時間,一盆魚就處理了干凈,比陳嬸兒還要快。
正準(zhǔn)備和陳嬸兒說一聲,打算進(jìn)船艙去倒騰今日晚食,抬頭就瞧見晚歸的張大媽一家,船上那唯二的壯勞力正努力的劃著槳,面上均是帶著些青紫和紅腫,當(dāng)頭在前的張大媽除卻紅皮膚雖沒什么傷勢,但面上的愁容是不想遮,也遮不住。
陳嫂兒遠(yuǎn)比林嘉萱熱情的多,“呀!妹子啊!你家這是咋了?怎么搞成這樣。”
說話期間是對著張大媽那倆兒子,瞧了又瞧,還著重看了看他們的那一艘汽艇。
這是鐵家伙,不比木船,通常都是燒油的,眼下卻換成了人力劃槳,其緣由怎能不叫人好奇?
張大媽平日里就愛跟老姐妹陳嬸兒說說話,這不,就找著了說話人,立時就大倒特倒心頭的苦水。
這事兒啊,說復(fù)雜也不復(fù)雜,但人遇上了就是一倒霉可以去形容,還是海上的那一批強(qiáng)盜。
張大媽他們就不幸了,沒有林嘉萱的武力值,直接對上了六人組織起來的壯漢團(tuán)伙,能咋辦?能咋滴?打不過只能服軟,就是逃也逃不掉。
今日捕到的魚連帶平日里儲存的糧食都被搶劫了個一空,煤啊!汽油啊這些生活物資也是大半被搶。
那團(tuán)伙還算有心,怎么不干脆把這艘汽艇給搶走?拿去販賣也是最最值錢的家伙事兒。
林嘉萱這樣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不是那伙人不想,純粹是遇上了巡邏船,逃跑都得加緊,更別說再圖謀其他了。
可能還有一點的是,他們手上還沒沾過人命,估摸在猶豫。
這一猶豫不打緊,只是錯失了機(jī)會。
也保下張大媽他們一家子的命。
豎著耳朵細(xì)細(xì)聽,還能聽見船艙內(nèi)低聲的抽噎,有女人的也有小孩的,可能是提起傷心事后感到后怕吧!
張大媽也在哭,當(dāng)下眼里心里都只有陳嬸兒這老姐妹,“老姐啊!妹子苦啊!您說這日子可咋過啊?沒吃的,沒煤,夜間寒冷點個火取暖都不成,娃兒餓得止不住啼哭,這日子……沒法過了,沒法過了!嗚嗚!”
“媽!媽!你別這樣,你還有我哥倆。”
船尾的兩壯漢也在哭,哭自己沒用,哭自己不能保護(hù)家人,保不住食物。
他們比船上的女人孩子還要感到憋屈與難受。
能在海上混的,實際上都有那么兩把刷子,但今日就是架不住對方人多啊!適當(dāng)?shù)姆浺彩腔蠲囊环N方式。
“媽,我們將船停好,就去看看能不能接到一些零散活,絕對不會讓您和娃兒們餓肚子的。”
真有志氣,可這活哪是那么容易接的,簡單的早就被人搶走了,困難的又不是純有力氣的壯漢可以完成。
陳嬸兒被架在火上烤,林嘉萱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眼下不伸一把手吧,好像對不起多日來聊天的情分。
但陳嬸兒不這么想,平日里聊天就聊天,胡天海地的吹吹沒什么,但這和利益掛鉤精明的大腦立時上線。
“妹子啊!你也是真的不容易,但你是不曉得現(xiàn)在海盜猖獗,我們進(jìn)二環(huán)的時候也招了海盜的盤剝,今日的收獲同樣被搶,這遭罪的可不止有你們一家……”
聽這話,張大媽當(dāng)即就明白這是推脫之言,斂去面上悲戚沉著臉皮道:“老姐兒!平日里我們以姐妹相稱,今日這事你就說幫還是不幫?”
“您可不能這樣喪良心啊!我們一家又不是不記你的恩,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但你看看我有兩個壯小伙,都是個頂個的勞動力,您搭一把手不虧。”
“人都會遇到難處,我們是記恩的人。”
言下之意吧!適當(dāng)?shù)膸鸵话咽郑笥龅嚼щy處,也會伸出援手幫幫忙。
但這樣的恩情說反悔也很容易反悔,純粹是靠著個人人品。
張大媽甚至把孫子給抱了出來,也是希望看在小孩兒的面,能發(fā)發(fā)善心。
陳嬸兒話頭被堵住,閉了閉眼,咬著牙道:“行吧——老姐兒就發(fā)一次善心,即全了我們姐妹之情,也是不忍看娃兒挨餓,這……”
“這……幾條魚就借你們了。人吃飽了才有力氣,這小小的困難相信你們會跨過去的。”
也不待張大媽他們多說,立時就鉆進(jìn)了船艙,不過一會兒,出來的是高壯漢子,陳嬸兒的兒子。
“嬸兒,魚就先借你們,等你,你們什么時候緩過來了再還我們魚,我們不急。”老實憨厚的話語,卻是讓張大媽打了個冷顫,她船尾的兩兒子也是面色凝重。
怎么和安排好的的劇本不一樣呢?張大媽能說啥?只能接過魚千恩萬謝。
感謝什么?
感謝借魚之恩啊!
這死老摳!
張大媽心下暗罵,面容卻是和藹可親,注意力挪向了一直看戲聽八卦的林嘉萱身上。
林嘉萱憨憨一笑,“嬸兒,有困難你講,我們當(dāng)鄰居的能幫把手,自然會幫一把,不就是借東西嘛!有借有還,我可相信嬸兒您的人品了,您不會叫我失望吧?”
張媽媽吞了口唾沫,,干巴巴道:“當(dāng)然不會。”
“那是自然,您還有兩個兒子,隨便出去一個都一個頂我倆。但你也知道我也就孤家寡人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所存的東西自然有數(shù),陳嬸兒支援您魚,我也是好鄰居,就借你五塊蜂窩煤吧!夠今夜的消耗了。”
“多的也沒有,你也知道距離集市還須得在等上幾日,我存貨不多,這東西又貴,呵呵!您懂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張大媽只能應(yīng)下。
但這也是一份情。
天底下哪有白揀的便宜?以前就少有,更別提現(xiàn)在了。
不勞而獲,動動嘴皮子的事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即便還會存在,也不會是這個動亂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