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與自己從小就不親近,澄之獻早就習以為常。因為從小被他的煞氣所致,他們夫妻倆都與他離多聚少,時間久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就淡了。只有華陽伯憐惜這個從小就命運多舛的孫子,對他多有教導,因此祖孫倆的感情也就深厚一些。
平常小兒子有事,也是第一個告訴自己的祖父,而不是他這個父親。澄之獻面對他總是有一種無力感,既愧疚夫妻倆對他的疏遠,又頭疼他的叛逆。今日他主動來找他這個父親談心,還是讓他有點意外。
“父親,母親,大哥大嫂。”
“嗯,你來了。”
“兒子,有事想跟父親商量一下。”
“好,先用膳吧,膳后我們去書房談。”
“哦,不用去書房談了,我們一家人難得在一起說說話,這事大家早晚得面對。”
“也好,父親,三弟愿意在這里說也一樣。”大兒子澄晨平日知道父母與弟弟不親近,澄明多半都是待在祖父的那里的時間多。難得弟弟主動一會兒,他自然也希望父子之間的關系能趁此緩和一下。
“他爹?”鄭氏私下拽了拽澄之獻的衣袖,眼里滿是祈求。
“嗯,也好。”
“再說這件事之前,父親和大哥先看看這個再說。”澄明拿出從荀傲雪那里捲抄來的兵法計篇遞給了父親。澄之獻看完以后面露喜色,遞給了大兒子澄晨。
“父親和大哥覺得此兵法之作如何?”
“父親,這篇兵法闡述詳盡,面面俱到堪稱驚世之作。不知三弟從何得來?”澄晨看完不由得贊嘆,隨后就接著問澄明。
“此作目前共計三十六篇此乃其一,乃是商商所寫,據她說乃是其家藏之作,因她失憶只記得這么多。
商商知識淵博,博覽全書。尤其精通兵書、商事、算籌、廚藝和繪畫。她的家學淵源,自幼學得皆是傳世之作。
當初她遭遇戰亂流落燕南城,就是靠著自身的才能在半年內,在燕南城衙門當值站住腳。并且她以自己的廚藝為謀和酒樓談判,買下一座三進小院居住,又買了五個仆人伺候她們母子,彼時她才十四歲。當時我隨七王子巡政途中到燕南城避雨,在那里認識了她。七王子和我都被她的才學折服,才有了以后的交集。”
“......!”澄之獻和澄晨都很驚訝的看著他。
“父親和哥哥也覺得不可思議是嗎?但是這是事實。我知道爹娘并不很贊同這門親事,入贅一個女子家中做側夫,讓你們覺得我委屈自己了。其實兒子一點也不委屈,這親事是兒子自己強求來的。
我和商商的相識源于舜月,一年多前,我隨七王子去各地巡政。舜月世子半路上水土不服又著了風寒,路過燕南城適逢大雨。
七王子只好改變計劃,去那里暫時停留幾天。月世子的長隨三升駕馬車闖城,撞傷了商商家的倆個孩子。孩子重傷她心急如焚,月世子主仆沒有及時幫忙救治,還出言不遜罵她是賤民。
她當時怒火沖天,抄起自己的繡花鞋,就把舜月打暈了過去。后來七王子從中調解,罰她照顧病弱的月世子病愈,那丫頭趁機敲詐月世子,讓他出錢賠償,不然寧可坐牢也不妥協。
戰后百業蕭條,燕南城的民生凋零,城中百姓的一日三餐常常不濟。她常常帶著仆人出城,采摘野菜,山菌,樹上的榆錢、槐花和竹筍,甚至捉蝗蟲回家,自己制成美食果腹。
這些粗陋不堪的東西,經她烹制皆成天下美味。所以唯獨她家不挨餓,日子過得雖然清貧卻安穩,此后我們住在她家尚得溫飽。燕南城的縣令袁林剛也因此,教導民眾靠著此法挨過戰后饑荒,城中饑民才沒有生亂。
她在燕南城人人喜歡,很得袁大人賞識。她為人和順沒有架子學識淵博卻淡泊名利,家里的仆人從不分桌吃飯,而且飯食和主人都是一樣的。除了必要的規矩,仆人就連穿衣,也都是她竭盡所能給最好的,所以那五人對其極其維護和忠心。
就是這樣她用無私博愛的胸懷,一點點的滲透兒子的心,也征服了七王子和舜月世子。但是她不喜歡我和七王子,原因很簡單我們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商商聰慧她很懂得趨利避害,家世越顯赫就意味著危險和麻煩越多。她很愛自己的家人,不能看著他們受到傷害,所以她選了背后沒有依仗的舜月。
在外人看來,月世子雖然也是世家出身是公主之子,但是他在大秦身份尷尬,榮辱都在大王一念之間。而且這些年他被誠王夫妻養廢,性子單純沒有心機而且易于掌控。
在大秦他實際上無依無靠一無所有,商商就是看上了他這一點。他家里身后的那點麻煩,在商商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以她之能只要她上心,隨時可以幫月世子處理干凈。
彼時她并不知我其實早就定親了,還婚期將近。所以當她看出我和七王子的心思時,就采取了招夫這一步棋,就是想逼我們迫于家族長輩的壓力放棄她。我因為身系婚事怕她厭棄我,一直不敢表明心意。
回京后一直悶在軍營消息蔽塞,直到舜月世子和她因為招夫告示吵架,一氣之下回了帝都。我去見了世子一面,才知道她招夫的實情。
七王子已經派人去找她多次,她不想嫁給七王子為妾。就故意以招贅夫婿的告示污了自己的名聲。這樣只要是聲名顯赫的人家,都不會愿意娶這樣一個女子。那么我也就沒有希望了,以后的事你們就都明白了。
爹娘,從小到大兒子沒有求過你們,這門親事的確是兒子強求來的,還請你們成全我對商商的一片癡心。
若是她貪圖身份和富貴,一個公主之子,一個陛下之子,都比嫁給我尊貴。和舜月成親,以后她就是妥妥的王妃。進七王子的府,她以后會是什么身份?不可估量!哪里還有兒子的份?”
聽小兒子一口氣說完他和商流火的相識,以及商流火的才學。澄之獻略一沉吟就開口說道:“你既然對她用情至深,我和你娘也不能罔顧你的心意。現在親事已定,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我想盡快成親,所以回家和爹娘商量一下籌備婚禮之事。”
“為何如此急?婚期定在什么時候?”鄭氏忍不住問小兒子。
“爹娘,商商此前選我做側夫,也是經過仔細考慮的。她現在失憶自己的身份不明,在大秦沒有依仗。加上七王子的糾纏,光靠舜月世子護不住她們母子。
她一眼就看出了我們華陽伯府的困境,所以選我做側夫,我們家有兵權加持,七王子要做什么就會有所顧忌。她把三夫四侍的事做實,是因陛下插手她騎虎難下,這一招不過是她以退為進的借口。
她挑選的夫婿候選人都是長相俊美的平民,而且都是資質和品行不錯的人。她親自以自己家學教導扶持他們成才,每個留下來的人都必須和她簽訂十年互相扶持的契約,才可以入贅商府。
夫侍只是個名頭,等這些人出仕為官就成了她的助力。她自始至終所謀深遠,都沒有把這件事當真,打算以后找機會退親還我們自由。是我不愿意退出,才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你們也知道咱們家是前朝舊臣,還是手握兵權的舊臣,這就容易引起帝王的猜忌。
我是咱們府上唯一一個從軍的武將,我入贅商府等于出嗣。這就弱化了我們華陽伯府對王權的威脅,這是商商勸祖父時說過的話,所以祖父后來沒有再反對這門親事。”
“我聽你大伯說起過,我和你娘雖然心里不痛快,也沒有怎么著那個丫頭!你還要怎么樣?”澄之獻沒好氣的對小兒子說。
“今日我們入宮覲見大王了,出宮后商商就后悔定親了。她一向做事謀定而后動,肯定大王提出了什么新交易,她不愿意接受又不能推脫。本來她就不喜歡和權貴打交道,說整天陰謀詭計的算計,容易死的早。
近期朝賀的各國使臣陸續到了,南楚誠王也快到了,所以兒子擔心大王到時會做什么,使親事受阻就想盡快先成親。
昨日無上真人給算了三個吉日,分別是五月初八、八月初六和八月十八,大王還沒有下詔定下具體的日子。月世子可能想定在五月初八,我想和爹娘商量一下,咱們先提前準備著,等日子定下來了,再按禮制走就是了。”
“這只有兩個月,太趕了。”鄭氏不情愿的說。
“爹娘,難得三弟和你們懇求一次,你們就答應了吧。反正大王賜婚也不能反悔,不如遂了三弟的意。況且此女胸有大才,日后肯定能助三弟平步青云。”澄晨看到母親不是很愿意這門親,就開口勸說。
“我知道時間趕了一些,但是去年爹娘給我準備婚禮的東西都齊全,只要換一下就可以了,也不用太麻煩去準備別的。”
“如今我們華陽伯府家業日漸凋零,大伯母和娘親都不擅長經營之道,若是三弟早點成親,說不定會有轉機。”澄晨及時的順著弟弟的話說道。
“罷了,你們都長大了,總歸會離開我們自己去闖蕩。難得明兒如此用心,這丫頭也不是個蠢得,我和你娘會商量一下怎么辦的。行了,這事我同意了。”澄之獻安慰的拍了拍妻子的手,最終還是同意了兒子的請求。
“多謝爹娘成全,我們家是前朝舊臣,動作太大探聽各方消息不方便。我打算搬到世子府去住。一為了和舜月他們商量婚事的籌辦之事,二也能打探一些王宮里的消息,還能跟著商商多學點東西。
誠王舜錦來秦借機可能會有所動作,還請父親和祖父盡快幫我挑選,五十名護衛人選我要親自訓練,送倆人去保護他們母子。我要及時掌控商商身邊的情況,也方便探聽各方消息不易引人注意。
大王近期可能要送幾個人給她用,順道教導她宮中禮儀規矩。我此時住進世子府時機正好,就以學習禮儀規矩的借口入住。”
“嗯,我們華陽伯府想要,在帝都世家權貴中立于不敗之地,這是個不錯的機會,我會和你祖父商量這件事。”澄之獻也很是贊同他的決定,一家子推心置腹的談過后,接受起商流火也就沒有那么難了,澄明終于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