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別給思維設限
- 100種思維:力量的來源
- (法)布萊士·帕斯卡
- 8473字
- 2021-06-15 10:49:26
真正口才杰出的人輕視雄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輕視道德。這也就是說,判斷的道德性在于,它是沒有規則的,它輕視所謂理智的德行。
1
數學思維與直覺思維的差異。
在數學思維中,規則是顯而易見的,但卻很少能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應用的習慣,人們把思維用到這方面就存在困難:然而只要稍加運用,人們便能充分地看到這些原則。它們如此清晰,是無法被人們忽視的,如果作做出錯誤的推理,那肯定是犯了思維上的錯誤。
然而在直覺思維中,規則卻是根植于日常應用之中的,且呈現在每個人的面前。人們無須做其他努力,只要用眼睛看一看就可以,這只是一個洞察力的問題。人們必須有敏銳的洞察力,因為這些原則是如此細微且數量眾多,以至于有些很容易被錯過和忽略。漏掉一條原則,就會導致錯誤,因此,人們必須有異常敏銳的洞察力才能看清全部的原則;而且,正確的思維才不會從一些已知的原則中推理出錯誤的結論。
任何一位數學家,只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就會有敏銳的直覺,他們是不會用已知的條件做出錯誤的推理的;而具有直覺思維的人,如果能把目光轉到他們不用的那些數學原則上,那么他們也會成為數學家。
因而,某些直覺思維不是數學思維,某些具有直覺思維的人之所以不能成為數學家,就是因為他們未能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數學原則上來。而某些數學家之所以沒有敏銳的直覺,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眼前的東西視而不見,他們習慣于精確而明晰的數學原則,在沒有仔細檢查和掌握原則之前,他們是不會進行推論的,因此一遇到需要敏銳直覺的事物他們就會感到茫然無措,因為這些原則是無法這樣安排的。這些原則是很少能看到的,我們只能感受它們而無法看到它們。對于那些沒有親身感受到這些原則的人,別人要想使他們感受到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些原則是如此細微且數目眾多,以至于我們必須要有非常靈敏和清晰的感覺才能感受到它們,并在感受到它們時作出正確公允的判斷。但這往往不能通過數學的方式加以證明,因為假如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將永遠無法明白這些原則,也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將是一件無休止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一瞬間看清整個事件,而不是靠推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這樣的。因此數學家大都不注重直覺,而注重直覺的人也大都不是數學家,因為數學家在面對需要敏銳直覺的事物時希望采用數學的方式,先是用定義,接著進行定理和推論,而這對這類直覺的原則根本不適用,所以反把他們自己弄得荒唐可笑。這并非是說,我們的直覺思維沒有在進行推理,而是說它默默地、自發地進行著,沒有技術上的創造。它的表現方式是超乎人力的,只有少數人能感覺到它。
相反地,擁有直覺思維的人習慣于一眼就作出判斷。所以,當他們被問到那些他們毫不理解的命題時,他們會覺得非常驚訝。因為這些命題的推論通過定義和定理沒有絲毫結果,且還要經過細節繁雜而又令人厭惡和泄氣的論證,他們不習慣這些,因此會望而卻步,并覺得灰心喪氣。
然而思維遲鈍的人是既不能成為具有直覺思維的人,也不能成為數學家的。
那些僅僅是數學家的數學家有嚴密的思維,但所有事物都需要我們用定義和定理的方式來向他們解釋,否則他們就是錯誤的和令人無法理解忍受的。只有在原則清清楚楚的時候,他們才會是正確的。
而那些僅有直覺思維的直覺敏銳的人,是沒有耐心去探索事物在概念上的根本原則的,這些原則是他們在世界上從未見過的,并且是脫離了日常生活的。
2
有各種不同的正確理解。有的人在事物的某一特定方面有正確的理解,但在其他方面卻一無所知。有的人能通過為數不多的前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也是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種方式。
另外,還有些人能通過大量的前提很好地得出結論。
例如,有一些人很容易掌握流體靜力學,雖然前提很少,但他們得出的結論卻十分精確,這些人是極其敏銳的。
即便如此,這些人也未必就是偉大的數學家,因為數學包含著大量的前提,而或許有這樣一種智慧:對那些只有少數前提的事物,他可以輕松地鉆研,甚至深入探究,但對那些具有大量前提的事物,卻無法看透。
因此,便有兩種不同的思維:一種能準確而敏銳地從所給的前提中深入結論,這是一種準確的思維;另一種則能清晰地理解眾多的前提,而不會混淆,這就是數學的思維。前一種思維有力而準確,后一種思維有領悟力。兩者之中的任何一種思維都可以在沒有另一種思維的支持下獨立存在,理智可以是強大而狹隘的,也可以是理解力強而又脆弱的。
3
習慣憑感覺來作判斷的人是不會理解推理的過程的,因為他們并不習慣去探究種種原則,而只是了解第一感觀印象。相反地,另外一些人卻習慣從種種原則中推出結果,但完全無法理解感覺上的事情,追究各種原則,也無法一眼將事物的存在把握住。
4
數學、直覺。——真正口才杰出的人輕視雄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輕視道德。這也就是說,判斷的道德性在于,它是沒有規則的,它輕視所謂理智的德行。
判斷屬于洞察力,正如科學屬于理智。直覺思維是判斷的一部分,數學思維則是理智的一部分。
真正的哲學家是輕視哲學的。
5
有些人在對事物做出判斷時依據的是準則,他們在看待他人時,就像那些對時間作出判斷時依據的是自己的鐘表的人一樣。有一個人說:“已經兩個小時了。”另一個人說:“才過了三刻鐘。”我看著我的表,對第一個人說:“你已經累了,不耐煩了。”對第二個人說:“時間對你來說,飛速流逝。”因為這時只過了一個半小時,所以對于那些說時間過得很慢的人和那些憑著自己的想象來判斷時間的人,我給予嘲笑。他們不知道的是,我的判斷是根據我的鐘表作出的。[1]【1】
6
我們正在破壞感覺,正如我們正在破壞理解能力。
理解和感覺是我們通過交往培養的,但同時理解和感覺也因為我們的交往而被破壞。因此,理解和感覺因好的社會交往被促進,因壞的社會交往而被破壞。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善于選擇,促進它們而不是破壞它們。然而假如我們從未促進或者破壞它,我們也就無法作這樣的選擇了。如此便形成了一個循環,有些人能脫離這個循環,他們是幸運的。
7
一個人的精神越偉大,就越能發現人類具有的創造性。普通人是發現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
8
很多人都是以聽晚禱的方式聽講道的。
9
當我們想要指出別人的錯誤并有效地糾正他的錯誤時,必須注意他是從哪方面來表明他的觀點的,站在他的立場上,他的觀點通常都是正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在這方面的正確性,但同時也要指出他在其他方面犯的錯誤。這樣他會比較容易接受,因為他認為自己只是沒有全面地看事物而已,并未做錯。現在,人們不會因為自己沒有全面地看事物而生氣,但人都不喜歡犯錯誤,這或許源于這樣一個事實:人類天生不能全面地看事物[2],或者是事物的所有方面,在能看到的方面,人類是不會犯錯誤的,因為我們感官的知覺往往是真實的。
10
人們往往更容易信服他們自己發現的道理,對于別人經過思考得出的道理卻不那么容易信服。
11
在那些世人所創造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娛樂中,最讓人敬畏的就是戲劇了。它對感情的表現是如此自然、細膩,以至于能激發出我們內心的熱情,使我們產生相同的情感,特別是愛情,大多時候,它都被表現得非常純潔和真摯。因為它將天真純潔的心靈表現得越天真無邪,就越容易打動人。它有很強的渲染力,我們的自戀心理會得到迎合,會立刻產生一種渴望,渴望產生那種我們看到的、戲劇里表現出的那樣的結果。同時,我們的善惡觀也由此形成,將純潔心靈的恐懼感排除,依據的正是我們自己在戲劇里所看到的情節產生出的感情的合理性。只要我們的心靈在想象:他們純潔地對待愛情,明智地去愛,就不會受傷害。
這樣,我們在走出戲院時,心中便充滿了愛情的甜蜜和美好,心靈和精神都為它的天真純潔所折服,以至于我們完全做好了去接受它的最初印象或者找機會在某人的心中把它喚醒的準備,以使自己可能收獲在戲院里被描繪得如此美妙的歡娛和奉獻。
12
斯卡拉穆什[3],他一心只想著一件事情。
醫生[4]已經說完了所有事情,但他又講了一刻鐘,他心中充滿傾訴的欲望。
13
人們愛看錯誤,所以愛看克萊奧布林[5]的愛情,因為她對自己的感情并不自知。如果她沒有受騙,那就毫無趣味可言了。
14
當一篇普通的文章描繪出某種感情或者結局,并且讀者在這種感情或者結局中得到了共鳴,人們就會覺得所讀到的內容與自己的內心如此契合,其實它本來就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我們便傾向于喜歡給予我們共鳴的作者。他只是描繪了我們讀者的東西,并沒有顯現他自己。我們正是因這種益處而喜愛他,此外,我們和他之間的那種溝通也讓我們由衷地喜愛他。
15
雄辯,是用甜言蜜語說服別人,而不是用權威;它是專制的暴君,而不是威嚴的國王。[6]
16
雄辯是一種講述的藝術:聽我們說話的人高興地傾聽,絲毫不覺得厭煩。他們對此感興趣,因此在自戀心理的引導下,他們會更加自覺地去反思它。
因此,它就在于我們要努力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和諧,一方面是我們的聽眾的智慧和心靈,另一方面是我們所運用的思想和表達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很好地研究人類的心靈,了解它的一切能量,以便找出我們希望適應它們的那篇講話的合理性。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聽眾的位置上,對那些我們加在文章當中的迂回的心靈描寫進行檢查,從而看兩者是否相互作用和影響,以使聽眾也產生這樣的心靈感受。假如有這樣的效果,那么就能夠讓聽眾屈從并感同身受。我們應該盡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簡單和自然,不夸大微小的事物,也不貶低偉大的事物。一件事物僅有美麗還不夠,它必須切題,必須恰如其分。
17
河流是不停前行的道路,它帶我們去我們渴望到達的地方。
18
當我們并不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時,我們的思維就很容易由一種普遍的誤區來決定。例如,人們把季節的變化、疾病的傳播等歸咎于月亮。人類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抱有無休止的好奇心,這是人類最大的弊病,這盲目且毫無益處的好奇心比他做錯事還要糟糕。
愛比克泰德[7]、蒙田和圖爾吉的薩羅門的寫作風格是最淺顯易懂、最富啟發性、最讓人印象深刻,且最常被人所稱道的,因為組成它們的完全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對話所產生的思想。當我們提到類似“一切都是月亮的錯”這種人類一般都會犯的錯誤時,我們總免不了想到圖爾吉的薩羅門說過的:當我們并不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時,很容易犯一種普遍的錯誤。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情況。
19
人們在寫一本書時,有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明白什么東西應該被放在書的首要位置。
20
規則。——為何我應該認可把我的品德分成四條,而并非六條呢?為何我理應把品德確立為四條、兩條或一條呢?為何是“節制與自持”[8],而非“順其自然”[9],或者像柏拉圖那樣正直地“處理你的私事”[10],或者其他事情呢?在這里,你可以說,一句話就能包括這所有的一切。確實,但假如沒有注解,它將毫無用處,當我們對它加以解釋時,只要我們一展開這句包含所有事物的準則,那么一種原始的迷惑狀態就會出現,而這正是你想極力避免的。因此,當都被包羅在一條準則中,它們就好像被隱藏起來而不再有絲毫用處,就好似裝在盒子里,被保留在它們自然的迷惑混沌狀態中,從未曾顯現。自然設定了它們只能獨立存在,而不能相互包含。
21
自然使它一切的真理全部呈獨立狀態,而我們的技巧卻使它們彼此依存,但這是非自然的。每一真理都有它自己的位置。
22
但愿人們不要說:我并沒有說什么新的東西,主題的商定就是新的。在我們打網球時,雙方打的是同一個球,但總有一個人打得更好些。
我曾聽人說:我使用的是前人用過的文字。假如相同的想法用不同的文章結構安排不會形成不同的文章,那么同樣,相同的文字用不同的結構安排也不會形成不同的思想。
23
文字的排列不同,句子會有不同的含義,而含義的排列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表達效果。
24
語言。——如果我們把思維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上不是為了放松,那實在是不應該。當一定要這么做且時間合適的時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沒有別的方式。不管是從調節疲憊當中得到娛樂和放松的人,還是失去調節能力讓我們倦怠的人,我們都不關心了,因為我們已經完全漠然,絲毫不在意了。所以我們荒謬邪惡的欲望的發展總與我們希望獲得的東西背道而馳,不給我們帶來任何快樂,這就是我們的代價,金錢是我們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要得到的東西。
25
雄辯。——它必須是討人喜歡和真實可靠的。這種討人喜歡本身必須來自真實。
26
雄辯是思想畫的一幅畫,所以那些已經畫過它卻又添了幾筆的人,已經不是在寫實而是在想象了。
27
雜記。語言。——那些通過咬文嚼字以使文字工整的人,就像那些偽造窗戶以表現相稱和諧的人一樣。他們的原則是注重說話的貼切,而并非講究正確性。
28
對稱性是那種我們一眼就能看出的東西,它的基礎有“任何的不同都不合理”這樣的事實,還有人體的臉面。對稱性在高度和深度上并不是我們所需求的,它只有在廣度上是有用的。
29
當看到一種很自然的風格,我們會覺得又驚又喜,因為我們期待的是看到一位作家的形象,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人。而那些有品位的人則不同,他們閱讀一本書時期望發現一個人的形象,卻意外地發現是一位作家。你以詩人的身份發言更甚于你以人的身份來發言。[11]那些尊重自然的人指導我們“神學信仰不能說明一切,能說明一切的是自然”。
30
我們缺少靈魂,因此我們只聽命于耳朵。規則是公正的。
刪除和省略之美,就是判斷之美。
31
我們所指責的西塞羅[12]的虛偽的美,都有它的喜愛者,而且有很多。
32
優雅和美麗都有一定的標準,這種標準取決于我們的天性(或強或弱)和使我們愉悅的東西之間的某種聯系。
任何根據這種標準形成的事物都會使我們覺得愉悅,它可以是庭院、歌曲、詩歌、散文、女人、飛鳥、河流、樹木、空地、服飾等。而不是根據這種標準形成的事物都會使那些有品位的人覺得不快。
根據一種好的模式形成的一首歌曲和一座庭院,它們之間有一種完美的聯系。因為它們都類似于這種好的模式,雖然它們各有各的風格。同樣地,根據壞的模式而形成的事物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完美的聯系。并不是說壞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它有很多種形式。舉例來說,像一首蹩腳的十四行詩[13],不論是依據哪種錯誤的模式寫成的,它都像是一個根據那種模式而盛裝打扮過的女人。
最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一首錯誤的十四行詩的荒謬可笑的,莫過于去了解自然的天性和標準,然后再來想象根據那種模式被塑造出來的一個女人或者一座庭院的模樣。
33
詩歌的美。——就像我們談論詩歌之美一樣,我們也應該談論一下數學之美和醫學之美。然而,我們并未這樣做。原因是我們清清楚楚地知道數學研究的對象是什么,它是由論證組成的;我們也清楚地知道醫學的目標,它是由療效組成的。然而,我們卻并不了解詩歌的對象,不明白組成優雅的成分。我們不知道那些我們應該去仿效的自然的模式是什么樣的。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就創造了一些離奇荒誕的名詞,像“黃金歲月”“我們時代的奇跡”“毀滅性的”等,并將這些難懂的話看成詩歌的美。
但不管是誰,如果用這種對極小的事物進行夸大渲染的模式來想象一位女性的話,他將看到一位渾身珠光寶氣的、年輕美麗的女孩。對此,他會覺得很可笑,因為與什么是詩歌的魅力相比,我們對什么才是一位女性的魅力所在要有更多的了解。但那些無知的人卻對女性的這種打扮表示贊賞,許多鄉村里還會把她當成女王,所以我們把追求這種模式而寫就的十四行詩稱為“鄉村女王”。
34
一個人如果沒有在詩壇上有所建樹,有自己的標志,他就不能以詩人的身份聞名于世。數學家也是這樣。但有教養的人并不想有什么標志,也很少了解詩人行業與刺繡行業之間有什么不同。
廣博的人既不能被稱為詩人,也不能被稱為數學家,或其他的什么,但他們擁有一切能力,并且是這所有稱謂的評判者。誰也無法猜出他們是什么。當他們融入社會,他們觀察著其他人正在談論的事物。除非必要,否則他們是不會使用一些特性的,他們具有哪種特性不具有哪種特性,我們無法觀察到。但我們會記住他們的特性,因為這種人的特性是獨特的。當它涉及的不是一個演說修辭方面的問題時,我們不說他們是優秀的演說家;當它涉及的是一個演說修辭方面的問題時,我們就說他們是優秀的演說家。
所以,當我們在談論一個人,而這個人也參與其中時,我們說他是一位優秀的詩人,這是一種虛偽的欣賞,而當人們要評判一些詩歌卻不去請教他時,那就是一種更為惡劣的標志了。
35
評價一個人時,我們不應該說“他是一位數學家”,或者說“他是一位傳教士”,或者說“他是善辯的”,只能說“他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只有這種大眾化的品質才能讓我們覺得愉悅。我們在看到一個人的時候,如果只想起了他的著作,那就是一種壞的標志。在你遇到它并且有機會使用它之前,我寧愿你發現不了什么品質,因為我擔心某種突出的品質會給此人貼上標簽。不要把他想象成優秀的演說家,除非討論的問題涉及他那華麗矯飾的體裁和技巧,并且讓大家都來思考它。
36
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只有那些能滿足所有需求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愛。有人說:“這是一位優秀的數學家。”但我與數學沒有絲毫關系,他只是把我當成一個命題。“這是一位優秀的戰士。”他想讓我去圍攻一座城市。只有一個正直的人,才能調整他自己以滿足我的一切需要,所以這才是我需要的。
37
既然我們無法通曉所有的事情,那么我們就應該對所有的事情都知道一些。因為和只知道一件事物的全部相比,對一切事物都知道一點要更好一些。這種廣博是最好不過的。假如我們能兩者兼備,那自然更好,但如果必須選擇,我們就應該選擇后者,而且人們一致這樣認為,也都是這樣做的,因為人類通常是非常好的權衡者。
38
是詩人,而不是誠懇的人。
39
想象一下閃電落在地面上等現象,詩人和那些只會用推理來論證這類事物的人,就將缺少證明。
40
我們用來證明其他事物的那些例子,如果我們希望證明它們的真實性,那么我們必須引用另外的事物作為例子。因為,我們常常有這樣的認知:困難存在于那些我們希望加以證明的事物中。所以我們發現,例證更加有助于證明。
所以,當我們希望對一個普遍定理加以證明時,我們必須給出一個運用于特殊情況下的原則;而如果我們希望對一個特殊的情況加以證明,我們又必須從普遍的原則入手。因為我們常常發現我們用來證明的事物是清楚明白的,而我們要加以證明的事物是模糊不清的。因為在一件事物被提出需要加以證明時,我們首先會充滿想象,但想象是模糊不清的。相反,用以證明它的那些例證則總是清楚明白的,這樣我們便很容易理解它。
41
馬提亞爾[14]的箴言。——人類都喜歡心懷惡意,但對失明的人或者是不幸的人卻不是這樣,而是要反對高傲的幸運者。否則,人類就會犯思考上的錯誤。
欲望是我們所有行為和人性的根源。我們必須讓那些有人性和溫情的人感到愉悅。那條和兩個失明的人有關的警句是不足道的,因為它只是增加了作者的榮譽,根本安慰不了他們。這一切如果只是為了作者本人的話,都是不值一提的。他擺脫了野心的裝潢。[15]
42
稱一個國王為“親王”讓人痛快。因為它降低了國王的身份。
43
某些作家在談到自己的著作時,總說“我的書”“我的評論”“我的歷史”等。這就像那些有自己房子的中產階級,常常把“我的房子”掛在嘴邊。但他們最好是說“我們的書”“我們的評論”“我們的歷史”等。這樣的說法較為穩妥,因為在這些書、這些評論和這些歷史中,別人的東西常常要比他們自己的東西多得多。
44
你希望別人相信你是善良的嗎?那你就不要提它。
45
語言是密碼,在這里并不是將一個字母變為另一個字母,而是將一種文字變為另一種文字,從而使一種原本為人所不識的語言變為可以識別的。
46
滿嘴甜言蜜語的人,往往品質惡劣。
47
有些人寫不好卻說得好。因為特定的環境和聽眾使他們感到溫暖,思維得到激發。在缺少溫暖時,他們是沒有這些思維的。
48
我們發現一些詞語在一篇文章中重復出現,而我們試圖加以修改時,卻發現它們非常貼切,以至于如果進行修改就會破壞整篇文章,我們必須保持原狀。這就是它的標志[16]。我們的努力只是出于盲目的嫉妒,并未看到用詞重復在這個地方不是錯誤,因為這里沒有通用的規則。
49
若是只用虛假而將自然常理掩蓋,就將出現很多的國王、教皇、主教,乃至威嚴的君主,就會出現很多的巴黎——王國的首都。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我們應該稱之為巴黎,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我們也應該將之稱為王國的首都。
50
同一個意義因表達它的詞語的改變而變化。意義從詞語中獲得自己的威嚴,而不是賦予詞語威嚴。這樣的句子應該求助于……
51
皮浪學派[17]因固執而出名。
52
一個人只有是笛卡兒學派,才會稱另一個學派為笛卡兒派。只有空談家才會提到空談家,只有鄉下人才會提到鄉下人,我敢打賭,《給外省人的信》這樣的書名一定是出版商給書加上去的。
53
視其動機,一輛車或是翻倒了,或是被推翻了;視其含義,水或是流出來了,或是灌滿了。[18]
54
雜記。——講話的方式:“我就是喜歡用這樣的方式。”
55
鑰匙有開啟性,鉤子有吸附性。
56
“我給你添了很多麻煩”“對不起,恐怕我打擾你了”“我怕打擾你太久了”……當聽到這類客氣話時,我總是覺得不舒服。我們要么引領我們的聽眾使其繼續跟隨,要么激怒他們。
57
類似“對不起,請原諒”這樣的話是沒有禮貌的。假如沒有請求寬恕的話,我還不覺得有什么不妥。“悉聽尊便……”這樣的托詞是最為糟糕的。
58
“將煽動叛亂的火焰撲滅吧”,這句話太雕琢了。“他天才般的智慧洶涌澎湃”,這句話中有兩個太過夸大的詞。
注釋
【1】如無特別說明,本書楷體小字部分為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