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能中榜
書名: 穿越:開局獲得五千年文化傳承作者名: 子溪本章字數: 2467字更新時間: 2021-06-10 19:58:14
第二十二章 不能中榜
廣元府文學院內,知府邵仁杰副考官侯璽楊英連同本府十余名有名的夫子正在閱卷。
“這篇文章,這,這。”
一老夫子看著試卷急的說話都結結巴巴說不出來,邊說邊從座位上緩緩的立了起來。
“怎么了,劉老先生。”
旁邊的夫子問道,說著便將頭湊了過去。
“這文字寫的太丑了,老夫看都不想看第二遍,劉老先生你還看的這么入迷啊。”
“哈哈哈哈。”
眾人聞言大笑。
“這,你看這文,這文章和這詩。”
之前的劉老夫子說道。
“字都寫的這么差,文章和詩能有什么恩?這,這。”
后面這人說話竟然也結巴了,時節已經入秋,但是細看這人竟然還能看到臉上流下的汗珠。
“怎么了?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廣元府同知侯璽走了過去,拿過試卷。
“我”
侯璽不以為然的拿過試卷,往上一看,差點竟然爆出粗口,還好他反應的快,及時止住了。
“這文章是誰的答卷?蒼溪縣冉浩?”
侯璽自問自答的說道。
楊英正看著侯璽和兩位夫子好笑,聽到冉浩二字,和坐在主位的邵仁杰同時來了精神。
李政佐公子可是吩咐過的,務必不能讓此人考中。
“邵大人,這。”
侯璽猶豫的說道。
“侯大人,試卷拿過來我看看。”
邵仁杰吩咐道。
“是,邵大人請過目。”
侯璽將試卷遞給邵仁杰。
邵仁杰看著試卷,越看越是心驚,這個冉浩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難怪李家要針對他。
要冉浩的這份試卷遞給楊英,楊英可是李派的人,他觀看半晌,和邵仁杰不一樣,將試卷扔在桌子中央,怒氣沖沖的一拍桌子,喝道:
“這個冉浩,府試的題目竟然也敢信口雌黃,胡言亂語,此篇試卷記為不及格,邵大人以為如何。”
邵仁杰一聽正中下懷,都不用自己出馬,白白就得了那么多好處,當下立即同意。
“兩位大人,這答題雖然有些,有些過于放肆了,但是此人的文章和詩詞,卻是可見此人才華還是有的。”
侯璽平常較為正直,對邵仁杰也是下屬對上司的尊敬,此時對冉浩不及格之事心有不忍,開口說道。
“什么有才華,答題盡是子虛烏有的胡言亂語,不過是一個嘩眾取寵的金漆飯桶罷了。”
楊英怒道。
“你二人看過試卷,意下如何。”
邵仁杰問著先前二位老夫子道。
他們二人看過試卷知道冉浩罵的是誰,此時哪里敢開口,就是提也不敢提此事,二人都道:
“兩位大人高見,不及格再合適不過了。”
“恩,那就這么定了。”
邵仁杰說道,正要準備去拿試卷。
“哈哈哈,各位都在閱卷呢?”
夏軍走進來看著眾人大笑道,后面還跟著兩個衙役一臉苦瓜像。
“夏大人你怎么來了。”
邵仁杰拱手問道,他在廣元府任職不過幾年,而且他也就是個知府,可不想得罪夏府而影響了自己今后的仕途,雖然夏軍被革職了,但不是還保留這俸祿嗎。
“本人現在已經不是大人了,和在坐的各位一樣,都是先生。”
夏軍朝著眾人笑道,一眾夫子連忙起身,連稱不敢,這可是大學士啊,達者為師,誰敢在他面前稱先生,只有楊英并未開口。
夏軍一眼就看到桌子正中央那份字跡丑陋的試卷,第一頁正寫著冉浩二字,不過看不到下面的內容,夏軍伸手便將冉浩試卷拿在手中。
“夏大人,此乃科舉閱卷之地,夏大人這是何故啊。”
楊英開口問道。
“這位先生是?”
夏軍朝著邵仁杰問道。
“哦,這是總督大人派下來的今年府試的副考官楊英楊大人。”
邵仁杰介紹道。
“原來是楊大人,我這閑來無事,來幫你們閱卷。”
夏軍隨意說道。
“夏大人,據我所知,你已經不是大學士了,你如何能夠來得這里閱卷啊?”
楊英說道。
“夏某雖然不是大學士了,但卻是先皇欽點的進士,當今陛下的帝師,為陛下擇取人才,夏某也是義無反顧啊。”
夏軍看著楊英冷冷道,說完不再理會他,仔細觀看起冉浩的試卷。
楊英也不說話了,當今皇帝的帝師,別說府試,只怕是殿試他就算不為官也是有資格點評的。
“國家忠臣,愿陛下信之,國家奸臣,愿陛下棄之,
曲線只能拖延,而永遠無法救國。
曲線救國之策,表面上是救國,實質上是賣國求榮,圖謀一己之私。
如若長此以往,國家必然衰敗,
無需多日,皇城之內,臣將不臣,皇城之外,國將不國。”
夏軍只知冉浩寫了一首詩,并不知冉浩還寫了如此一篇文章,此時居然開口朗讀了出來,一眾夫子聽的汗流浹背,難怪要判不及格了,這試卷簡直要人老命啊。
別說夫子汗流浹背,就是夏軍此刻也是越念越心驚肉跳,他可以想象這篇文章出現在朝廷,那必然是一場大地震啊。
“這篇文章,諸位覺得如何?”
夏軍念完問道,如果是昨日之前,他或許不會摻和,畢竟太師黨勢大,不可輕舉妄動,但是昨日和冉浩一番談話,已經激發出心中的熱血。
眾人聽到夏軍的問話,都知道這文章涉及太大,蠢材才會發表看法,一時都莫不從生。
“邵大人以為如何?”
夏軍轉頭對邵仁杰問道。
“哦,這個冉浩所答之內容盡都是胡言亂語,我等都已經判他為不及格了。”
邵仁杰說道。
“果然不出所料啊,李派竟然能夠明目張膽的控制科舉了。”夏軍心想。
“這文章提出的時政非常有效,邵大人難道認為皇上不該秦賢臣遠小人嗎?”
不愧是大學士,一句話就說到關鍵上。
“不不不,本官不是這個意思,只是這篇文章雖然時政有效,但他卻污蔑朝廷,朝廷決定曲線救國,他竟然抨擊朝廷,難道不是胡言亂語嗎?”
楊英問道。
“他只是提出他自己的看法,科舉考的不就是自己的看法嗎?”
夏軍反問道。
“夏大人,本官倒想問問你,這文章說曲線不能救國,難道不是妖言惑眾,毀壞朝綱嗎?那陳江自己不聽朝廷號令,自尋死路,反而連累了那么多無辜是士兵,這冉浩反而追憶起了陳江,依我看,他簡直就是謀反。”
楊英說道。
“楊大人,那陳江將軍在百姓心中如何,在你我心中如何,你自己心里有數,他是不是自己取死你自己也有數,本官說了科考只是考的是學子對時政的看法,并不存在所謂的抨擊。”
夏軍說道。
“哼,夏大人,如果這樣答題都能通過,那百姓豈不是人人都認為曲線不能救國,那國家良策又該如何實施?”
楊英問道。
“國家所出的良策就應該讓天下百姓人人心中誠服,而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動搖的,楊大人以為呢?”
夏軍接口問道。
“你,你,哼,本官還是認為此子不能中榜。”
楊英被說的無言以對,知道再說下去可就得說曲線到底能不能救國了,這可不是他能討論的。
“本官也覺得不能中榜。”
邵仁杰也說道,他權衡利弊下,還是決定堅持己見,得罪了夏軍,最多被記恨,得罪了李太師,一定不能升遷,甚至自己在廣元府都會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