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臨淄之戰
- 從奪舍扶蘇開始
- 鯨仙人
- 2218字
- 2021-08-24 23:57:59
周市引軍離去之后,田儋的軍隊一路向東,攻略齊地。
事實證明,齊國人對于田氏還是擁戴的,各地百姓紛紛響應,更有秦吏望風而倒,不戰而降。
田儋幾乎兵不血刃,就占領了大半個臨淄郡。
在大秦,臨淄郡又稱齊郡,就如邯鄲郡又被稱作趙郡一樣。
這種稱呼表明這里是舊日齊國統治的核心地帶。
田儋的大軍急速而行,很快兵臨臨淄城下。
臨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是齊地天然的統治中心。
西周初年,姜子牙被封于齊,就是在這里建都的。
此后幾百年,歲月滄桑,歷盡春秋爭霸與戰國紛爭,這里始終是齊國的政治中心,地位沒有絲毫的變化。
臨淄不僅是齊國的政治中心,還是整個東部地區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
經濟上,臨淄的絲織業、冶鐵業十分發達,商業繁榮,人口稠密。
據《戰國策》記載,臨淄城“甚富而實”“家敦而富,志高而揚”,臨淄的大街上“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臨淄是齊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大秦城市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扶蘇皇帝欽點的“大秦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臨淄的城建水平尤具特色,后世大秦許多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都以“西方小臨淄”自居。
齊宣王時期,臨淄城中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了七萬戶。
當年蘇秦游說齊王合縱抗秦的時候,曾說:“臨淄七萬戶,每戶征發三個男子參軍,這就是三七二十一萬兵,僅臨淄一城,就足以抗秦了。”
這就是成語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來。
這位有事沒事就喜歡拿錐刺股的縱橫家,怕是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
真當齊王不識數啊。
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十萬戶,總人口不下五十萬。
除了邯鄲,大秦東部再也沒有一座城池可以與之相比了。
對于臨淄,田儋勢在必得。
一個齊王,絕對不能沒有臨淄,就好像一個廚子決不能沒有菜刀,一個裁縫決不能沒有剪子一樣。
之前順風又順水的征途,讓田儋有些過于的樂觀。
他以為臨淄也會像之前那些小縣城一樣,不戰而降。
卻沒有想到,臨淄的戰斗會異常的艱難,險些將復興齊國,這艘剛剛駛出港口的小船,打翻在陰溝里。
......
臨淄王,是始皇帝的七皇子,素以勇武著稱,民間稱之為“將軍王。”
據說,他天生神力,力能扛鼎,能開千斤之弓,百十丈內,箭無虛發。
自從到達臨淄之后,他幾乎不問政事,全部事務交由相邦,也就是原來的臨淄郡守處理。
每日訓練士卒,演練軍陣,閑暇時候就帶人出城打獵,身上的武藝片刻也不曾荒廢。
臨淄郡守軍雖然眾多,但是這些軍隊都是屬于大秦的,不屬于臨淄國(郡),沒有皇帝的虎符,誰也調動不來。
不過,每個諸侯王都有一定數量的親衛短兵,這些都是他們可以直接調動的,
當然,這些短兵的數量不會太少也不會太多。
大部分諸侯王的短兵僅僅是出入警衛的儀仗部隊,平時不會執行什么作戰任務,所以沒必要搞太多,夠用就行。
畢竟,這些短兵是要他們自己出錢養的,扶蘇才不會給他們花這份錢。
唯有臨淄王的短兵完全是按照野戰軍的標準招募和訓練的,不僅是國內諸侯王中數量最多的,也是戰斗力最強的。
據說,他不但滿額招募了親衛,還私下多募了不少。
要知道,大秦對于軍隊的管理極其嚴格,有自己的一套高明的制度。
許多手握重兵,哪怕是舉國之兵的將領,在皇帝面前也是十分無力的,一封詔書就可以生殺予奪,根本不怕他們造反。
在這種制度下,私自募兵可是重罪。
尤其是他們這種諸侯王,是皇位的潛在爭奪者,最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私自募兵,莫不是想造反?”
扶蘇很早就接到了錦衣的密報。
臨淄王的親衛短兵遠遠超出了制度的規定,總數達到了二千二百零七人,且這些士兵戰斗力極強。
不過扶蘇并未追究自己這個七弟的過錯。
在扶蘇看來,自己這十幾個的弟弟,大部分都不成器,卻各個貪戀權勢,暗中覬覦著皇位。
唯有七弟臨淄王與眾不同,似乎是個武癡,無心政治,一心想要當個大將軍。
他最喜歡和士卒們待在一起,如今額外招兵,扶蘇并不意外。
想到這個弟弟并無反心(至少表明上是這樣),扶蘇也就沒有過問這件事。
以后東方必亂,多幾個兵就多幾分活下來的希望,扶蘇想,還是給始皇帝多留幾個血脈吧。
......
田儋的軍隊剛一到達臨淄附近,就遭到了秦軍的猛烈攻擊。
之前,周市的軍隊聲勢浩大,來勢洶洶,臨淄王在打了幾仗之后,果斷選擇了沿著臨淄一線布防,以逸待勞。
沒想到,周市的軍隊一頭扎向了西北方向,和田儋的軍隊打了起來。
聽了斥候的回報,臨淄王哈哈大笑,這種狗咬狗的局面,是他樂意看到的。
之后,周市的軍隊離開了臨淄,前往了東郡。
田儋的軍隊在修整之后,向著東部進發,這早就在他的監視之內了。
看著田儋的先鋒部隊勢單力薄,臨淄王果斷選擇了出城野戰,在一處狹隘之地設伏,一口吃下了這支小部隊。
田儋三兄弟得到消息之后,果斷帶人前來支援,于是雙方展開了激戰。
這場臨淄之戰,戰斗十分慘烈,持續了半月之久。
臨淄王實在是太能打,盡管雙方人數相差極大,七八萬的叛軍還是被不足一萬的臨淄守軍壓著打,幾乎崩潰。
要不是臨淄城內出了內鬼,大批舊貴族反水,臨淄王就要活捉田儋了。
在腹背受敵之下,臨淄王帶領著殘余部隊退出了臨淄郡,這場臨淄之戰最終以田儋的慘勝收場。
臨淄王離開之后,前往了瑯琊和五哥瑯琊王會合。
他們在那里堅持戰斗,后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戰局極度不利,他們又一同前往了郯城,和東海王會合。
在殘酷的戰爭中,六國故地十幾個諸侯王全部喪生,他們三個是碩果僅存的諸侯王了。
扶蘇分封的二十個諸侯王,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只剩下了七個。
除了這三個,還有南方遠離戰火的四個諸侯王。
當初,這些諸侯王都嘲笑他們三個的封地差,現在看來,他們三個的封地反而是最好的。
原來,扶蘇皇帝所有的封賞,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