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季斬蛇之后,隨行之人各個對他敬若神明。
看劉季的時候,總是十分的敬畏,就像看見了扶蘇皇帝一般。
很快,隊伍中對劉季的個人崇拜愈演愈烈,已經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他們衷心的覺得,能跟隨這樣一位老大,是他們此生最幸運的事情!
一個隨從站在高處,眉飛色舞,正在信誓旦旦的向著周圍的人宣講:
“我早就看出來了,他不是凡人了!他怎么可能是凡人的,不可能!”
旁邊的人納悶,好奇的追問道:“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那人嘿嘿一下,故作深沉,神秘兮兮的說道:“從他撒尿的姿勢中就能看出來。能把尿撒的如此瀟灑飄逸的人,定然不是凡人。”
旁邊的人議論紛紛。
“這也行?”
“他是翹起腿來撒尿的嗎?”
“俺也想看看赤帝之子的撒尿方式是如何的與眾不同!”
“排隊,俺是頭一個!”
從此,劉季每次外出撒尿,身后都會跟著一個考察團,搞得劉季十分不適。
據說“撒尿考察團”的始作俑者,后來還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我是如何知道劉季與眾不同的——從撒尿方式辨別偉人的一百種方法》。
這本狗屁不通的書,竟然還蟬聯了當年的大秦十大暢銷書,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這足以說明,書籍未必都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可能是擦屁股紙。
……
事實證明搞點封建迷信還是很有用的。
自從劉季自導自演的斬蛇大戲上演之后,隨從們都對劉季言聽計從,絲毫不敢違背他的話。
隊伍的穩定性也迅速提升,在沒有一個人偷偷逃跑。
紅日當空,靠鐵山中擺香案。
劉季、盧綰、樊噲三人焚香再拜。
只見盧綰正色說道:
“我三人雖然異姓,今日結為異父異母之親兄弟。
從此以后,三人同心協力,共同升官發財。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不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劉季點了點頭:“這詞真是他娘的又臭又長!”
樊噲點了點頭,“俺也一樣!”
Duang!Duang!Duang!
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
這一拜升官發財為自己!
就這樣,劉季三人在靠鐵山義結金蘭,成就了大秦一段佳話,惹來無數后人模仿。
這一日,在遠離大秦的河西之地,扶蘇派出的鑿空西域三兄弟正式成團出道了。
大哥姓劉名季,不好讀書,性狹隘,喜罵人,喜怒形于色,素無大志,專好結交天下女流。
二哥姓盧名綰,面如死灰,唇若穢土;大眼,粗眉,相貌平平,威風凜凜。
三弟姓樊名噲,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后續四弟——
......
鑿空三巨頭,本就關系很好,非比尋常。
劉季和樊噲本是好兄弟,后來劉季娶了呂雉,樊噲娶了呂須,兩個人親上加親,更加要好。
至于盧綰,更劉季的好基友。
他們同一天出生,住在同一里中,從小在一處讀書、一起玩耍,兩個人幾乎就是穿一條褲子的關系。
在原本的歷史中,劉季造反之后,盧綰一直是最被信任的將領,可以隨意出入劉季的營帳。
劉季手下的功臣很多,唯獨對盧綰青睞有加,想方設法給他封王。
劉季在“認真”征詢了眾多將領的“意見”之后,正式給盧綰封了王。
這可是劉季這群小老鄉中的蝎子粑粑——獨一份。
朝廷決定了,就由盧綰來做燕王,大家支持不支持啊?
誰敢不支持呢?
劉季對盧綰的感情之深重,就連呂后都忍不住要吃醋。
后來,劉季病重將死,呂后掌權,她一門心思想要弄死盧綰。
盧綰被污蔑造反,哪怕他貴為燕王,手握重兵,卻不愿意出兵去奪他的江山。
為了不被呂后所害,他直接帶著家人跑到了國境線上。
只要劉季一斷氣,他就立刻跑路。
后來,劉季的病好轉,盧綰喜出望外,他將生死置之度外,不懼刀劍,親自入朝看望這位好基友,向他謝罪。
他怎么忍心造他的反呢!
后來,劉季還是死了,呂后還是要殺盧綰,盧綰立刻出逃匈奴,終生不再回國。
在匈奴的日子里,他可曾有一天不曾思念劉季?
劉季和盧綰的關系就是這么微妙,你品,你細品!
......
夜幕時分,三個人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未來,他們將還去還從?
是按照扶蘇的旨意,繼續向西行進,去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務呢?
還是就地占山為王,在這里做一個逍遙快活的土皇帝呢?
盧綰希望就此停住,哪怕不退回大秦,也不要再向前行進了。
這里是匈奴之地,一旦被匈奴人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他們這點人,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一個照面,就會被撕碎。
而劉季希望繼續前行,前往西域,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據小月氏的向導康師虎說,匈奴人的營地據此很遠,這一帶的巡邏很松懈,近乎于不設防。
劉季認為只要他們足夠小心,完全可以避開匈奴人。
樊噲表示大哥說的對,二哥說的對,他沒有任何意見。
確實,對于他的腦子來說,確實很難產出什么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三個人討論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劉季一錘定音。
他們將在靠鐵山修整三天,然后繼續出發,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