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扶蘇造紙

  • 從奪舍扶蘇開始
  • 鯨仙人
  • 1522字
  • 2021-07-09 23:58:24

在紙被發明之前,大秦主要的書寫材料是簡牘。

簡牘的簡,一般是細長的竹片,少數是木質的。

簡牘的牘,一般是粗長的木片,當然也可以是竹質的。

在始皇帝時期,曾經有人給始皇帝上萬言書,總共用去了三千多片竹簡木牘。

這些簡牘,要兩頭牛才能拉得動,足見簡牘的不便。

當然絲綢布帛也是一種很好的書寫材料。

但是太貴重了,只有上層的貴族才能使用。

對于普羅大眾來說,這不是書寫材料而是珍貴的財物啊。

用來寫字?怎么可能,誰會拿黃金來擦屁股呢。

所以說,扶蘇造紙是大秦文化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紙這種價格低廉的書寫材料,便利了秦字的推廣,促進了大秦典籍的普及,同時也是大秦先進文化向外傳播的重要載體。

扶蘇造紙則是大秦文化走向了繁榮與昌盛起點,造紙術一直穩穩的位居大秦百大發明前列。

……

據說,扶蘇造紙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日,扶蘇來到內廷,見到宮殿內的竹簡堆積如山,官吏們往來搬運十分不便。

于是萌生了制造一種輕薄的書寫材料的想法。

但進行書寫材料的革新又談何容易呢?

扶蘇皇帝為此憂心忡忡,他苦思冥想以至夜不能寐。

在某天深夜,他突發奇想:為什么不能利用植物的纖維來制造書寫的材料呢?

想到這里,扶蘇異常的興奮。

他趕忙從龍床上爬起來,開始進行實驗。

造紙的過程是艱辛的,扶蘇皇帝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

后世一直有人將扶蘇造紙視為天才的靈光一現,但事實絕非如此。

扶蘇皇帝多次謙虛的說道:“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呢?所謂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聰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此言得之。

……

根據《二世皇帝實錄》記載,扶蘇造紙是在秦二世元年二月二日取得成功的。內廷的肱骨之臣全部參與到了扶蘇造紙的行動當中。

吏部主事為曹參,負責將絲、麻、竹、草等植物切碎,這是造紙的第一步。在切割的過程中,不停的浸泡、摔打,獲取植物纖維。

民部主事為蕭何,負責將之前準備好的原材料放在草木灰水里進行煮沸、浸泡、攪拌,除去其中的雜質,使制作的紙張更加的干凈。

禮部為儷食其,負責對獲取的植物纖維進行不停的淘洗,進一步除去其中的雜質,然后放置在特定的水池之中。

兵部主事周勃,負責用大鐵棍子在池子里不停的攪啊攪啊,使這些植物纖維充分的分離,均勻的漂浮在水中,獲取造紙的原液。

刑部主事為陳平,負責抄紙,他使用特定的濾網將水中漿狀的纖維撈出,制成一層薄薄的濕紙。

工部主事夏侯嬰,將這些濕紙壓實、晾干,就這樣,一張紙就制作完成了。

……

造紙真的很難嗎?其實是不難的,不過是利用各種辦法將植物纖維制,造成可以書寫的材料罷了。

在第一張紙被造出來之前,沒有人能夠懂得其中的奧秘。

在第一張紙被造出來之后,人們紛紛驚呼,哇哦,原來竟然如此的簡單。

就像苦思冥想的難題,一旦被人點破,就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但又要有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行。

所以,扶蘇造紙的功績,再怎么夸大也不為過。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扶蘇只是發明了造紙術。

他并未發明紙,因為紙就在那里。

因為大秦第一張紙是在內廷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完成的,所以扶蘇所造之紙也被稱為內廷紙。

造紙不過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兩三小黃門足矣勝任,何須勞煩內廷這幾位肱骨之臣呢?

這就是扶蘇的一點小心機了。

紙是注定要流行天下的東西,如此做,恰好可為內廷眾臣揚名,讓天下人熟知他們的名字。

畢竟這是扶蘇的親信班底,這些人以后都是要封侯拜相的,沒點聲望怎么行呢?

當第一張紙被送到扶蘇跟前的時候,扶蘇十分的滿意。

他調皮的提筆在上面寫下了三個字:喔吶喋。

眾人不解其義,大秦的語法解釋不了這三個字是什么意思。

于是猜測,這可能是扶蘇一時興奮隨手亂寫的三個字,用以表達興奮和快樂。

后來,隨著內廷紙的風靡天下,這三個字成為了大秦的時髦的問候語。

就想電話被發明時候,無意義的“Hello”成為問候語一樣。

這絕對是扶蘇所沒想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宣威市| 寻甸| 花莲县| 乐陵市| 元谋县| 沛县| 南岸区| 黎城县| 监利县| 沾益县| 六盘水市| 鄂托克前旗| 成都市| 三台县| 江华| 乾安县| 三明市| 南川市| 巴马| 望都县| 隆林| 新和县| 东丽区| 托克逊县| 景谷| 米林县| 崇州市| 墨竹工卡县| 调兵山市| 岱山县| 盐城市| 佛教| 潜江市| 察哈| 黄石市| 武清区| 益阳市| 定襄县| 利津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