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鹽鐵酒
- 從奪舍扶蘇開始
- 鯨仙人
- 2698字
- 2021-06-29 00:01:49
如果說第一天的議題是小試牛刀的話,后面兩天的議題就稱得上是石破天驚了。
內廷吏部主事曹參宣讀了二世皇帝扶蘇關于對鹽鐵酒三種重要物資進行國家管控、官方專營的詔書。
在詔書里,扶蘇嚴禁民間私自經營鹽鐵酒生意,計劃在全國各地設立專門的鹽官、鐵官和酒官,專門進行鹽鐵酒的專賣。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政方針,還很不成熟,扶蘇特意拿到朝議上來,聽取群臣的意見。
如果說免除賦稅是仁政的話,這項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惡政了。
無他,與民爭利耳。
但扶蘇是要做大事的人,不可能無為而治,與民休息。
他需要錢,權力和民心,全部集中在咸陽,集中在自己這里。
手總要握成拳頭,出擊的力度才夠大。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大秦擰成一股繩子。
內廷的設立、刺史制度、錦衣制度,在于收天下之權;而鹽鐵酒專賣,是在收天下之財。兩者相輔相成。
鹽鐵酒是這個時代,社會上最重要的資源。
鹽,沒有人能夠不吃,哪怕只是低價售賣,一年下來,也是天大的利潤。黔首沒有多花錢,朝廷卻能從中得利,何樂而不為呢?
鐵,不僅是生產生活物資,更是戰略物資。扶蘇本就打算進行農具的革新,再加上大戰在即,對鐵進行管控再合理不過了吧。
扶蘇要提高糧食的產量,就需要給農民發放改良的鐵制農具,提高農耕的效率。扶蘇要打仗,就需要打造了很多的兵器藏在庫房里,已備日后使用。
他已經私下繪制了大秦鐵礦分布圖,只能各地的鐵官就位,就要大煉鋼鐵了。
還有酒,這是個好東西,也不是個好東西。
酒,會讓人上癮,盡管這個時代還沒有蒸餾酒,度數極低。
同時,釀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在這個糧食不足的年代。
酒是被比較嚴格的管控的。
只有在一些重要日子,朝廷才會放開禁令,允許民間大肆飲酒。大酺三日也好,大酺五日也罷,隨便喝。
當然,平日里限制的主要是底層黔首,達官貴人自然另當別論。
扶蘇并不打算對酒進行革新,搞成許多奇奇怪怪的酒來,畢竟這不是什么好東西。
喝酒誤事,大秦人是要打天下的。
后來,扶蘇聯想到了后世某種會冒煙的柱狀物體,其一年貢獻的收入足夠覆蓋當年的軍費。
于是,扶蘇心動了。
他們多像啊。如果實行酒類專賣的榷酒制度,一年的收入應該也很可觀吧。
反正現在都是低度酒,喝點就喝點吧。
由政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實行專賣制度,三項加起來,一年可以給這個帝國增添的收入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專賣制度可能會加重黔首的負擔。
政策的制定和落地之間,隔著天塹。
上面一根針,下面十萬均,簡直是官府的常態。
扶蘇擔心的就是這些政策會被層層加碼,最終成為害民之政。
就像王安石變法一樣,上面想的很美好,下面沒有不罵的。
在猶豫了很久之后,扶蘇終于還是決定要實行鹽鐵酒專營制度。
大秦的征伐之路,本就前途未卜,在建立萬世功業的過程中,總要有人付出些什么。
扶蘇相信,此刻一時的付出,終將為后世子孫奠定萬世不滅的榮光。
還有就是,“劉小豬做的,朕做不得?”扶蘇如是想。
……
果然,這項政策一經公布,就遭到了大多數朝臣的反對。
治粟內史李信首先對政府酒類專賣的榷酒之法表示了疑慮,擔心威脅大秦的糧食安全。
他認為,限制民間私自售酒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糧食的儲備。
但若是政府參與其中,壟斷酒利,只怕越來越多的糧食會被釀成酒。
雖然暫時增加了朝廷的稅收,但糧食減少了,長遠看來,是弊大于利的。
廷尉韓騰同樣表示了擔憂。
他說:“鹽、鐵、酒專賣,皆是與民爭利的貪鄙之政,非治國之本務也。”
廷尉韓騰為人呆板,最重律條,不喜歡隨意變通的政策。對于他反對這項新政,扶蘇并沒有感到意外。
同時,韓騰也是一個謹慎的人,平時很少說話,每次開口也不過幾句話。
但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其中必有深意。
每次聽取韓騰的意見,扶蘇總是會習慣性的多琢磨一會。
太仆茅焦贊同對鐵器的管制,同時他還認為大秦目前的戰馬數量嚴重不足,建議扶蘇同樣將馬政納入其中。
戰馬是他管轄的范圍,他的建議得到了扶蘇的認同。
衛尉楊端和同樣贊同對鐵器的管制,并提出軍隊中鎧甲數量不足,很多士卒自己所帶的鎧甲質量較差,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
他請求扶蘇劃撥經費,為軍隊補充部分鎧甲。
如果朝廷經費有限,最好能先行補充他手下的中央衛戍軍。因為中央衛戍軍的責任太過重大,裝備難以匹配職責。
扶蘇聽完,白眼幾乎要翻上天了。
這個楊端和,三天兩頭的跑來和扶蘇哭窮要錢,上次更是直接哭訴他手下的大秦中央軍,裝備竟然連章邯的刑徒軍都不如,實在是太慘了。
顯然這位將軍對扶蘇提攜章邯等新將領有些不滿了。
不過對于他這種行為,扶蘇雖然頭疼,卻還是欣喜的,至少這表明他是在積極向著新皇帝靠攏。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抱著一個二十多歲皇帝的大腿,哭的昏天黑地,這種場面可太奇怪了。
每次這個老頭子走后,扶蘇總是會驚呼,這個楊端和,又把鼻涕抹在朕的龍袍上了。
惹得身后的宦官忍俊不禁。
少府馮毋擇倒是很贊同扶蘇的新政策。
他掌管著扶蘇皇帝的私人金庫,是一個守財奴、鐵公雞,一毛不拔。
有他給扶蘇把著少府,扶蘇放心多了。
山海池澤之稅,是屬于皇帝本人的,應該歸入少府。
這次新政如果得以實施,其中大部分財物也會被納入到少府之中,少府馮毋擇自然極力的支持。
御史大夫、奉常王賁、郎中令章邯、典客甘羅、宗正子嬰也紛紛對這一新政發表了意見。
就連博士伏勝也從儒學的角度,對新政發表了一番批判。
什么“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什么“上好禮則民飾文,上好貨則下死利也”,聽得扶蘇連連搖頭。
朝中都知道,始皇帝好法,而二世皇帝好儒。
扶蘇繼位之后,大家都以為儒學博士們會得到扶蘇的重用,但事實上并沒有。
到目前為止,扶蘇皇帝重用的仍然是法學官吏,甚至是黔首、刑徒,唯獨沒對儒家垂青。
這樣看來,大秦暫時仍舊會沿著以法治國的道路前進。
伏勝長篇大論之后,很長時間沒有人再發言。
最重要的一個人——丞相馮去疾,始終沒有發表看法。
馮去疾在等扶蘇問,扶蘇在等馮去疾自己表態,雙方僵持不下。
終于還是扶蘇沉不住氣,問道:“丞相以為如何?”
馮去疾面無表情道:
“稟陛下,民間販賣鹽鐵酒者,皆豪強也。鹽鐵酒利資其貪心暴強,以至眾邪群聚,私門成黨,朝廷難治。現在將鹽鐵酒收入朝廷專賣,實在是一個善政,臣附議。”
扶蘇滿意的點了點頭,笑了。
馮去疾面無表情的臉上終于多了幾絲皺紋,也笑了。
就這樣,鹽鐵酒專賣的制度終于確定了下來,不久之后將在全國推廣開來。
扶蘇的庫房又要擴建了。
在這次朝議的尾聲,扶蘇皇帝提出了自己繼位之后,曾得到了眾多臣藩之國的朝賀。
現在應該派遣天使對這些國家進行慰問,表彰其忠心,朝臣們紛紛贊同。
于是典客甘羅相繼派出了大小十幾支使團出使內外諸藩。
內廷禮部主事儷食其加入了出使西南夷的行列,禮部執事陸賈加入了前往匈奴的使團。
他們都將在出使中大放光彩,并逐漸成為大秦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