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府來人(1)
- 榮王嫡妃
- 飲笑長歌
- 1988字
- 2014-07-08 18:44:29
因是春季,萬物復蘇,青草尚且抽芽,若要點火,必定很快就熄,于是,她讓貓兒四處找了這堆枯草,再加上石洞口的麥垛,鋪滿道路兩邊還是不成問題。
等到將枯草全數鋪展開來,又在其上澆了層油,宋初玉方才滿意的拍了拍手。
“貓兒,分頭行動!”
宋初玉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拽了拽還在地上打滾的貓兒。
隨即,她將竹網移開,對它指了指洞口。
看著貓兒氣勢昂然,邁著虎步進入洞中,宋初玉也踏著石壁,足尖輕點,上了洞頂。
她找到洞頂的時候,貓兒還未進入內洞,她便也不著急,盤膝坐地,運滿一個大周天。
直到,一聲尖叫聲響起,伴隨男人的大喝。
洞中,靜安與她的相好,各人裹著件外袍遮住關鍵部位,面色煞白的看著,無意中入了洞中的貓兒。
“你倒是快將它弄走啊……”靜安因驚懼,聲音有些變調的尖銳,指甲深深嵌入男人粗臂中。
男人先是驚愕抬頭,看了眼靜安花容失色,本色盡顯的臉,想著,平日床上溫柔嬌媚的女人,卻原來是這么個潑婦模樣。
只是,他還未來得及細想,貓兒便做了個上撲的假動作。
男人無法,為了保命,只能一邊護著重要部位,一邊拿著木棍驅趕。
靜安則直接,從床上滾到地上,眼見貓兒靠近,潑婦般尖叫,外加瘋狂亂抓,倒是看得貓兒一愣一愣的,禁不住想:這女人發起狂來,比它還像禽獸!
不過,貓兒也就是圍著這兩個人,并未靠近和實施實質性的攻擊。
因為之前宋初玉便囑咐過它,不可傷人,倒不是她善良大度,而是,貓兒要不小心咬了她們,這庵中人可不就發現了后山有老虎的事,到時反倒給貓兒招來麻煩。
半晌,似是看出來貓兒只是恐嚇,并未靠近攻擊,兩人便以為,動物終究是有畏人心理,于是幾乎同時,看向懸空的樹藤。
再也不管先前床上的溫存,求生當前,靜安與那男人互相推搡,明顯都想要抓住樹藤先行逃生。
到底男人比女人力氣大,那男人只是一推,便將靜安推了個四腳朝天。
也不顧衣衫掉落,風光大露,反正無人,靜安便張口,咬上男子欲攀爬的手臂,一腳踢上他重點部位,將他踢了下來。
經過一番撕扯捶打,靜安終究憑借自己的潑辣猛浪,攀上了樹藤,邊爬邊嘲諷的看向地上哀嚎的男人,心里咒道:該死的男人,叫你只顧自己逃生!
只是,還沒等她爬幾步,洞頂早就等好的宋初玉,手中銀剪寒光一亮,啪!
可憐靜安還沒來得急吱一聲,便‘嘭’得砸上了欲待爬起來的男人的肚子。
“臭婆娘!”男人殺豬般的大叫,飛腳踹上靜安白花花的屁股。
靜安“啊”地一聲,撞上床角,她捂著淌血的額角,抬起頭,卻不防與一雙虎眼相對。
“啊!”
驚叫聲,碎裂聲,虎嘯聲,頃刻間,洞內被搗了個稀巴爛。
直到,貓兒涼涼的虎爪,拍上靜安的胸部,靜安汗毛倒豎,驚天一聲大叫,驚寒鴉無數。
兩人這才有所悟,上躥下跳,驚叫大喊著,朝洞外跑去。
貓兒則站在原地,表情純潔,看了看爪,暗道:我做了什么嗎?
而洞外,掐準時間的宋初玉,早就在道路兩側,生了一把大火。
火光沖天,伴隨濃煙滾滾,霎時便映紅了大片天空。
這一場大火,也在很快,被人發現通傳,就連在別院中休憩的長公主諸葛敏,也吩咐了貼身太監,前去查看。
所以,當靜安與那男人跑出來時,看見外面火勢熊熊,也沒心思去想,為什么獨獨逃生的道路筆直,未被波及。
因只顧著逃生,忘了遮羞,于是這副場景,在隨后到來的人眼中,便演變成了野鴛鴦,裸奔!
只是很快,大火被澆熄,所幸未波及到無辜的人,而靜安與那男人,也在換了一身衣裳后,被帶上了燈火通明的大廳。
“林侍郎!”長公主身邊的太監海壽眼尖,一眼便認出眼前這男人,是當今天朝吏部侍郎林沖。
被認出來,林沖面上有些掛不住,只能苦笑著,算打招呼,心里卻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因涉及朝廷要員,庵中便未對林沖多做深究。
不過靜安,因是庵中位分較高的大師父,加上長公主此刻又在此,自然不好敷衍。
了塵住持面上無光,本欲將其沉塘,用以警醒庵中數人。
卻沒想到長公主親自求情,便賜了鞭刑,在靜安丟掉大半條命后,將其驅逐出庵。
至于庵中后山那場大火,因查后無果,便也就此作罷。
而那個山洞,也早早在宋初玉離開前,料理完畢。
一切人跡,頃刻消弭,山風過,了無痕跡。
當靜安被處置的消息傳來時,正值次日午后。
陽光和煦,宋初玉扶著李嬤嬤,坐在門口曬太陽。
“這尼姑竟也如此、如此……”李嬤嬤似是不好意思說出心里咀嚼的那兩個字,面部微微有些羞紅。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宋初玉無謂笑笑,轉身去屋子里抱來晾曬衣物,想趁著天氣好,讓長久悶在潮暗地的衣物見見光。
恩怨既已了結,她想著過段日子,等李嬤嬤傷好,便帶她離開。
“小姐,還是老奴來吧。”李嬤嬤看著宋初玉晾曬衣物,眼露心疼,便忍不住起身相幫。
宋初玉將她再度扶回凳上:“嬤嬤,過了今年春天,玉兒便十四了。”
李嬤嬤一愣,神情怔忪,不知不覺,來到這尼姑庵已有十四年了,不禁嘆了口氣,將軍府也未傳接小姐回去的消息。
“高門大院有高門大院的好,外面有外面的好,至少,學會了自食其力,而非一味依仗他人。”那眉眼間的黯然,她又怎會不解其中滋味,這番話,卻并非單單只是勸慰,也是她前世生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