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代和祝融他們正如火如荼的開荒拓野的時候,北邊竟然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太平教事件。由張角,張寶,張梁,為首。張曼成,波才,馬元義,管亥等為輔。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一時之間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并建立由黃巾軍統治的的新天下。
漢靈帝劉宏當即號召天下諸侯,共同出兵平亂。同時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大漢軍壓制,又令地方州郡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大漢軍精疲力竭。
當消息傳到張代這里時已是半月之后。畢竟交州地處偏遠,消息不通。這還是一次典韋到郁林郡采購物資。并順道把家人接送到縣太爺懸賞所得的那一套府苑,這是得了懸賞之后又轉送給典韋的府苑,起初還死活不要。后來一番教導,才勉強接受。典韋安頓好家人又順路拜訪縣太爺才偶然得知的消息。
這半個月火神族部落已經完全把后山整片地區能做梯田的土地完全開發。并收集動物糞便以及干草燃燒后的余灰,放入稻田里發酵成肥料。在工程師的幫助下,各種水利工程得到完善的修筑。
此時的張代正望著身前排列整齊的軍隊感慨著。是的,張代已經生產出自己的軍隊。其中警犬五條,工程師十位,捷方軍戰士兩百名,犀牛坦克五輛,多功能步兵戰車十輛。因為部落地方有限。所以生產太多也放不下,部落通往山下的道路也被工程師們合力修建完畢。可供坦克、戰車通行。又加強了不少火力點。保證這個小基地的防御萬無一失。
原來就在半個月前,張代向祝融要了一塊空地之后。便在洞口處建設了礦廠,兵營和戰車工廠。其中戰車工廠最大,占據了整個廣場右邊的一半,洞口左邊是礦廠和兵營。中間是一條大通道。還剩下一小半作為原來的廣場。火神部落的旗幟仍然迎風飄蕩,豎立在哪里。
經過一天的時間,三個建筑相繼建成,坐落于火神族部落原來的廣場處。建成的當天,轟動了整個部落,誰也想不到一夜醒來,看到三個龐然大物般的建筑物突然出現在部落里,甚至連續兩三天族人都無人去開荒,天天聚集在廣場處參觀戰車工廠、兵營等建筑。甚至祝融和典韋也不例外。最后還是張代苦口婆心的勸眾人散了吧,以后天天有時間看,我又不拆掉。沒辦法戰車工廠實在是太巨大了。而且之后每天生產的戰車、坦克。也有不少族人圍觀。最后才拖得開荒工程半個月才完成。
整個戰車工廠猶如巨獸般盤踞在廣場右側。一棟幾層樓的中央控制室,外邊布滿了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金屬管道。控制室前方有一個長長金屬大房子,這是一個生產車間,大房子兩邊各有三個四方形類似于煙筒的建筑,各有一個金屬熔爐鏈接煙筒,每個煙筒頂上還有兩個閃爍的燈光,大房子里是整條自動化機械生產線。大房子圓拱型的屋頂可自動開合。方便生產出來的武裝直升機的產出。方方正正的戰車工廠門口有條寬大的傳送斜坡。剛被生產出來的犀牛坦克和了多功能步兵戰車就是從這里傳送出來。
這些就是這半個月以來的成果。當聽到典韋帶來的消息。張代知道,自己的使命來了,時間非常緊迫,畢竟黃巾從開始到結束也就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各路諸侯覆滅。為了在各路大軍擊敗黃巾軍之前解救更多的百姓,張代決定迅速前往北方。除了少數太平教忠實信徒以外。相信大部分百姓是因為無糧可吃,沒了活下去的希望,才迫不得已。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多救些人。如果有哪路諸侯不長眼。不介意滅掉。反正留著將來也會帶來無盡的征伐。
眼看部落已經步入正軌,梯田開荒已經完成,南方稻谷可一年兩季。如今的雜交水稻種子已經在張代的指導后播下。并把各種常見經驗和技術傳授。所以是時候跟祝融眾人道別了。這次路途遙遠,道路不通,山川大河更是險峻,除非走官道,多功能步兵戰車每車能滿載十名戰士,雖然能通行。但是去到北邊,早就黃花菜都涼了。戰士是無法帶過去了,最快的方法是和典韋兩人先傳送過去,到時候看情況而定。這邊的戰士和戰車,坦克統統留守。防備即將崛起的各路諸侯。
畢竟與交州接壤就有三大諸侯,分別是揚州的孫堅,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焉。
本土交州的諸侯是士燮。而士燮這個人,是漢末三國時比較溫柔的軍閥,進攻不足,自守有余。
更有山越四起,所以留下防衛力量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是被人偷家那可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這天一大早張代領著典韋,正式向祝融辭別。不善言辭的祝融似乎總是有話要說,但始終沒有說出來。最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人一起傳送離開,消失在眼前,只留下伊人暗自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