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考場
- 穿越之種田那些事
- 怦然心動的夜
- 1939字
- 2022-01-19 14:26:21
余澤汧看到了自己伙伴們他們也進入了考場,相互看了一眼就直接進入自己的考號。
她的考號臨廁所味道撲鼻,皺了一下眉頭就聽見四周恥笑的聲音。
他們雖然一句話都沒有說,但是那嬉笑中摻雜著極為羞辱語氣她怎么會聽不出來。
她停頓了一下改色的直接接進入了,眼神施舍地看向那些笑聲中似乎在說,“我不懼你們。”
余澤汧走路中都帶勝利的氣勢讓那些巡場地考官都暗自點頭。
余澤汧看著考場的環境真是糟糕,她安慰自己道。
“這便是古人所寫,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她在心里暗自給自己加油打氣一往如前。
號房都是一間一間的,作為專供考生在貢院內,答卷和吃飯、住宿的“考場”兼“宿舍”。
學子們都是考生每人一個單間。
貢院里的監考很嚴,考生進入貢院時,要進行嚴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夾帶”。
當學子們進入考棚后,就要鎖門,他們參加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皆在“號房”內,不許出來,直到考試結束。
號房內十分狹窄,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將兩塊板一拼當床,考棚里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支蠟燭。
炭火既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做飯。考生考試期間與外界隔絕,吃飯問題得自己解決。監考官,只管考試作弊,至于考生在號房里的其他動作,監考官一概不問。
周圍的考生們看著她面無表情地走了進去,那些言語詆毀她的那些人都低下了頭進入了自己的考號。
“哼!”
余柏宗心里看不上那些人白了他們一眼就直接進去了。
余澤汧走進考號坐了下來就看到考官發下來的試題。
院試是正試和復試一共兩場,正式考試是考策論兩篇和詩賦選一首。
復試要求策論一篇和詩一首,還要默寫《圣諭廣訓》百字。
考試之后成績會貼在衙門布告欄中,正式成為秀才其中名列前茅的成為廩生,之后他們就可為以后童生作保了。
秀才們想要繼續考取功名,獲得一官半職,那么他們需要繼續參加考試,接下來的考試才是國家正式的科舉考試分別為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每三年的八月在省城舉行,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秋闈”,主考官不再是地方的官員,而是皇帝派出的主考官。
通過鄉試的秀才從此就可以被稱作舉人了,而且舉人被認為有功名在身,就算日后的考試不中他們也可以獲得一官半職,而且只有舉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
會試在鄉試后的第二年春季在京城舉行,因此常被稱為“春闈”。
春闈由禮部主持,成功通過這個關卡的舉人就是貢生了,他們是最后終于能夠踏入最終關卡一殿試的考生。
殿試是直接由皇帝監考,通過這場由皇帝主持的才稱為進士。
皇帝直接劃出狀元、榜眼、探花-這是一甲(一甲就只有三名,賜進士及第。)
傳臚不是只有第四名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傳臚,三甲第一名也叫傳臚.從第四名開始(二甲),進士賜進士出身名額不定,再往后賜同進士出身。
這些考取功名的進士們再有吏部統一安排職位,大多數情況皇帝不會直接安排。
余澤汧先把去味的香爐點上沒有著急作答,她仔細思考在腦海中做了個簡單的概括再寫道草紙最后再疼寫道答題紙上。
她在家做用羊皮做了防水袋子,先把答題紙用羊皮一起卷起來放好。
以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為題用八股文形式寫。
策論則是論語自選一題做即可,沒有特別標注的題目為何。
余澤汧思緒了多半時辰便開始先做策論了,洋洋灑灑百字寫得越來越有勁頭了,之后就趁著這個勁頭把之前的破題也寫了。
這次巡查的考官們也都是關注大家已經私下都在交談著,有些有門道的已經從知府那里打聽到她的成績出來。
“崔學政這女子怎樣?”
私下大家都是很八卦地說道。
“哼,你們這些掙口舌,還不如巡查去。”
崔學政沒有那些官員的古板也沒有看不起女子,覺得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余澤汧不知道這些事情她在認真答題審題和檢查,他們吃喝拉撒全在這個小號子里。
考場外面等待的人們都在伸頭縮腦地看著,
“出來了余叔。”
徐虎看見了余澤汧和余柏宗一起出來了。
“走吧!趕緊回去吧!”
余柏宗這兩天過得一言難盡非常無力地說著。
“他們出來了嗎?”
他非常困了也在關心同伴。
“柏宗哥,我估計他們一會兒就出來了,咱們趕緊走吧!”
余澤汧趕緊招呼他們兩個走到了馬車旁邊簡單說了幾句話就上車等著了。
“澤舟和徐正、王釗這里。”
王薔也十分焦急尋找著弟弟他們。
“王薔哥、大哥。”
他們喊著王薔就問道還有人沒有到嗎?
“除了你們三個其他人都到了,趕緊上車走。”
王薔擁著他們上了馬車之后就跟同行的徐虎說道。
“走吧!”
“好來,駕!”
徐虎趕車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他們短租的小院子里。
他們到了一陣兵荒馬亂之后,給長輩們說了幾句話就趕緊讓他們休息了。
學子們很多路程比平常多走了一倍,這樣在家的長輩們都伸著脖子望著大門方向。
“行了,孩子們都回來了,中間不用叫醒他們等睡夠了就好了。”
桑本安笑著對著這兩個當家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