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賣木耳
- 穿越之種田那些事
- 怦然心動的夜
- 2045字
- 2021-11-26 13:58:01
天還沒有全亮,老二就讓自己婆娘把大丫給喊起來,他們簡單地吃了的吃了點干糧就走了。
余滿田常年走街串巷腳力比常人好。
扭頭看到大丫努力地走著覺得挺心疼,想要背著她。
大丫不讓二伯背著,
“二伯,你還背著干木耳呢,我沒事的。”
二伯覺得自己孩子都是很乖巧的,不管是大丫還是其他孩子,都知道家里不是很富裕,從來不會要太過分的東西。
“行,那我們慢些走。”
二伯對著大丫說道。
大丫覺得腳丫子都磨出泡了,腿也慢不動了,也不敢說只能艱難地走著,等磨出繭子就不疼了。
他們到鎮上的時候天已經亮了,大丫覺得他們走了大概3-4個小時了。
二伯領著她到鎮上酒樓問問,邊走邊對大丫教導著。
“我們第一次弄這個木耳不知道價錢,所以要找個名聲點的地方,即使價格差點也無所謂。”
“哦,我知道了二伯。”
余滿田看著大丫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覺得好玩,便想逗逗她。
“你知道什么?”
大丫看著二伯這樣便知道是個明白人,只是大多數人被他憨厚的外表給迷惑住了。
不過想想也是,大多數人家的老二都是被忽略的,看看祖父祖母對二伯也態度就知道不簡單。
“二伯,我又不是弟弟妹妹,我當然知道了。”
“那你說說為什么?”余滿田逗著大丫。
大丫內心吐槽二伯的逗樂。
“二伯,我們沒有經驗所以找個名聲好的地方,即使價格差點也無所謂,先看看行情再說。”
余滿田震驚地看著大丫,覺得這個丫頭真聰慧。
摸了摸大丫的頭,
“大丫說得不全對,”
“我們去的客棧是鎮上名氣最大的。”
這就到了。
大丫抬頭就看到碩大的門匾上題寫著:“王家客棧”。
二伯正想給大丫說一說這家客棧的歷史。
里面走出來一個小二穿著干凈利落的衣衫過來打招呼,“客觀您是吃飯還是住店?”
二伯完全沒有鄉下人進城的窘迫,對著小二哥回答道:“小二哥我們有點干木耳,不知道需要是否?”
這個小二王冬原本就是幕后主家的小廝,被派到下面鍛煉。
王冬一聽是木耳,立刻回答道:“這位大叔,您隨小子道后院,我這就叫掌柜的去。”
說著叫來其他伙計去喊掌柜的去,便領著余滿田到后院。
大丫看著小二微微發笑。
“這個小二是個伶俐之人,以后說不得可以成為掌柜的,看著也不想是個莊稼人的孩子。”
王冬自小六感就很靈敏覺得有人看著他,眼神凌厲地尋找目光來源。
大丫也被他的眼神變化嚇到了。
王冬順著目光看到一個小孩,眼神又回到了原來的表情。
這個小孩應該是跟著這個大叔來的,覺得她在家一定是受寵的,要不然不會輪到她跟著來。
王冬雖然是個小廝,也是跟著自己少爺見識過,普通人家的女孩子遇到善良的人家只是每日干活,要是遇到那些無良父母直接賣了。
大丫看著遠處走來一位中年人男子,不說是商人都會以為是個讀書人,只有看到他那雙眼睛就知道不會是個簡單之人。
“可是這位老哥可是要賣東西?”那位掌柜的說著。
余滿田一臉鄉下人的純樸地問道:“不知這位先生怎么稱呼?”
哇塞!
大丫在內心給自己二伯一個大大的贊,厲害了!
果然著那位掌柜的滿色更加和藹了許多。
“呵呵呵”
“老哥,我可不是什么先生,是這家的掌柜,托主家信任賜予了姓氏王勇。”
“王掌柜的,不說還真以為是個先生呢!”
“這通身得氣派跟我家侄子的先生一樣啊!”
大丫看著你來我往的,真是小看了古代人啊!
王掌柜看到余滿田帶來的干木耳,眼神那一閃的震驚沒有逃過大丫的眼睛。
“余老哥我看你也是個爽快人,我就跟你說個實在話,我給你一兩算六十文?”
余滿田聽到后覺得比自己預期想得要多,震驚之后又強忍著的表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大丫看著二伯在現代絕對是個影帝!
“王掌柜的你說的可是真的。”
王掌柜的看著余滿田覺得這個農家漢子還是可以交往的,不是八面玲瓏之人,以后王勇和余滿田結交密切之后才知道被他騙得是多少厲害。
“余老哥實話給你說,你這個木耳顏色形狀都很好,只是在鎮上比較價格比較低,要是銷到縣城、府城或者京城,那價格要翻到幾番都不止。”
王勇實話對他說著,也是想要考察一番,以免影響后面合作。
余滿田想了想對他說道:“王掌柜,我也實話對你說,我就是個農家漢子,沒本事做到那么大,賣給你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本事了,跟我無關。”
王勇臉上隱隱更加興奮的表情,他們談好了合作走了。
余滿田也是一臉喜色,從王掌柜的話里透露出來以后只要還有成色好,他們店里全部收下。
他何嘗不想賣得更高,可是沒有背景損失點東西倒無所謂,要是丟了性命就不劃算了。
大丫也知道其中的關竅,所以沒有什么遺憾。
他們這次一共帶了5斤賣了3兩銀子。
平時他們一年能夠存下1兩銀子都是年景好的時候,現在一趟都存下3兩也沒有什么成本。
大丫覺得家里的木耳和已經曬干得差不多可以賣個200多兩銀子,是不是可以把后山的地買下來。
它覺得這個可以回家之后跟祖父商量一下,這樣在山上種植樹木瓜果,地上養點雞和鴨,挖個池塘養點魚,這些都是進項啊!
這樣想著就覺得以后的地主婆的日子就很美好,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誰知道以后發生了那么重大的事情。
二伯一路都在暈乎狀態,大丫也在想以后美好的生活,所以都忘了買東西了。
他們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余老頭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很好,都沒有問賣得如何,就讓老三家簡單做了面條吃了。
至于賣的情況明天再說,還需要把老大叫回家來仔細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