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山
- 穿越之種田那些事
- 怦然心動的夜
- 1930字
- 2021-11-24 11:06:27
在路上大家都沒有說話,大丫腦海里想著以后的生活,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眨眼間,他們一行人就到家了。
大家生活得都很拮據,為了省點燈油錢,都很早地睡覺了。
余有財下車之后坐到堂屋里,“你們都去睡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說。”
又對大妹說道,“大妹你安心待在家里就好了。”
大丫看著大家都會各自屋里了,也回到了自己三房的一間小屋。
屋子中間是她爹用一塊簡單的木頭雕刻的屏風給隔開了,做了一個小床讓她睡。
大丫剛躺到床上聽見旁邊嘀咕,“他爹,咱們要不是私下存點,以防急用?”
大丫在想著,“這就是人性吧,平時多么憨厚老實的人,都會下意識地選擇對自己最好的選擇,這并不是不好。”
大丫在前世的生活讓她認為只要每個人都有上進心,無論為了什么,這都是難能可貴。
醒來的時候,男人們都已經下地干活了,而女人們都在家收拾家務,在農忙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少大家都要下得干些活的。
大丫醒來就坐在門前想著,要掙錢肯定要做些小生意的,但是又不能做大生意。
因為那是屬于商人行列,但是平時做些小買賣還是可以了的。
在古代士農工商是不說說而已,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即使做到沈萬三那樣地位的,最后不也是被流放了。
想來想去,只有做點小生意。
具體要做什么,這個還需要仔細想想,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還在睡夢中的被小妹給叫醒了。
“大丫姐,你去不去山上,我們去了?”
大丫一聽立刻從床上彈起起來了,
嘴里回答著,“小妹你們等等,我跟你們一起去!”
說著就把門打開了,我們走吧!
在路上一群女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著各種八卦。
大丫看著眼前一群女孩子,覺得在古代也沒有想象得那么糟糕。
二丫牽著小妹的手,一邊看著小妹,一邊和姐妹們說著話。
大丫覺得二丫長大了肯定是個八面玲瓏之人,前途無量!
二丫說著話覺得后背發涼,扭頭看到大丫姐那詭異的目光,覺得有點滲人。
“大丫姐,怎么了?”
大丫頓時有點尷尬地說道,
無事!
我們走吧!
大丫四處打量著周圍山,聽老人將這座大山養育了祖祖輩輩,不大也不小。
大丫跟著大家就是想看看有什么掙錢的門路,換個心情。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一朵黑色的植物進入了眼前。
夏天的雨后正是各種菌類生長的旺季。
大丫不敢大聲張望,就害怕別人看到了,一副做賊的某樣。
走近一看果然是黑木耳,它生長在朽木上,形狀像人的耳朵,顏色黑或者褐色,有極強的藥用或食用價值。
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后稍帶軟骨質,干后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沿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
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潤腸、滋陰補血、活血化瘀、明目養胃等功效。
能用于治療崩漏、痔瘡、血痢、貧血及便秘等癥狀。
同時它所含有的發酵素和植物堿可促進消化道和泌尿道腺體分泌,并協同分泌物催化結石,對膽結石、腎結石等有明顯的化解作用。
關于黑木耳的現代藥用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最先發現它有顯著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從而引起世人關注。
從黑木耳中提取分離出重要的活性成分黑木耳多糖。
因為大丫有一段時間愛吃木耳,因此了解的很多關于菌類的知識。
大丫原來世界是一個旅游達人,愛好廣泛,所有的事情就是個差不多先生。
大丫想到了做什么生意,木耳不就來了嗎?
二丫看到大丫正在采著木耳,走近一看怕了半條命。
一手打掉了大丫手中的木耳,
“大丫姐,這可不能吃,你不知道胖嬸一家就是因為吃了它沒命的嗎?”
“哎,我聽鎮上的先生說過,這個曬干了就可以了,還能賣錢呢!”
二丫一臉疑惑地想著,
“是嗎?”
“是的大丫,我們把木頭帶回家是不是就可以每天不用上山采了。”
二丫瞬間被說服了,覺得鎮上的先生肯定知道得多。
“我還知道哪里有,大丫姐你還要不要?”
大丫想了想,覺得還是放棄吧,先把這里的采完回去再說吧!
他們一行人都采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回家了。
回到家中大家看到大丫手里的東西。
二伯母對著大丫和二丫說道,“這個東西可不能吃,趕緊扔了吧!”
大丫還沒有回答,二丫就說道,
“娘,大丫姐在鎮上聽先生說的,這個曬干了可以吃,還能賣錢呢!”
“不過這都得曬干了。”
二伯母被二丫說得滿臉星星眼。
余有財一臉深沉地看著大丫,讓人看不出喜怒。
煙槍敲了敲桌子,
說道:“這事大丫先弄著,不行也不要緊,不過沒有確認是否要人命前大家都不許嚷嚷更不能偷吃。”
大丫頓時覺得在余老頭面前什么都藏不住,以后要更加謹慎,古代的人不是傻子,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規律。
余有財看著大丫悔悟的模樣,覺得沒有白費功夫,又說道,
“以后什么事情都要大家一起商量,還有就是以后各家可以自己攢錢,不過只需要上交7成就可以了,不要覺得少。”
余老頭有自己的生活智慧,人多了還跟以前一樣是不可能的,只有這樣家才能和諧。
大家聽完都一臉喜色,對以后的生活更有奔頭了。
大丫覺得真是厲害,不過這更加適合。
大家吃完飯,因為輪到二伯母家做飯,其他人都回房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