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未來
只要還沒有掌握萬物間的相互關聯和因果關系,我們就會被未來壓垮。占卜師的一個夢或一句話就能毀掉我們所有的希望;路上的每一個拐角都隱含著無數預兆。這就是一種神學觀念。大家都知道那位詩人的傳說[1],他收到警告,說他會被垮塌的房子壓死,于是他就待在戶外。但是眾神卻沒有善罷甘休,他們讓一只老鷹飛過,而老鷹把詩人的禿頭當成了一塊石頭,于是把一只烏龜扔到了詩人的頭上,致使詩人一命嗚呼。還有一個王子的故事,據神諭所言,他會被一頭獅子咬死,人們就把這孩子留在家里和女人們待在一起;不過有一天,他看到掛毯上畫著一頭獅子,于是怒不可遏地一拳打過去,結果打在了生銹的釘子上,最終死于壞疽。
從這些故事中浮現出的就是宿命論,神學家們后來把它們變成了一種學說,其含義大致是這樣的:無論我們去做什么,我們所有人的命運都是不可改變的。這毫無科學可言,因為這種宿命論相當于是說:“不管原因為何,效果都一樣。”但我們知道,如果原因不同,效果也會不同。我們可以用以下推理來摧毀那個不可避免的未來的幽靈:假設我知道我會在某一天的某一時刻被某一堵墻壓死,這一認知就能徹底防止該預言的實現。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躲避某種不幸,因為我們對其早有預料。因此,我們所預料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這當然很有道理。如果我站在道路中間,一輛駛來的汽車就會從我身上碾過,但我不會站在那里。
這種對命運的信仰從何而來?主要有兩個來源。首先,恐懼常常把我們推入我們預料中將會發生的不幸之中。如果有人預言我會被一輛汽車碾過,而我只要在某個危急時刻想到這一預言,那就足以阻礙我做出本應做出的舉動。因為這一刻對我有用的想法就是要平安逃脫,并立即付諸行動。與此相反的是,如果我想到自己就要站在那里,那么這個想法就會讓我手腳麻痹。這種眩暈感讓占卜師們大發其財。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我們的每一種情緒和罪惡都被賦予了力量,無論通過哪種途徑都能達到其目標。我們可以預計到賭徒會賭博,守財奴會囤積,野心勃勃的人會謀劃。即使沒有占卜師,我們也會對自己施下某種咒語,并說:“我就是這樣,我做什么都于事無補。”這也是一種眩暈感,這種人也能使預言成真。我們如果真的明白自己周遭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還有各種不斷出現的細微因素,那就足以遠離自己編造的命運了。可以讀一讀《吉爾·布拉斯》[2],這是一本輕松愉快的書,它告誡我們不能在乎好運或霉運,必須減輕船重,順風而行。要讓錯誤消弭于未然,不要把它們做成木乃伊后保存下來。
1911年8月28日
[1]此處應是指古希臘詩人埃斯庫羅斯(Aeschylus),據說他是被天上的老鷹扔下的烏龜給砸死的。
[2]《吉爾·布拉斯》,法國作家勒薩日(Alain-Rene Lesage)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