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圖解人工智能
- (法)尼古拉·薩布雷文 利澤特·德阿西斯繪
- 939字
- 2021-06-07 15:47:30
致查克,請接受我最誠摯的友誼。
引 言
我們一直在不斷地發明工具。在史前時代,人類發明了磨制石器和魚叉用來狩獵;在農耕時代,人類發明了鎬和鐮刀用來耕作,發明了小推車用來搬運重物……甚至發明了用來制作工具的工具!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工具變得越來越復雜。
然后,我們發明了機器。
最早發明的機器是古代的起重機。機器不僅是簡單的工具,它也可以通過能量轉換來完成人類很難獨自完成的任務。例如汽車、洗衣機、割草機等,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這些被發明出來的機器。
而人工智能給人的印象是在進行一場革命,人們似乎有可能使機器擁有意識,讓它們思考,甚至超越我們。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構想,但同時也非常令人擔憂。這就是人工智能的每一步進展都會引起各種各樣猜想的原因。
回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第一臺紡紗機問世的時候,我們的祖先肯定也有同樣的反應,既充滿了恐懼,同時又狂熱地崇拜著誕生的新機器。因為這些機器能夠執行在此之前只能由人類完成的工作,人類突然發現自己的一件作品取代了自己。當時一些人將其稱為“魔鬼的機器”,另外一些人卻由此預見了不同的未來,認為到那時衣服可以自動生產,人類不再需要工作。而歷史證明,這兩種論斷都沒有成為事實。
2016年,Google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AlphaGo)在圍棋人機大戰中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很多人都為之震撼。在選擇最佳落子位置的時候,這個程序甚至還史無前例地不再使用人類數據進行預判。我們制造的這臺機器已經有能力在人類最喜歡的戰略思維領域超越人類。
但那又怎么樣呢?我們會因為尤塞恩·博爾特在100米短跑比賽中輸給一輛汽車而感到驚訝嗎?人類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的極限,而人工智能只是用來實現這種超越的工具之一。這就是我們急需認清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關系真相的原因。
人工智能與科幻小說中描繪的畫面不太一樣。它和人類的智慧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也沒有任何取代人類或奴役人類的秘密計劃。它只是一種工具,是我們目前發明的最先進的工具,但它沒有自己的意志。
人工智能是推動世界變革的強大引擎。但是就像人類創造的每一個工具一樣,我們必須學會掌握它,并且防止濫用。為此,我們需要了解人工智能。而本書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帶您漫步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中,與您分享這個非凡工具帶來的驚奇和震撼,同時幫助您了解它如何運行以及它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