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別小看賬本

王倫自問沒有什么過錯。

而且他雖然有急躁的毛病,但在賬務一事上卻十分謹慎,每次帳史填寫賬簿時,他都會在一旁監(jiān)督,所以心里也不懼怕。

王倫略一發(fā)呆后,便叫人去傳帳史把縣衙的賬簿拿來。

或許是信息傳遞的失誤,帳史不但拿了賬簿來,連同登記戶數(shù)人丁的色役冊、和登記田地畝數(shù)的青苗簿一并帶了過來,推了滿滿三大車。

楊釗無奈地搖了搖頭,讓他們先把戶冊和青苗簿推回去,然后在賬簿堆里挑選了起來。

最后他挑出了新近三年的賬簿,即天寶元年、二年和三載的賬簿。

先從天寶元年的賬簿看起。

只看了一眼,楊釗就覺得頭大。

他莫名地回想起,他念大學上財會課那會兒,講到我國財會發(fā)展史時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傳統(tǒng)財會是記賬的,現(xiàn)代財會注重財務管理。

他現(xiàn)在才是深有體會。

這本賬簿上記錄的進出項目太粗陋了。

楊釗一直秉承一個理念,要想解決民生問題,首先得發(fā)展經(jīng)濟。唯有發(fā)展才能解決問題。

而要發(fā)展經(jīng)濟,首先得整頓財務。

而要整頓財務,首先得把賬記好,記清楚。

別小看這一本小小的賬本,里面能反應的問題大了去了,每一筆錢的來龍去脈,每一種商品的價格起伏……背后是整個時代風云變換的脈絡。

可怎么把他的理念傳輸給這些古人呢,讓他們明白記賬的重要性……

楊釗已經(jīng)翻看完了天寶元年的賬務。

他想了想,又翻回到第一頁,指著上面一條的記錄問王倫:

“王主事,這里記著‘天寶元年,正月廿二日,進錢兩百七十八貫,絹一百匹,布百五十匹;出錢三百二十一貫’,請問這些進項來自何處,出項又去往了何方?”

王倫又傻眼了,他哪里記得這些?

慌忙之下,他趕緊給帳史使眼色,讓帳史來回答。

帳史是一個干癟的小老頭,枯瘦的四肢上腦袋奇大。

他搖晃著自己的大腦袋,也不看賬冊上的記錄,張口便答道:“天寶元年正月里只有這一次進項,是新河鄉(xiāng)戴大戶和縣里崔善人的捐贈,用來翻修縣學的;出的三百二十一貫便是拿去買翻修材料了。”

楊釗略感好奇,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楊縣尉,小老兒袁大頭。”帳史彎腰回。

初聞“袁大頭”這個名字,楊釗沒忍住笑了一下,旋即正色道:“好名字。”又補充道:“好記性。”

“謝楊縣尉夸獎。”

看見楊釗的表情松弛了下來,王倫和袁大頭也才都放松了下來。

王倫甚至暗地里向袁大頭投去了贊許的眼神,說實話,他平時不大瞧得起這名窮酸邋遢的下屬,不過今日卻給他長了臉。

“天寶元年,三月三日,……”

楊釗又隨意翻了幾頁,指著問了幾個問題。

袁大頭全都是晃著大腦袋立即答了出來。

楊釗忍不住又多看了這個袁大頭一眼,他提出問題,本意是想趁他們回答不上來時,提出賬簿記錄太簡單的問題,順勢要求重視賬務,并更新記賬方法……

可沒想到這個袁大頭記憶力這么好。

楊釗沒有氣餒,反倒被激發(fā)起了斗志,他干脆合上賬簿,緊盯著袁大頭問道:

“依這本賬簿上的記錄,天寶元年扶風縣衙共入三萬一千二百余貫石匹端,出三萬零四百余貫石匹端,出入相減,還余下近一千貫石匹端。這么說起來,天寶元年的縣庫內(nèi)應當有所盈余才對?”

這次換到袁大頭瞪大眼睛望著楊釗了。

要知道賬簿上的天寶元年的出入記錄前后共有五十多條,而這位新任縣尉僅僅看過兩遍,不但把那些數(shù)字全部記下來了,還能不憑借筆墨,僅心算就得出了最后的數(shù)據(jù)。

袁大頭向來自負記憶力好,算數(shù)能力強,可跟這位新任縣尉比起來,顯然還差得太遠。

要不然,他早去應試科考明算科了,也不至于一把年齡了還在縣里當個小小帳史……

袁大頭此時算是明白了,這位叫楊釗的新任縣尉必定精通財務。

趁著袁大頭發(fā)愣的間隙,王倫搶先答道:“賬面上看來是有盈余,但除去糧食和布匹的折耗,應當是盈虧相抵才對。”

說完后得意地望著楊釗。

方才楊釗和袁大頭對答之時,他身為戶曹主事卻只能在一旁干聽著,插不上話,這讓他很是失落,于是抓緊這次機會在新任長官面前挽回點印象。

楊釗笑了笑,不置可否,看著王倫又拋出下一個問題:“王主事是怎么得出盈虧相抵這個結論的?”

王倫有些緊張了:“因為出入相減余下近一千貫石匹端,應該能剛好抵去折耗,所以最后盈虧相抵……”

“應該?”楊釗稍稍提高了音量,“莫非王主事平時記賬,憑的便是‘應該’二字?”

王倫不敢發(fā)聲了。

楊釗卻沒有放過他,繼續(xù)追問:“既然王主事也知道庫房里的東西會有折耗,那我且問你,粟米、蕎麥、大豆、絹帛、棉、麻、布、銅錢……分別折耗幾何?”

“這……”

王倫再也答不上了,趕緊跟身旁的袁大頭使眼色,求他救命。

袁大頭也從方才的震驚中平復下來,搖晃了一下自己的大頭,振聲回道:

“不同的物類折耗速度不同。總體來說,棉布能比糧食存儲更長時間,折耗更低。當然不同的糧食的存儲時間也不同,粟米最多可存儲九年,九年后的便不能吃了,而蕎麥則只能存儲三、四年,四年后便會霉變,折耗速度要遠大于粟米……

“而且同一種糧食的折耗速度也不會一直相同。比如粟米,新粟入庫時最易折耗,折耗的速度也最快,隨后會慢慢降下來。等到有變質(zhì)發(fā)霉的跡象后,折耗速度又會急速攀升,此時若不及時食用,便再也不能吃了,也就等同于廢棄……

“另外,糧布的折耗還跟環(huán)境有關,越是環(huán)境潮濕,折耗的速度越快;相反,在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下,它們的折耗速度也會大大降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湘西| 东光县| 石屏县| 永德县| 陇川县| 新营市| 肥乡县| 南和县| 金湖县| 长寿区| 鹤峰县| 东山县| 蛟河市| 潮州市| 同江市| 吉隆县| 高安市| 沙河市| 无为县| 金塔县| 漳平市| 樟树市| 札达县| 鹤峰县| 延川县| 铜鼓县| 福安市| 霍林郭勒市| 商都县| 平远县| 新竹县| 万年县| 宿迁市| 霍山县| 枝江市| 中阳县| 寿阳县| 云梦县| 阿拉善左旗|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