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戰
- (美)艾·里斯 杰克·特勞特
- 480字
- 2021-06-11 15:26:48
顧客導向
商業人士通常秉承顧客至上的原則,他們不斷要求管理層以顧客而非生產為導向。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顧客是上帝”這一觀念得到廣泛認同,統治著全球商業界。
但現在,“顧客是上帝”這個觀念已經落伍了,商業人士就像是在向管理層推銷毫無價值的觀念。

20世紀20年代,商業以生產為導向。
很多企業虔誠地遵循市場專家以顧客為導向的建議,并付出辛苦的努力,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數百萬美元打了水漂。
為探究陷入此種困境的原因,我們必須回到商業以生產為導向的20世紀20年代,那正是亨利·福特事業的全盛期,以至于他會說:“你可以要任何顏色的汽車,只要它是黑色的。”

20世紀50年代,商業開始以顧客為導向。
在產品時代,商業催生了廣告。廣告專家認為,“大量廣告催生大量需求,標志著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開始以顧客為導向,市場專家掌控一切,市場調研成了首要任務。
但在今天,每個企業都以顧客為導向,既然多數企業都能滿足客戶需求,那么了解客戶需求就無多大作用。美國汽車公司的問題不是是否以顧客為導向,而是如何應對與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以及各種進口品牌汽車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