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霍金的宇宙:現代物理和天文學的故事作者名: (英)戴維·費爾津本章字數: 672字更新時間: 2021-12-29 18:36:40
哥白尼的革命
尼古拉斯·哥白尼(1473—1543)對托勒密宇宙模型進行了徹底的變革。他認為處在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陽。
托勒密的模型很自然地獨領風騷,一直到16世紀之前,并沒有受到任何有力的挑戰。原因一是它完全符合教會的教義,二是當時沒有出現新的技術使人們的觀測條件得到明顯的改善。然而,新的思想還是出現了。波蘭教士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了這樣的思想,在托勒密的模型中,需要在行星軌道上附加太多的本輪來調整軌道周期,以適應觀測結果。如果假設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體都在圍繞太陽旋轉的話,那么就用不著人為地加上如此之多的本輪了。但是哥白尼清楚地知道,這種觀點肯定會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因為上帝是在位于宇宙中心的地球上創造了人類。這是在1543年,哥白尼要發表他的觀點實在需要一種非凡的勇氣。為了一試“深淺”,哥白尼首先故意讓他的觀點匿名流傳,如果不會招災惹禍的話,他再承認這個觀點是他首先提出來的。而恰在這之后,哥白尼便一病不起了。他的一位名叫赫提卡斯的書記員在此時竭力說服他公開他的有關著作。
有一點奇怪的是,當時在教會方面對哥白尼的學說倒是沒有什么反應,這也許是因為哥白尼還沒有引起他們足夠的注意。新的模型雖然使托勒密的模型簡化了,但它自己也具有一個嚴重缺點:即使行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對行星運動的觀測結果還是證明它們不完全符合哥白尼提出的圓周運動。因此新模型只能對舊模型中的本輪理論做一點并非無懈可擊的改正。也由于是這樣,這種改正還沒有大到能威脅在幾百年中建立起來的“秩序”,也就沒有發展到引起教會注意的程度。但是,哥白尼學說卻成功地引起了當時科學家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