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保護太子人人有責
- 丞相如此多嬌
- 小姐大人R
- 1989字
- 2014-07-07 00:17:37
PS:黑衣大漢很是亢奮,鄭多多懷疑是屎吃多了的原因……
蘇瑾皓畢竟只是十二歲的少年,漸漸有點支撐不住,黑衣衛飛身上前,瞬間就將戰局逆轉,鄭多多看著蘇瑾皓的每一個動作,對于殺人,竟是如此的熟悉,眼睛漸漸酸澀,淚,不住掉落,心莫名的痛,皓哥哥,你,會痛嗎。
大漢終于從高空墜下,鄭多多的心終于歸了位,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期待一個人的死亡。
領頭羊被打敗,整個隊伍一路潰敗,不久就開始清理戰場。
硝煙彌漫,火依然在蔓延,大地被血和火染紅變黑,侍衛們在清理尸體,將之拋入火海,蘇瑾皓回頭,鄭多多抬眼,穿越迷霧,跨越人海,遙相對望,整個世界都模糊了,只剩下對方的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孟家幼子孟嘗君,剿匪有功,朕心甚悅,特賜黃金萬兩,玉如意一雙,錦繡莊云錦五匹,孔雀錦五匹,銀絲錦十匹,欽此。”皇上對外將黑衣大漢們說成是普通的強盜,并將首功記給鄭多多。
“臣接旨,謝主隆恩。”鄭多多抱著圣旨,雙眼閃動激動的淚花,天上掉餡餅啊,天上掉餡餅,不枉洗了那么久的糞桶啊。
“孟公子,聽聞您單槍匹馬,獨戰群匪,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啊,奴才佩服,奴才佩服。”陳公公眼里閃動著崇拜的光。
鄭多多擦汗,“哪里哪里,不敢當不敢當。”
“您就不要謙虛了,聽聞您從匪徒手里救下無數無辜百姓,真是仁慈正義,英雄俠膽啊。”陳公公繼續崇拜。
鄭多多繼續擦汗,“不敢當不敢當。”
“聽說您一手孟家劍法,是行云流水,無人可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啊。”
鄭公公終于忍不住了,“公公您這是從哪兒聽聞的啊。”我咋只記得自己一身糞水,身上的味道現在都沒洗掉捏。
“外面啊都是這么說的,很多人都說他們親眼目睹了那天的盛況,一輩子都忘不了了,孟公子你就不要推脫了。”
鄭多多挑眉,很多人?親眼目睹?擦汗,真是吹牛都不帶打草稿的啊,比起他們,自己可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從此以后,鄭多多正式過上了偶像生活,看著一群群宮女臉蛋紅紅的從自己身邊飄過,不禁感嘆,這當男人當的也太成功了,難道自己真的不適合當女人?想完,優雅的抬抬手,向遠處的宮女揮手致意。
“當時,四處一片哀鳴,血花四濺,我拿著劍準備使出孟家絕學……”正在吹牛的鄭多多猛然抬頭看見含笑的太子,止了嘴,當著當事人的面吹牛,鄭多多的臉皮還沒有練到這種程度,宮女們也都跑了。
“皓哥哥,你累嗎,我給你捶捶肩。”英雄瞬間變狗腿。
“天下第一,無人能敵。”蘇瑾皓默念。
“這都是他們說的,我可沒說啊。”
“我看你那對玉如意挺別致的。”
鄭多多心如刀割,“那我明日給您送進宮來?”
“這不太好吧,那是父皇賞賜給你的”蘇瑾皓眼底藏笑。
“皓哥哥,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請您一定要收下。”鄭多多咬咬牙,安慰自己,有了這尊金佛,還怕沒錢嗎。
蘇瑾皓摸摸鄭多多的頭,“那就多謝孟公子了。”
鄭多多繼續捶肩,“應該的應該的。”心里淚如泉涌。
經歷了這件事后,日子似乎還像往常一樣,可是,只有孟清平知道,自己的兒子不一樣了,比以前更加認真,更加刻苦,看著院子里沒人監督,自覺練習的兒子,孟清平很是欣慰,君兒只學劍法,可不夠用,是時候給君兒找個老師了,畢竟屬于他們的時代就要到來了,我們都老了。
天邊黑壓壓的云層,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院中練劍的少年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會掀起怎樣的幡然大波,現在的他只有一個念頭,更強,更強。
一回到府,鄭多多就累趴下了,當偶像真累啊,要隨時注意自己的發型與眼神,對每一個有人的角度亮出迷倒眾人360度無死角的微笑,反正一句話,鄭多多很累,可在你很累的時候,有人就偏偏不讓你消停。
鄭多多看見母親一臉亢奮的沖進來,趕緊埋進被子。
李婉磬將鄭多多從被子里拖出來,“君兒啊,娘好開心啊。”
“哦,呵呵。”
“你大舅升任禮部侍郎,舉家遷到金陵了。”
“就是送水晶琉璃盞的那個?”鄭多多掏掏耳朵。
“想起來,我與母親哥哥已有十年不得見了。”李婉磬的雙眼閃動淚花。
看著母親的淚眼,鄭多多,“母親,您今年三十幾了?”
李婉磬突然轉頭,“君兒,你想你外祖母和舅舅嗎。”
見都沒見過,想什么呀想,“是啊,君兒很想念他們呢。”
李婉磬更亢奮了,“他們明日要擺宴會,邀請我們過去呢。”
“哦,是嗎,好激動啊,呵呵。”鄭多多快睡著了。
“母親把衣服都給你準備好了,快試試,看明天穿哪一套。”李婉磬繼續亢奮。
“你放著吧。”鄭多多真的困得不行了。
“不行,快起來。”揪著鄭多多的耳朵把他提了起來,鄭多多無語了,娘,您就不能消停會兒嗎。
第二天中午,鄭多多跟著父母去參加舅舅的宴會,想到昨晚試衣服試了大半晚,心里就窩火。
看到李府,搖頭,鋪張!
看到客人,搖頭,諂媚!
看到舅舅,搖頭,高調!
看到筱兒表哥,搖頭,娘炮!
“妹夫妹妹,你們來了。”舅舅大步迎來。
“哥哥。”“李兄。”父母做禮。
“本來來金陵準備馬上前來拜訪,可一直騰不出空兒,還請妹妹妹夫莫見怪啊。”大胖子舅舅笑呵呵,鄭多多撇撇嘴,“借口!”。
“李兄哪里話,該是我們來拜訪的。”
“喲,這是小侄兒吧。”李大胖子注意到鄭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