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梅瑜后不久,又來了一個到訪的公侯子弟,跟柳青一樣,是個庶出的。
這個家伙倒是醒目,帶著禮物過來的,只不過禮物不是什么好禮物,就一本上一科進士們參加會試的時文集。
價格倒是不低,都要幾百文了。
要是在以前,柳青倒是承認這是一件不錯的禮物,可是現在他都用不著參加科考了,要這玩意兒根本沒用,只能捐給藏書室。
當然,心里的想法不能表現出來,面子上還是表現得挺客氣的。
那個家伙的來意讓柳青很無語,竟然是打上了皇室公主的主意,讓柳青幫他牽牽線,看能不能介紹一個公主,讓他也吃上駙馬爺這碗香噴噴的軟飯。
對那些勛貴家族的庶子們來說,柳青簡直就是一個勵志的典型人物,從一個不受寵的庶子一下子爬到了駙馬爺的位置上,完成逆襲,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也讓他們看到一點——庶子也是可以有春天的,只要能夠娶上公主。
這個家伙就是過來碰運氣的,看柳青能不能看在大家都是苦逼的庶子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介紹個公主給他認識認識。
柳青心里一萬頭羊駝呼嘯而過,很想罵人,但是也只能微笑著說道:“我會留意的,只是到底能不能成事,我也不敢打包票。”
接待那個奇葩的時候,他就已經感應到了皇帝分身的存在,只要他愿意,隨時都可以切換到皇帝分身上面去。
不過這個時候正在接待客人,他怕自己突然變成白癡露出馬腳來,只能忍住。
將那個奇葩給送走后,怕又有別的人過來糾纏他,就匆匆的離開了小院子,對小蘋交代了一句:“我要去藏書室看書,有人來訪,你就說我不在,讓他們明天下午再過來。”
到了藏書室,里面和以往一樣,一個看書的都沒有,只有一個守門的柳仲文在那里。
打了一個招呼,柳青就去書架找了一本詩集,把椅子搬到一個偏僻的角落開始翻閱。
隔得遠看過去,他是捧著一本書在認真的讀,實際上則是將意識投放到了慶熙皇帝的身上。
這時候不是晚上,哪怕是在沒有人來得藏書室也有一定的風險,他并不準備將意識投放太長的時間,就是想測試一下有沒有同時控制兩個身體的可能性。
閉上眼睛認真的感應了一下,感應到了慶熙皇帝的身體,然后意識就投放了過去。
經過了前一天的控制,現在他能夠控制慶熙皇帝的時間延長到了一小時零五分鐘。
他準備先控制個五分鐘再說。
意識才一降臨,就發現自己身在一個房間里面,面前坐著一群當官的。
看到那群當官的,自動的浮現出慶熙皇帝對于他們的記憶。
主要是兩拔人,一邊是兵部尚書帶著兵部的一幫官員,一邊則是戶部尚書帶著戶部的一幫官員。
他們討論的是鎮遠大將軍上個月上奏要求朝廷撥款修建邊境十三座軍寨的問題。
那個鎮遠大將軍就是梅瑜的岳父,從一品的武將,負責鎮守北方邊境。
他上奏的內容就是查探到北方大草原上的狄族各部落在去年冬天遭到了很嚴重的白災,今年的生活很成問題,擔心到了秋天他們就會為了生活物資選擇入侵大虞掠奪百姓。
狄族是中原地區對北方各個少數民族的統稱,從秦朝就那么叫了。
兩千多年下來,那里的主體民族可能換了好多批,但是中原區域一直就是這么稱呼的。
他們是草原上的民族,以放牧打獵為生。
當放牧和打獵都不能維持生活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入侵大虞來掠奪大虞老百姓的生活物資。
狄族的生存環境并不好,各部落的人數加起來也沒有超過千萬之數。
但是他們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戰斗力很強,這一點是大虞的軍隊比不上的。
一直以來,中原地區都是被動防守的一方。
就算是武功最盛的時代,幾次打過去,把人家給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派軍隊守在那苦寒之地的成本實在太高了,最后也只能撤回來。
然后過上幾十年,那邊又繁衍出來一個個戰斗力強大的游牧部落,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
現在狄族十幾個大的部落加在一起總人數超過了五百萬,按照他們強大到可怕的動員能力,可以迅速的拉出十萬以上的騎兵。
必要的時候,可以動員上百萬的牧民加入他們的軍隊。
那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特別當他們要餓肚子的時候,那力量更加可怕。
所以需要將邊境那些重要的軍寨修整好,加強軍備,提高警惕,阻斷他們南下之路。
這樣的要求當然是有道理的。
可是,卡在了一個問題上。
——錢!
修建軍寨,加強軍械以及糧食的儲備,那需要錢,而且是很多的錢。
而那一筆錢,不是鎮遠大將軍能夠解決的,需要朝廷撥款。
再說得白一點,鎮遠大將軍的那一份奏折,主題就是兩個字——打錢!
附在奏折后面的,有一份清單。
要打贏這一場防守戰,需要多少錢糧,需要多少軍械,需要多少建筑材料,都列得明明白白。
戶部算了一下賬,那份清單上面的東西價值本來就不低了,再加上運輸過去的費用,那得幾百萬兩白銀。
算出那筆賬之后,戶部當時就表示,這個款撥不了,本來財政就很吃緊,哪哪都要花錢,根本就沒有辦法擠出幾百萬的白銀的物資來送到北邊去。
而兵部則表示,這關系到狄族入侵的問題,這個款一定要撥,不撥就會讓大虞陷入到危險的處境中。
戶部掌管著國庫,國家層面的稅負收入都歸戶部所掌管,支出也歸他們掌管。
要他們在計劃之外拿幾百萬兩白銀來開支,確實也很困難——有那筆余錢,哥幾個找個名目花出去,讓自己人分那一塊肥肉不香嗎?干嘛給那些丘八們?
兵部吵著要撥款,則是因為那些物資具體的調度包括運送得由他們兵部來負責,所謂雁過拔毛,這么一頭肥雁,能拔下來的毛可不少。
雙方為這件事情爭吵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日前鎮遠大將軍那邊又來了一份奏折,催問這件事情。
慶熙皇帝也很頭疼,就把這兩部尚書都叫到了一塊兒,讓他們今天一定要給出一個方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