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游酒莊,酒香余韻
- 2020,遇見最美的你
- 夜靈兒
- 3128字
- 2021-06-18 00:00:00
一號團建喝了不少酒,二號我們修養一天,決定三號去懷柔。
我照例問了一下趙旭晨,不出意外,趙旭晨依然是拒絕,他拒絕,我們也不強求,習慣了也就無所謂。
林嘉佳在二號就訂了四個人的車票,訂了住宿,我和黃思恬都覺得,林嘉佳事情辦得很好,考慮很周到。
但吳梓熙卻說林嘉佳不會做攻略,什么事情都需要她提醒。
我和黃思恬只是笑,我沒覺得林嘉佳已經夠優秀了,是吳梓熙要求太高。
我們四個人去了懷柔,但今天的四人團沒有陳言錦,今天的是黃思恬妹。
三號的計劃是游雁西湖,四號的原計劃是去影視基地的,但當地人說,疫情期間,沒有拍攝,也沒有開門,去了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四號我們改去了酒莊。
雁西湖的回憶一直是最美好的,所以,開篇我就提及了雁西湖。
那么,現在我從四號開始敘說。我們去的是張裕愛斐堡酒莊,酒莊位于密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
愛斐堡酒莊是有中餐廳和西餐廳,但是我們自己帶了干娘,沒有準備在那兒吃飯。
我們出發很早,早餐在懷柔的一家酒店吃的,酒店的自助早餐,我們吃得很飽。
我們去酒莊,主要以參觀為主,順便品一下酒。
愛斐堡國際酒莊的大門,是一個巨大的復古式的拱門,門頂上是一座氣吞山河的雙麒麟環抱著地球雕塑,這是張裕葡萄酒100年前最早的葡萄酒標志,也是中國最早走出國門的品牌之一。
走進愛斐堡酒莊的大門,我們看到的是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板路,石板路兩邊布滿綠色,隔一小段路綠地上便會擺放一些復古的雕塑。
比如:栩栩如生的大酒桶,神態各異的釀酒師,我們四人在大酒桶邊上,照了個人照,二人照,三人照,沒有遇到路人,所以,沒有四人合影。
空氣很新鮮,光線很柔美,所以照片拍出來很有藝術感,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漫步在石板路上,陽光透過樹葉影影綽綽的灑在身上,仿佛一支輕柔的羽毛,輕撫皮膚上的神經,一種愉悅的心情自然產生。
走過一段布滿綠色藤蔓的長廊時,吳梓熙走在了后邊高喊:“林嘉佳,你們三人手牽手,我給你拍背影,趕快,此時此刻,我站在這兒,看著你們的背影好應景啊,簡直太有感覺”。
于是,林嘉佳伸出來雙手,一只手牽我,一只手牽黃思恬。我們三人的距離均等,吳梓熙的手機一按快門,我們三人定格在畫面中。
照片唯美,有意境,黃思恬的衣服是桃紅色,林嘉佳的是黑色,我的是白色風衣,我們三人牽手向前跨步,像極了青春年少的浪漫純真。
隨著石板路蜿蜒而上,路漸漸的開闊起來,我們看到了愛斐堡酒莊的主體建筑群——城堡主樓。
酒莊三面環山,周圍的山不高,卻連綿有序,樹蔭里的飛鳥鳴聲不斷,偶爾一只迷途的蜜蜂在我們耳邊嗡嗡的飛著,仿佛在訴說著遠方山巒的消息。
酒莊城堡的主樓是經典的歐洲城堡式建筑,恢宏典雅,傲然挺拔。
走進城堡的大門,一幅厚重的銅雕映入眼簾,這銅雕的展示了張裕公司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獎的金質獎章,是張裕公司百年輝煌歷史的見證。
這里歷史文化悠久,傳承著葡萄酒的價值與歷史!我們可以了解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
我們運氣不錯,還遇到此時此刻在此舉行婚禮的新人。
走進城堡,我們看到了城堡主樓品酒室里的愛斐堡系列干紅、珍藏級干白、冰酒、解百納、白蘭地、起泡酒等幾十款葡萄酒。
城堡主樓有專業大、小品酒室多個,游客在這里可以在專業品酒師的講解下,全方位感受葡萄酒的魅力。酒窖還為貴賓提供了專用品酒室,更高層次的提升品酒的享受。
當然,我們只是普通游客,我們在這兒只是在專業品酒師的講解下,品了兩小杯酒,一杯紅葡萄酒,一杯白葡萄酒,我們沒有體驗更高層次的品酒享受,對于我們來說,嘗試過就好,至少證明我們來過。
愛斐堡品鑒中心以宣傳推廣中國葡萄酒文化為核心。里邊有很多名人收藏的酒,我們也了解到了更多的酒文化。
我們順著螺旋樓梯下到地下,便是愛斐堡的大酒窖。走進地下大酒窖仿佛被置身于中世紀的城堡之內,酒窖門口的盔甲守衛,酒窖內氣勢恢宏的數不清的橡木桶,古典主義風格的厚重石柱,到處飄散著酒香余韻。
酒窖以一種獨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游客們,每一酒窖里都醞釀著一段故事。
傳奇品質,百年張裕,百年的張裕有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從百年之前張裕集團的第一代釀酒師奧匈帝國的世襲男爵拔保先生到百年之后張裕的總釀酒師哥哈迪先生,每一代釀酒人,無一不為打造出最出色的葡萄酒而殫精竭慮。
這里陳釀的每一桶酒都是釀酒師精心釀造的精品。
愛斐堡國際酒莊城堡二樓是張裕百年葡萄酒文化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的那一剎那,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長廊,又回到了百年前那個斑駁的年代。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族企業百年的滄桑,感受的是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先生實業救國的宏圖大志。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我們的民族企業經受著極其困難的考驗,慈禧面前的免跪特權、孫中山先生的“品重醴泉”,張學良先生的“圭頓貽謀”,一幅幅字畫、一幕幕場景,每個光影間都透著那段歷史的味道。
這里是中國百年民族企業的縮影,也是中國百年葡萄酒文化的縮影,一場純粹的葡萄酒文化洗禮,從這里開始。
愛斐堡國際酒莊三樓是愛斐堡酒莊的品鑒中心,OIV主席丁洛特先生、法國著名品酒師哥哈迪先生以及亞洲紅酒大師黃雅厲和鐘正道先生,都曾在這里留下過足跡。
陽光透過品鑒室的小木窗慵懶的落在窗臺上,遙望著遠方的山間景色,頑皮的風兒輕輕吹過青草蔥綠的荒僻小徑,撩動著緋色的簾幕,與那搖曳多姿的綠葉紅瓣一起透著異域的風情。
我們參觀了城堡,我們便來到葡萄采摘園。
我們有四張張票,每張票可以采摘免費兩斤,采摘多了,另外算錢。
我們當然不會采摘多,因為我們一邊采摘,一邊品嘗,新鮮可口,味道不錯。
聽說,釀酒的葡萄跟一般食用的葡萄種類不同,所以葡萄采摘園是專為游客種植的。
當然,也只是聽說,因為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游玩的時候并非當季,葡萄園的葡萄并非那么豐盛,也并非那么茂密,我們是選擇性的采摘。
再甜的葡萄都帶有酸味,所以,我們吃不了多少,就感覺牙受不了了,每人手上采了一兩串,我們是準備帶回去給陳言錦和趙旭晨吃。
我們四張票,我們摘的不到七斤,分成了兩袋,一袋是給陳言錦的,一袋是給趙旭晨的。
出了葡萄園,我們的最后一個行程就是領取我們自己用瓶裝,自己貼標簽,自己封蓋的白蘭地。
我們每人一瓶,帶回了四瓶。
從早上七點游園,下午三點結束,然后我們坐火車回家,其實我們很累也很疲倦,但是吳梓熙說,晚上喊陳言錦吃飯。
這就是陳言錦和趙旭晨的不同之處,陳言錦是喊就必到,唯一失約的就是哄她女同學開心的這一次,丟下我們自己去慕田峪,趙旭晨是十喊九不到,所以喊著喊著,大家不愿意開那個口了。
我們坐火車回到BJ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趕到吃飯的地,已經是八點半,陳言錦就這樣餓著肚子等我們。
吳梓熙很細心,怕陳言錦去買單,美團訂了團票發二維碼給陳言錦。
但是,在吃的過程中,陳言錦又去加了肉,加肉的部分是陳言錦買的單。
后來,吳梓熙多次提陳言錦丟下我們去慕田峪的事,陳言錦罵罵咧咧,不作解釋。
但是,我知道陳言錦是能感覺到我們在意他這個人的,如果不在意,我們哪管他和不和我們去玩。
如果不在意,我們那么遠提著葡萄回來做什么。
吃完飯,一包葡萄給了陳言錦,我和黃思恬說,我們這一袋分兩包吧,趙旭晨吃不了那么多。
吳梓熙便將我們這一袋分為兩袋,大包的,吳梓熙給了我們,小包的拿給林嘉佳提著。
我笑著說:“我們給趙旭晨提回去,趙旭晨也未必吃”。
黃思恬也說:“我也覺得,趙老師也不一定吃”。
吳梓熙說:“我們吃了不少,給趙旭晨吧,你們給他帶回去嘛”。
我也沒有推辭,想著自從黃思恬來了以后,趙旭晨好像離我們更遠了,葡萄給他,他吃與不吃,但他知道,我們心里也想著他。
我和黃思恬回到家后,趙旭晨在他的房間。
我和黃思恬妹把葡萄放在飯桌上,,對趙旭晨說:“我們親自摘的,你嘗嘗”。
趙旭晨說:“好,謝謝”。
我們三人依然沒有多說話,但是,我和黃思恬回到自己的房間,翻看我們一起留下的很多美好的照片,照片里留下了我們最開心的笑容。